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作者|方雁橙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諸如《惹上冷殿下》《浪漫星星》《我在大理寺當寵物》這類單聽名字就很無腦瑪麗蘇的下飯劇與男頻IP劇《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的男性觀眾佔比,誰更勝一籌呢?

至少在大家固有的認知裡,這是一個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結論的問題。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甜寵下飯劇的假象觀眾

在我們固有的認知裡,甜寵下飯劇總是和無腦、泥石流劇情聯繫在一起。而這類劇的目標也很明確,只供娛樂消遣,不去探討太多大道理冷思考。也因此被默認為難登大雅之堂,自動被劃分到電視劇鄙視鏈的底端。

而這類劇的受眾,被默認是年輕女性,最好帶點戀愛腦。精英人群則對這類劇嗤之以鼻,劇研君曾和小夥伴談及這類劇,對方則表示“我怎麼會去看那種劇,不是浪費時間嗎?”

有趣的是,從數據角度來看,甜寵下飯劇並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樣是年輕女性的專屬劇集。男性受眾的比例遠高於預期值,甚至出現了觀看此類劇的男性觀眾佔比與女性觀眾持平或超過女性觀眾的現象。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例如這部今年年初上線的甜寵短劇《通感戀人》,共12集,每集只有5分鐘。故事是講沒有交集的北漂女作家和香港IT男因為在機場踩腳相撞,適逢AB星相撞被能量擊中,意外產生了平衡感和觸感的連通,而這種感覺連通也在不斷升級,從觸覺、味覺、聽覺、到視覺……兩人從最初的排斥也逐漸適應了這種共享感覺的生活,逐漸對彼此產生愛慕。

天馬行空的想象,甜寵虐戀的劇情,這部12集短劇吸引了大量的男性受眾。通過網絡觀看此劇的男性觀眾達到42.86%,女性用戶則為57.14%。在以女性為主要受眾群體的視頻網站,這種佔比並不多見。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另一部甜寵劇《惹上冷殿下》男性觀眾甚至超過了女性觀眾,男性觀眾佔比56.48%,而女性觀眾佔比為43.52%。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諸如《芝麻胡同》《老中醫》這類偏向於男性受眾的年代劇,也讓很多男頻IP改編劇望塵莫及,畢竟《鬥破蒼穹》《武動乾坤》等男頻IP劇男性觀眾佔比都不足15%,《莽荒紀》和《將夜》作為男性觀眾比較集中的男頻IP改編劇,前者男性觀眾佔比27.40%,後者則為39.60%。而這個比例和《惹上冷殿下》的56.48%差距較大。

《惹上冷殿下》講的是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當紅男歌星與平凡女主兩人同桌期間萌生的各種趣事。反套路的劇情,獨闢蹊徑的展示粉絲圈生態,沒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但貴在輕鬆搞笑,很適合解壓去乏。

另外像《浪漫星星》《我在大理寺當寵物》這些甜寵劇的男性觀眾佔比也超過了《紳探》《冷案》這類以懸疑為主要元素的男性向劇集。即便是《瑪麗學園》這種毫無邏輯的無腦下飯劇,觀看此劇的男性受眾也達到了20%。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劇圈鄙視鏈下的受眾誤導

既然數據不會騙人,為什麼在大家固有的認知裡看這類劇的幾乎都是女性呢?

事實上,這種不用思考就得出的結論一方面源於經驗積累。以往的經驗會告訴我們男性更喜歡警匪劇、懸疑劇,而精英人士則偏向於更有價值、有意義、能夠給人啟發、發人深省的作品。基於這種經驗,自然給作品和受眾建立了一一對應的關係。

另一方面,這種固有認知也源自於受眾本身的誤導。不管真熱愛亦或假喜歡,很多人更願意將自己歸於英美劇受眾,併為此產生優越感,在國產劇中願意談論的也多是《琅琊榜》《偽裝者》《無證之罪》這些口碑劇。

卻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喜歡看甜寵下飯劇,即便會花時間在這類劇上,也不會將自己歸於這類劇的受眾群體。而這樣的結果是,你發現身邊沒人看這些甜寵下飯劇,但這類劇的受眾遍地都是。且“劇N代”頻出,市場反饋和商業回報都很亮眼。

劇研君就這個問題採訪過身邊一些觀眾 ,有人認為承認喜歡看甜寵劇會降低自己的逼格,也有人本身就不喜歡看這類劇,在採訪中頻現“沒有營養”,“一聽名字就很low啊”,“一股陰柔之風”的言論。

百度百科則列出了電視劇鄙視鏈,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劇>臺劇>內地劇>泰劇。而這種鄙視鏈也源於智商優越感,“看英劇的觀眾覺得自己智商高,看韓劇臺劇內地劇的被認為‘腦殘’;就像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隨便扔一個薛定諤定律出來就能把他們嚇哭。”

事實上,這種鄙視鏈無處不在,高進在《我是創作人》說“很多人明明喜歡我的歌不投我,沒level,‘聽過我也不選你’”樂評人更直接,說他的歌沒有高級感,還是一樣的口水歌,只能在超市或者說大賣場音響裡放的,土還沒土到點子上。

被市場選擇的甜寵下飯劇如何求新求變

但不得不承認,任何一種類型的作品誕生,都是基於市場和觀眾的需求。選擇觀看怎樣的內容決定權在觀眾手中。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從甜寵劇的受眾年齡分佈不難看出,90後以絕對壓倒性的優勢成為甜寵下飯劇的主要受眾群體。這種結果其實和甜寵劇主打的少女心並不完全相符。如果說甜寵劇對00後觀眾最大的吸引是少女心,那麼對大多數90後觀眾而言,無厘頭劇情、搞笑的臺詞、天馬行空的想象更打動他們。

通過和一些90後觀眾的交流,發現除了偶爾遇到的品質劇,大多數時候他們更願意為那些能夠獲取快樂的下飯劇買單。工作勞累時、吃飯間隙、感覺生活很喪時……找一部下飯劇,跟著劇情哈哈大笑確實能達到放鬆的效果。

甜寵下飯劇只是女性觀眾的專屬嗎?

甜寵下飯劇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響,其實離不開市場和觀眾的共同選擇。這類劇大多是輕體量、小製作,減少了投資方和製作方的風險。另外在演員方面,多啟用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演員,不僅免去了高昂的片酬,同時還比一般的電視劇更容易捧紅新人。

諸如融合了美食的甜寵劇《花間提壺方大廚》豆瓣評分高達7.9,熱播期間曾掀起討論熱潮,也使得很多內容創者開始嘗試美食+甜寵這一劇集類型,而主演蔣佳恩憑藉此劇被網絡觀眾所熟知。

另外黃景瑜、宋茜主演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則啟用電影製作班底,是電影導演陳正道執導的首部網劇,對於畫面精細度的要求極為嚴苛,最終呈現出的效果甚至要優於一般的電視劇作品。

不過隨著甜寵劇蓬勃發展,很多問題開始逐漸顯露。在內容和人設上不免陷入同質化,產量增加的同時,質量出現兩極分化。面對這種發展狀況,在保留甜寵劇核心元素的不變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創作上的求新求變留住觀眾,並提升整體內容質量成為創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