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老子所說的“不爭”,放在今天是否過時?

倪翠坪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裡的不爭即是爭的極限,所以天下都沒有能爭的過他的。

如果一個皇帝你覺得他還爭什麼,他有最高的權利,最高的財富,就差最高的名譽。

怎麼才能獲得最高的名譽,就是實實在在的,利他。而從虛名到實名。就不虛是實在的利他,不虛偽的。

利他就是不爭,也得不爭,也是做人的極限。你都利他了,爭給誰,所以爭的極限就是不爭。

老子說不爭,是爭的極限,從起點就超越一切。

以其不爭,以其全心利他,而天下做不到的。

你只有出了爭,這個界限,才能看到不爭的偉大。因為不爭已經超越了爭。超越又分兩種,第一種已經實現爭的極限,比如皇帝,他幾乎擁有一切。這基本算是凡夫的極限。

財富的極限,權利的極限,就差名譽的極限,千秋萬代,流芳百世(停在虛名到實名)。

第二種,修行人,從一開始起點就是,不爭,(無名)。直接就是做人的終極形態。

不爭不是不做,不爭是做的,不是做給自己,做給自己是爭的,所以說不爭是德也。


白了又了白兔


我覺得一點都不過時,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去年和今年在讀《老子》、《莊子》這兩本書,就是每天讀一段,然後寫一點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子。所以,我覺得在這個生活節奏較之前快很多的社會,我們反而更需要這樣一種慢下來“不爭”的心態,方能走得更長遠。現在的 年輕人,大學一畢業都已經23、24了,然後會有兩三年的過渡期,這是很難過的一段時間,大多數人在初入社會的時候,租房子、吃飯就幾乎要用盡自己的收入,並且過得緊巴巴的,還要面臨家裡的逼婚甚至要反哺供自己上學的家庭,年紀不小了、學歷不低,卻要在溫飽線上掙扎,怎能不急?面對房子、車子重重的社會壓力,怎能不急?難道不需要這樣一個“不爭”的平和心態讓自己靜下來嗎?同時也要知道,老子這句“不爭”是這樣說的“水善萬物而不爭,以其不爭,而普天下莫能與之爭”


陸月荷729


我告訴你,永遠不過時。

道德經是一部超越時空,超越空間的傑作,我認為道德經是人類最偉大的傑作之一。

現在說不爭,何為不爭。世間的道理都是相對,沒有絕對的。不爭,的原意也不是真的不爭,而是最好的方法去爭。說是爭,便是有了索取,強求的意思。這裡說不爭,絕沒有讓你放棄的意思。

一件東西你想得到,又不去爭取,那如何才能得到他?

我告訴你,很簡單。那就是這件東西本來就是你的。他本來就是屬於你,你何須去爭。也就是現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你得足夠優秀,才配擁有他。

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不去找他,他自己也會來找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便是不爭的典範。君子應如水,水處天地而泰然。不需要爭,我依然在這裡。

你已經是天下第一。屬於你的東西自然而然就屬於你,當你不在是天下第一,屬於你的東西自然而去。就如同上學的時候考第一名,第一名不是你爭來的,當你所有知識都掌握了,你的狀態又是最好的,你不考第一都很難。沒人可以和你爭,從來你的對手也只有自己。

有人說我就故意不考第一。故意不作。那你還是第一。這就是舍的學問。

一部道德經訴說了太多道理。太多愚蠢的人區解了原意。

關注我,我帶你真正讀懂道德經。

止水。解讀《道德經》




止水


沒有過時,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之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意思是說:“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穀川流彙集之地,是因為甘願處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成力百穀之王,因比聖人要想身居高位,讓民眾彙集到身邊,必須用謙恭的言辭表示自己在民眾之下,要想帶領民眾奔向美好生活,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眾之後,所以,掌握道本原天然本性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帶領人民向前時,人民並不感到對自己有害,是故天下人民就樂意擁戴他,而不厭棄。這是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爭,而聖人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這是老子以德政仁政慈政勤儉持家持國不與人爭無為而順其自然生命的大道順民愛天敬人的最高人世處世治政不爭之道。

而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有矛盾和仇恨,也是因為相互爭鬥爭利爭名所致。

國家與國家與同樣,因你愛爭,反而被滅國。

人們永遠沒有明老子的道如水一樣處下不爭的最高明保身的生存處世哲學。

你一個人本事在大,你能爭過天?爭過警察軍隊和一個國家與聯合國和全世界的軍隊?

最終愛爭的人都被世事與天道和人道的規則程序與法律所收拾。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不爭與忍辱保身。

古人講:“欲成大樹,莫與草爭。”

看看中東今天因官民相互所爭利,而導致的天天死人的戰爭。

就應該清醒,順民永遠比與民爭而產生的官民戰爭屠殺至死好。

爭到最後,誰也不落好。

老子都是悟了道的人,寫道德經無為不爭處下柔順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時代不同了,人更應該講團結友愛與和諧相互尊重不爭為好。

若有一人愛爭,天下都會跟著爭利的。

不明其理,必受其害。

現今高度發達的文明進步文化禮儀和平和氣理性法制社會,爭取自己利益更要心平氣和用法律理性和平的程序為好。

心平氣和高尚純潔才為道。

雖然每個人生存於社會,錢與物與自己的財富都是每個人生必須生活生存必要品。

但只要你理性與和平友好的去追求,也能得到人生的幸福與你想要的生活與物質財富的。

不爭和寬宏大量與大肚是人生最高的修行學問。

山不與人爭,乃有它的寬度。

海不與人爭,乃有它的深厚。

人只有自己活明白學習學通了,才能真正的看破放下自己不與人和物與事爭的。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66)如何理解老子“不爭”的觀點?現在過時了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出“不爭”觀點,認為“不爭”是“道”的德行的重要標誌。在第六十六章再次明確提出“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現將《道德經》第六十六章引述如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段話的意思是:

天下百穀之水所以都歸順於江海,是因為江海處於百穀之水的下游、低處,因此江海才能成為百穀之水的統帥。要想做萬民之主,在語言上就要謙恭卑下,要想站在萬民的前面,就要先把自己置於萬民的後面。懂得道的聖人處在萬民之上,萬民不會感到有壓力,處在萬民之前,萬民不會覺得他會帶來危害。所以,天下萬民都擁戴他而不討厭他。正因為他甘於謙恭卑下,不與民爭,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他爭雄。

簡要解讀:

“不爭”,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反覆強調的重要觀點之一。他在第八章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他在第二十二章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他在第七十三中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他在本章中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不爭”的觀點是以“無為”為基礎的,只有做到“無為”,才能做到“不爭”,才能體現出“道”的“不爭”之德。江海“無為”,所以“不爭”,才能成為百穀之水的統帥;君主“無為”,所以“不爭”,天下沒有壓力,才能獲得天下萬民的擁戴。只要奉行“無為”,踐行“不爭”,甘於謙恭卑下,天下就沒有人能與其爭雄。這就是“道”的巨大作用。

老子“不爭”的觀點,還適用於今天嗎?從社會運行的整體來看,“不爭”既不適用於過去,也不適用於今天。古往今來,整部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爭鬥”史,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之間要相互爭鬥,同一階級、同一階層內部也要相互爭鬥,這種爭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老子的“道”、“無為”、“不爭”,消彌不了這種爭鬥,只要有經濟利益需求存在,有不同思想觀點存在,人類社會的爭鬥就不會停止。在某些領域還提倡競爭,如競爭上崗、參與市埸競爭等等。在整個社會層面提倡“不爭”,不過是虛幻的理想而已。

但是,從個人的層面來說,“不爭”還是可以做到的。如歷史上的藺相如不與廉頗爭,韓信不與惡少爭,張良不與黃石公爭,等等,都體現了“不爭”之德。這些人日後都成就了一番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做為個人奉行“不爭”的原則,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遇事謙讓,甘於卑下,寬厚待人,別人就無法與你相爭。這樣不但不能傷害別人,而且會大大地有利於自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事事都拼命去爭,這樣不但有可能爭不到,而且還會損害自己的名譽。即使一時爭到手了,也不能保持長久。做個不與人爭的人,並非軟弱無能,是自信的表現,高尚的行為。


布衣閒人10


讓我們先看看老子是如何何說的: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字面上來說,只有處世不爭,那麼天下就沒人能和你相抗衡。有人憑著字面意思說,那麼我不參與競爭,也就是不思進取唄?此言差矣。這裡所說的“不爭”,意思是不爭名奪利,不邀功求賞。人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始終帶著一顆無為之心,因為只有這樣,方能成有為之事。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明爭暗鬥和權力糾葛。人們為了一己私利,不顧手足親情,無視道德法律,將各種世間準則肆意踐踏。參與到這種“爭鬥”裡,本來就沒有太大必要。與其和大家各損八百,不如糊塗一些,暫且就做一個沒有慾望的旁觀者也好,繼續本著初心前行。這個時候,別人怎麼做已經不重要了,因為自己始終沒有偏離既定的目標。《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可見“不爭”,有時候是一種自知。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糊塗蛋。但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便走向了另一種人生境界。這種人之所以能成為天下人之榜樣,並不在於他的優秀,而在於自己知道自己多優秀,且能夠藏拙。這裡的“不爭”,已經不是能不能爭的問題了,而是成為了想不想爭。而老子要告訴我們的是,最好不要想。正所謂槍打出頭鳥,知道自己足夠優秀就可以了,不用非得去故意顯露鋒芒,以免惹禍上身。我們在衡量自己時,通常會以他人的眼光來作為標準,這點其實是極為錯誤的。能客觀評價他人的聖者可謂稀少,多少帶點偏見是種自然現象。如果我們將這種本就有偏見的認知強加於自己,那麼自我認識也會出現極大偏差。因此,“不爭”的前提,也就是對自己要有足夠的客觀認識。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我們才知道自己身處那一階段,下一步該去往何方。關於這點,老子也說得極為清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簡言之,如果能認識與瞭解他人,那麼就算個智者;如果能有自知之明,那麼就是個聰明人;如果會感到滿足,那他就是富有的;如果做事不偏離本分,那這個人就能長久不衰。這四小句,其實放在當今社會能折射出眾生相。儘管幾千年前老子已經總結出瞭如此簡單的道理,但人們依舊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管是對待他人還是自己,高估和矮化都不是可取行為。我們所需要的,用常見的一個詞來說,那就是平常心,平視尋常萬物之心,而非仰視或俯視。否則看到的東西會與真實情況相去甚遠。“知足”和“不失其所”,講的是修心的部分。人的慾望向來沒有止境,酒色財氣都可能成為萬劫不復的深淵。面對誘惑時能不失品格,懂得滿足,這已經可稱得上是難得之人了。這種“不爭”,有時甚至能助人遠離苦厄。通過解讀發現,老子所說的“不爭”其實多數不是指和他人之間的,而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的。它傳達的觀點如果放在今天,那就是要明白自己斤兩,同時切莫顯山露水,自大妄為。這些東西,與職場等方面的潛規則不謀而合。這足以說明,老子的“不爭”哲學在如今仍然適用。


金魁星


不爭指的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一句話就是不要自以為是。

老子所說的“不爭”,不是指不爭奪利益,而是指不做口舌之爭,同時更是指虛 懷若谷,不要固執己見。比如《道德經》第三章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句 話的意思很明顯,不崇尚賢人,百姓就不會為了顯示自己能耐而爭論不休了。

那麼老子為什麼認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呢?其實這是老子一貫的 相反相成的觀點。

老子哲學特別重視“反”。世界上每一種性質都有其對立面,如有無、難易、長 短、高下等等。這些性質相互對立,卻都是從道中產生的,因此它們相互成就, 不可分離,如果離開其中一方,就不會有另一方了。

比如我們說某物高,是因為有矮的東西和它相對,所以沒有矮就沒有高。因此老 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同時每一種性 質又會向其對立面轉化,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禍 與福相互對立又相互轉化。

所以《道德經》特別重視對立面的作用,認為如果能從反面考慮問題,產生的作 用會勝過僅僅從正面考慮問題。

具體而言,世上每個人都爭強好勝,想向上爬,所謂“人往高處走”,這就是隻 看到正面。老子認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會像水一樣,因為“水往低處流”。世 人爭強好勝,學道的人就要柔弱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說一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實爭鬥心在社會中的表現尤為嚴重 。而人的爭鬥心其實往往伴隨著妒忌的存在。妒忌也是人心的一大弊端,對他人 的成就、名利而眼紅,對自身卻不加以反思,致使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憤憤 不平。《彖傳上·謙》中講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 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如果人對自身的不足能夠很好的認識,並且 加以改進豈不是更好,那麼也許會有人提出,在競爭中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產 品與產品之間因為競爭才做得更好?

其實老子所講指直人心,人在你爭我鬥間,所產生的念頭都是私心,都是為了滿 足自身所要達到的目的,所想得到的名利等等。而當人拋棄私心,無私無我,先 他後己,表現出來的會是另一番和諧的景象。

有的人說,不可能。是,這樣的社會很難實現。但不能作為你不做好自己,不肯 捨去各種私心,慾望的藉口。

老子以不爭避開眾人之鋒芒,不立於危牆之下,得天下之人心,立中和之德,成 不得已之勢。自然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為道。

放在今天還是很值得學習的,很多人為了爭名爭利,不擇手段,結果德行有失, 德不配位,反遭災難,真正的爭是成人達己,利益眾生,幫助更多的人,成為更 多人的貴人,自己自然擁有更多的貴人,積累福報,自然福氣多多,成就更大











實用風水1314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至柔無形,利物不爭”,書得真性,自在天真。

詩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如詩中作者說的一樣,水潤萬物而無聲無息,不張揚,不標榜自己的功德,但是人們卻時常在心裡掛記著水,因為萬物生長離不開啊!所以人生在世要想讓人記住你,你必須要有價值。因此,做人要強化自身的功力,進而奉獻於世人,這樣才能正真的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現在的世界是一個高度分工協作的世界,必須高度配合才能取得成功。而這就要求參與這個大分工體系的每一個人必須產生有用的價值,也即正能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世界有序的運行下去,才能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才能得到我們大家想要的幸福生活。否則我們如果一天到晚的去瞎爭論,到處去和別人比,迷失了自我,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到頭來只會是一團糟,甚至是帶來惡果,苦果。

老子所說的不爭是要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利及眾生,自利利他的。

水能夠因勢而變,但其利潤萬物,淨化世界的功能卻永遠不變。

上善若水書法賞析


江蘇書畫報


競爭是自然界之本能,不爭是與爭並存的另一面。爭與不爭都是生存之道。凡人只看到了爭的一面,聖人卻發現了不爭的現象。柔、弱、不爭是很多弱小生命的生存之道,也是人的和平與長壽之道。所以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永不會過時。比如在競爭激烈的商界,大家都在爭名氣、爭影響、爭資源、爭客戶……如果你能堅守自己擅長的領域,把有限的資源、精力專注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與客戶深度需求上,深挖精耕,攻克那些人人心中想、個個產品無的難點。那麼你就無須去天天盯著對手去競爭了。競爭心會讓大家搶著投機取巧,而不爭心則讓人有定力做好自己。所以不爭的智慧恰恰暗合了商道。商亦有道,商道不離人道,人道源自天道。老子觀水而見不爭之天道,此千古不朽之大智慧!


九調養生


老子所說的“不爭”,散見於《道德經》第八章和第二十二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說人要向水學習,給萬物帶來好處卻不與萬物相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沒有過失;也只有這樣,天下都沒有人能跟他相爭!

既然不爭能給萬物帶來好處(讓萬物感激我們),還能讓我們做到沒有過失,讓天下人都無法與我們相爭,那麼放在今天怎麼會過時呢?別說是今天,就是放到明天,放到後天,也永遠不會過時!

其實老子所謂的不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不管是他在第八章裡強調向水學習,還是在第二十二章裡主張暫時委屈自己,都是以退為進、以曲取直的一種手段罷了!

上善若水,向水學習滋潤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我給了你們好處還不跟你們爭,你們能不感激我嗎?

暫時委屈自己,將自己放在弱處,然後弱者道之用,慢慢向強的一面,向成功的一面轉化,因為我不與外物相爭,就沒有外來的阻力和壓力,而是處於自我轉化自我進化的成長之路,無聲無息每天都在變強,所以總有一天柔弱勝剛強,長成聳立雲端的參天大樹!

所以,老子所說的不爭,退可保全自己,進可團結盟友強大自己,實在是一種安然無危的成功之道,放在今天又怎麼會過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