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三次“对谈”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导读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跳出兴亡周期率的支配,避免历史上“人亡政息”,党的事业也才能兴旺发达。

正文>

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党由弱小发展成强大、由黑暗走向光明的伟大舵手。

为了使党永不褪色、永不变色、永葆本色,毛主席呕心沥血、鉴古察今、高瞻远瞩提出了许多独到精深的论断,为党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夜,毛主席相继进行的三次“重要对谈”即是突出一例。


毛主席三次“对谈”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一、“甲申对”:我们把《甲申三百年祭》当作整风文件看待

1944年3月,中国全民族抗战进入后期,胜利的大势已趋明朗。郭沫若撰写的纪念明朝和大顺王朝灭亡三百年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后,在延安的毛主席赞赏郭沫若的文章说,全党同志对于我党的几次骄傲引发的错误,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是年11月,毛主席在六届七中全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期间再函郭沫若:

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缺点错误,希望随时示知。

二、“窑洞对”:我们已经找到跳出这“周期率”的新路

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6位国民政府参政员访问延安。在延安,黄炎培目睹解放区崭新的气象和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联想陪都重庆的纸醉金迷、乌烟瘴气,他感慨颇多,对中共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打内心深处感到,一派欣欣向荣的革命圣地延安,即是自己所追求、渴盼的理想境界。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主席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毛主席诚恳地问黄炎培: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毛主席听了黄炎培的一番话,当即自信地回答: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十分赞同毛主席的答话。事后他写下了自己对毛主席答话的感想:“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三、“赶考对”: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怎样才能防治腐败?毛主席的上述两次对谈实际上给出了答案。一条是兢兢业业、永不骄傲;一条是民主新路、民督政府。这两条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教育自律和制度他律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两个思想的发展就是1949年3月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强调的“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可视为两次对谈内容的提升。在党中央由西柏坡到北京城时,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说:

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三次“重要对谈”揭示了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以及防治腐败的根本之道。无论是与郭沫若的“甲申对”还是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两次对谈实际上是一个主题,即如何防治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什么李自成农民军亡得那样快?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腐败。“窑洞对”将这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现象,上升为“周期率”,黄炎培将问题提得尖锐,毛主席回答得非常正确。许多政党由盛而衰,腐败是致命之根。共产党会不会重蹈覆辙,成为李自成呢?“甲申对”和“窑洞对”时,毛主席思考了这个问题,“窑洞对”后,毛主席和党中央仍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为之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

长期的实践证明,党只有做到了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支持;也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跳出兴亡周期率的支配,避免历史上“人亡政息”,党的事业也才能兴旺发达。(王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