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4月24日,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去年河南省法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经验又面临哪些新问题?大河网记者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您解读。

◆数据

去年全省受理8628件知识产权案件

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8628件,同比增长33.4%,结案7677件,同比增长20%,审结率88.9%(见图1)。

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二审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896件,同比增长238%,结案822件,同比增长254%,审结率91.7%(见图2)。

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在受理的一审案件中,著作权类案件2378件,专利权类案件1302件,商标权类案件374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889件,其他知识产权纠纷310件(见图3)。

面对知识产权案件大幅攀升态势,全省法院秉承“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方针,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特点

案件数量大幅上升,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不断增多

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白皮书认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知识产权案件较为集中地发生在郑州、洛阳、新乡等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案件5107件,占全省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总数的59.2%;受理案件最少的中级法院为24件,仅占全省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0.28%。

同时,具有涉外涉港澳台因素的知识产权案件不断增多。2018年,新收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81件,同比增长403%,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快速上升,与我省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有关,也与河南法院坚持平等保护中外市场主体合法民事权益密不可分,表明河南的知识产权审判水平和司法保护环境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认可。

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这些特点还包括,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出现,服判息诉率高,审理周期短,司法裁判影响力显著提升等。

◆做法

依法对适用缓刑和部分判处实刑的被告人适用“禁止令”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河南省法院通过对一大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积极应对新领域、新类型的法律问题,破解法律适用难题,通过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案件裁判,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司法裁判的规则治理与引领作用。

譬如,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一案,系玉米杂交本生产中因涉及交本和亲本关系问题而诉至法院的全国第一例案件,因种植面积广(全国第一)、赔偿数额高(判决赔偿4952万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审理,明晰了各方主体在签订杂交本生产许可时,要经过亲本权利人同意的授权规则,对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提高刑事审判威慑作用方面,河南法院也重拳出击,加大对食品、药品、涉农、汽配等涉及民生重点领域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主犯、累犯在量刑时均判处实刑。

加大罚金刑适用力度,按法律规定从重判处罚金刑,真正做到从经济上剥夺犯罪分子再犯罪能力和条件。坚持执行从业禁止制度,依法对适用缓刑和部分判处实刑的被告人适用“禁止令”,从行为上对其从事市场经营活动予以严格限制。审理的景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涉案11名被告人,选择著名品牌,有分工地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各被告人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产销体系。

河南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数据读懂法院为保护原创都做了啥

◆探索

设立郑州知识产权法庭,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2018年3月2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郑州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跨区域审理全省范围内的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等专业性较强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设立以来,郑州知识产权法庭采取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微信调解等措施,打破时间、地域对知识产权审判的限制,不断提高便民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

2018年,该庭在仅有员额法官12人、辅助人员26人的情况下,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107件,其中专利权等专业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1277件。

另一方面,为解决技术事实查明难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筹建全省知识产权审判智库,聘请专家、学者帮助法院解决技术调查、咨询、鉴定等专业问题。(线索提供:赵栋梁 乔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