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热点聚焦-奶牛高产秘籍


营养是泌乳牛管理中的重点。奶牛通过摄取日粮中的营养成分并将其转化为牛奶。而饲料成本在牧场成本的占比也是最高的。因此采取有效的营养管理措施能够帮助牧场达成在最低成本下获得最高产奶量的目标。

养牛编辑部将近期涉及该环节的优秀文章,再次整理汇编,希望读者利用碎片时间,再次吸收这些文章中的智慧之处,助力牧场采取有效措施节本增效。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原文,欢迎收藏!

粗饲料是奶牛日粮的关键组成部分。最近,营养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变量,该变量测量不能被消化的纤维量(uNDF)。该变量与奶牛反刍、采食速度、瘤胃滞留时间和饲料转化效率密切相关。

很多时候饲喂奶牛其实就是饲喂瘤胃中的微生物。奶牛不能直接利用绝大部分饲料原料,它依靠瘤胃微生物将其转化为能量供产奶使用。就像指纹一样,不同泌乳效率的奶牛的瘤胃细菌群落组成是不同的。

我们都知道奶牛是从日粮的干物质中获取营养,其实TMR中水分的多少也会影响其适口性。合理的水分含量能够降低奶牛挑食行为。另外一些成本较低的“湿”饲料能够有效帮助调节水分。

随着产奶量的增加和生产效率提高的需求,平衡日粮中微量营养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日粮配方中微量营养素的设计应遵循“过犹不及”的原则。

日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淀粉。如何降低淀粉的成本提高淀粉消化率是牧场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了解青贮玉米品种及收获条件对淀粉消化率的影响有助于牧场解决淀粉消化率的问题。

牧场主要有两种方法提高盈利。一是增加产量,二是节约成本。提高饲料消化率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通过粪便中的淀粉含量可以有效了解奶牛的淀粉消化率,降低玉米的粒度或者蒸气压片处理有助于提高奶牛的淀粉消化率。

节本增效是牧场不懈追求的目标,营养管理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每个牧场都可以从TMR水分、粗饲料纤维、粪便淀粉消化率等营养管理角度出发,通过细小的改变,获得预想不到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