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說到魔球理論,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箭隊,德安東尼自2016-2017賽季擔任火箭隊的主教後,魔球理論就一以貫之,進行到底,到本賽季已經是第三賽季了,三年以來,火箭的魔球理論貫徹得如何呢?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以季後賽做為比較,2016-2019三年季後賽,火箭對三分的痴迷已經近乎癲狂了。2016-2017賽季,火箭場均38.5次的三分出手,這已經比前面的2015-2016賽季整整多了10次,場均多10次的三分出手,就是魔球理論在三分最好的運用。隨後的2017-2018賽季,2018-2019賽季,火箭的三分出手仍在不斷上升,這個賽季,火箭出手高達42.6次,已經超過出手數的50%以上了。

火箭那麼高的三分出手,但這三年來,尤其是今年,三分命中率卻在增加,2016-2017賽季季後賽火箭三分命中率只有33.3%,2017-2018賽季是33.7%,本賽季的火箭三分命中率是最好的賽季,三分命中率36.2%,那麼多的出手次數還能有36.2%的三分命中率,火箭隊已經做的很好了。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當然,魔球理論並不是三分球理論,它還強調高效率的籃下得分和罰球得分,所以,火箭從主教練到球員對造犯規都表示贊同和許可,因為這是高效的得分方式。當然,火箭對突入籃下的已經吃餅也是很喜歡。火箭保羅、哈登、戈登這三人都是突破的好手,卡佩拉則是吃餅吃出了“餅皇”的稱號,其餘球員要麼三分,要麼逮著機會進入禁區得分。這就是火箭魔球理論最客觀的展現,三分、罰球、籃下這三種得分手段運用的很嫻熟,尤其三分球,更是火箭隊的生命線。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我們都知道,魔球理論就是運用高效手段得分。三分比兩分多一分,33.3%的三分命中率就相當於50%的兩分命中率,突破籃下的命中率一般都高於50%以上,罰球更不用說,雖然是一分一分的罰進,但厚積薄發,比那辛苦的殺入籃下或者不靠譜的三分好,只要球員罰球命中率高於60%以上,就相當於打兩分的命中率高於60%,那能不高效嗎?所以,火箭球員通過這般理論將魔球戰術進行到底。

其實不止一家球隊進行魔球理論,本賽季常規賽聯盟第一戰績的雄鹿隊也是魔球理論的受益者。但雄鹿的魔球戰術與火箭不大一樣,火箭三分投的多,雄鹿三分投的少內線得分多。雄鹿本賽季季後賽三分出手數場均36.8次,命中率為37.6%,遠還沒達到場均出手數的50%(場均87.2次出手)。但雄鹿的內線得分場均有47.6分,所有季後賽半決賽八支球隊裡第三。但火箭隊的內線得分則沒有那麼強了,火箭季後賽內線得分場均37.7,所有半決賽球隊倒數第二,僅高於凱爾特人。所以,可以看出,火箭隊和雄鹿隊的魔球戰術有不同之處:火箭極其看中三分,雄鹿三分和籃下比較均衡。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火箭和雄鹿都是魔球理論的踐行者,那他們基本是與中距離絕緣了,但雄鹿可不老實,還沒有徹底踐行,仍然對中距離抱有幻想。雄鹿在本賽季六場季後賽裡,中距離得分分別為:6,12,10,4,10,4。場均有超過7分的中距離。而火箭則徹徹底底的“魔球主義”,7場季後賽中距離得分分別為:4,4,0,2,4,4。中距離場均得分為3分,大概也就是投了3箇中1.5個的樣子,而且這也大概能猜出只有保羅有特權可以投中距離。

場均7分和3分的中距離到底是什麼水平,我們拿半決賽球隊中中距離最好的球隊——勇士隊做對比。勇士隊目前八場季後賽,中距離得分分別為:50,16,30,10,18,12,4,20。八場比賽中距離場均21分,是雄鹿的近3倍,火箭隊的7倍。當然,跟勇士隊沒法比,那和中距離一般的掘金隊比如何呢?掘金隊本賽季9場季後賽中距離得分分別為:34,20,12,10,4,12,10,8,6。中距離場均得分為12.9,也是比雄鹿和火箭高的多。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火箭和雄鹿放棄中距離,踐行魔球理論的做法一直被球迷詬病,尤其是火箭往死裡投三分更是被球迷質疑。去年火箭G7三分27投連續不中似乎證明了一點,魔球理論本身的穩定性有待考驗,也就是當球隊三分手感不佳,對手又重點盯防籃下時,球隊進攻選擇會受限,那魔球理論似乎會不靈,這時候需要中距離來破局,因為中距離的出手選擇開闢了新的進攻空間(禁區到三分線的空間),新的進攻空間會有更好的出手機會。

當然,中距離是要求很高的進攻方式,它也是低效的進攻方式,一個球員有50%的中距離命中率已經是聯盟頂級的,40%以上就夠好了。但就是這樣,仍然不敵對手一擊三分得分高效,即使他的命中率可能只有35%左右。所以,你也很好理解為什麼火箭隊不玩中距離,因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活。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中距離是高手較量的奇招。魔球理論其實是適合任何隊的一種理論,投三分哪個隊拉不出幾個人來投,攻框吃餅哪個隊也有,但中距離並不是每個隊都玩 。兩支球隊都玩魔球理論相遇,大概率比拼的是三分手感和對禁區的保護,手感好、天賦好的那一方贏面大,完全就是誰扔的準,誰籃下個高防守好誰贏。但如果兩個同樣魔球理論的人有中距離,那有中距離的球隊就有更多選擇了,在手感不好時,也還有一線希望。所以,中距離算得上是兩支強隊的底牌,是魔球戰術失敗之後的最後殺招。

魔球理論太魔性?火箭場均3分中距離,勇士是火箭的7倍

魔球理論上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高效的得分方式,有它的科學依據,但過於迷信它就是誤入歧途了。因為之所以為“理論”,就是它還和實際有差距,就比如大學課程裡我們學的各種經濟學理論,證明理論還要各種假設,運用到現實中就相差很遠了。同樣的,魔球理論受到球員情緒、比賽節奏影響等影響,球員在12中4的三分時,三分命中率的確是33.3%,但投丟了8個三分後球員的自信心是否會受損,以及三分投丟後對手搶到籃板快攻反擊的副作用怎麼解決?這都是魔球理論還需要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