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化的恩比德,終將是小加索爾的獵物!

恩比德的魔性打法及效率

76人與猛龍的系列賽,恩比德的"魔球"化,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先來看看恩比德在本輪系列賽的一些能體現"魔球"特性的打法。

上圖表明:恩比德的出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特徵。作為一個大中鋒,恩比德在與猛龍的系列賽裡場均只有2.6次的背打出手,而面框的突破次數則達到了場均6.2次!這活脫脫就是一個"5號位的哈登"!

恩比德素來以技術全面見長,他的攻擊範圍之廣,方式之多,冠絕聯盟所有的內線。然而,在與猛龍的系列賽裡,恩比德的進攻效率太過低下:

  • 10英尺以內的出手,恩比德只有45.4%的命中率,這對於一個強力中鋒來說是不合格的;
  • 中距離的出手,恩比德的命中率更是低到只有2成的命中率;
  • 恩比德場均3.4次的三分球命中率是35.3%,雖然不是太差,但猛龍和小加索爾樂於讓恩比德出手三分,畢竟這打不死猛龍。天王山之戰,恩比德的10次出手中,三分球佔了6次,只命中了2球!
  • 而作為聯盟號稱內線腳步最為紮實和華麗的大中鋒,恩比德場均只有2.6次的背打出手,命中0.8球則完全不及格!

小加索爾為何能鎖死恩比德?

恩比德出道至今,碰到小加索爾的球隊,場均只能得到14分左右,基本處在下風。本輪系列賽,恩比德場均對位小加索爾達到40.2回合,場均只能得到8.6分,百回合進攻差異值是可憐的-16.9分。猛龍當初引進小加索爾,很明顯是為恩比德準備的。

小加索爾是如何鎖死恩比德的呢?

首先是充滿智慧的防守策略。

針對恩比德喜歡持球的特點,小加索爾儘量讓恩比德的持球發動位置在遠離籃筐的弧頂位置。在這一區域,恩比德對籃筐的威脅明顯減弱,再加上格林和卡哇伊在小加索爾身邊身後的有效保護,要麼讓恩比德選擇三分出手,要麼選擇效率不高的面框突破。與猛龍的系列賽,恩比德場均6.2次的突破只能換來4分,並且只能形成0.6次的助攻,效率很低。

針對恩比德的籃下背打方面,小加索爾加強了身體對抗的級別,儘量不讓恩比德在籃下有非常舒服的站位,一旦恩比德拿球,旁邊的西亞卡姆,洛瑞德包夾非常及時有效。因此我們看到,小加索爾有意將和恩比德的劇烈的身體對抗選擇在罰球線附近,不讓他輕易來到籃下兩側站位。本輪系列賽,恩比德不僅在背打方面低產出,低效率,並且場均背打的失誤率也達到了11.1%。

其次是76人不佳的空間資源進一步擠榨了恩比德的進攻選擇。

本輪系列賽,76人的首發5人中,僅有雷迪克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4成以上,其次居然是恩比德的35%左右的三分命中率,其他三人三分命中率都沒有達到3成。這窘迫的空間環境讓恩比德的進攻選擇非常尷尬。恩比德的背打,在遭遇小加索爾強烈身體對抗時,還要遭遇猛龍的兇狠夾擊,還要遭遇隊友的“鳩佔鵲巢”。下圖是76人的一次進攻,巴特勒與西蒙斯分別佔據了左右兩側籃下位置,恩比德則成了高位弧頂的策應者——把恩比德當做約基奇來使用,不是戰術問題,就是空間尷尬的體現。

因此,恩比德和76人如果不作出必要改變,終將是小加索爾和猛龍的獵物。

恩比德如何破局?

對於恩比德來說,與加索爾的對位,破除“心魔”是重中之重。在內線技術的雕琢上,恩比德無需證明自己聯盟頂級的實力,需要的是勇氣。敢於與小加索爾進行劇烈的身體對抗,才有獲勝破解心魔的機會。G3恩比德發揮最好的那場比賽,正是他在比賽剛開局階段的一次強硬內線進攻造成了小加索爾早早的犯規,破壞了猛龍既定的防守策略,才使自己在那場比賽中成為比賽的主宰者。

76人必須確立以恩比德為絕對核心的攻防體系。76人的首發,有很多攻防的多面手球員,但是真正能影響比賽的,還是恩比德。季後賽至今,76人所有首發中恩比德場均以+17.2的淨效率遙遙領先。但是,很明顯,與猛龍的系列賽,恩比德似乎沒有得到足夠的核心支持,場均12次出手排在巴特勒和哈里斯之後,屈居第三。

76人應該為恩比德設計更多的高位掩護擋拆戰術,讓恩比德獲得更多的錯位和空間。恩比德兼具體型和靈活性,利用得好,在持球與無球方面靈活切換,那麼其威脅力將會大增。g5的比賽中,恩比德就與雷迪克上演過高位"手遞手+擋拆掩護"的自如切換,恩比德找到很好的切入空間輕鬆完成上籃。

事實上,76人是最會利用手遞手+擋拆掩護的戰術的球隊。常規賽中,76人利用手遞手進攻戰術場均達到9.5回合得到10分,既有產出又有效率,如能堅持,將對恩比德給予很大支持,也會對猛龍的防守給予重新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