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中,每個皇子背後都有一大幫支持者,其中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算是勢力比較小的一個皇子,而且愛新覺羅·胤禛比較尷尬的是,他爹不疼娘不愛,也可以說是機會最低的一個奪嫡者。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雖然有很多困難,機會也很低,但是愛新覺羅·胤禛卻心機深沉,為人低調,在雍正皇帝爭奪皇位的過程中,有四個人是對雍正幫助最大的,這四個人就是佟佳·隆科多、年羹堯、戴鐸和李衛。

佟佳·隆科多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這個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之間撲朔迷離、明爭暗鬥的皇位大戰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兩朝皇權交替之際最為關鍵的核心人物。

隆科多是一等公佟國維兒子,孝懿仁皇后的弟弟。1688年,就被授為一等侍衛,又被提拔為鑾儀使,兼正藍旗蒙古副都統。在康熙晚年的時候,被授為步軍統領,掌握京師警衛武力。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康熙繼位後,隆科多極其受雍正帝的寵信,稱呼他舅舅而不稱呼其名。雍正帝即位之初清廷銓選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經奏請,任意挑選,當時被稱為“佟選”。

1723年,隆科多與川陝總督年羹堯一起被加封為太保。1724年,隆科多兼領理籓院的事務。充任纂修《聖祖實錄》、《大清會典》的總裁,並且監修《明史》。不久又與年羹堯一起被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皇恩極寵之下,隆科多在權力中迷失了自我,隆科多與阿靈阿、揆敘結黨營私,與年羹堯交結。等雍正帝盡發阿靈阿、揆敘及年羹堯罪狀,宣示中外,而受隆科多引薦的侍郎查嗣庭又被誅,雍正帝詰問隆科多,隆科多不以實對。

1727年,隆科多與沙俄談判邊境問題,即將成功,但由於結黨營私,並私藏玉牒,雍正帝抓到罪證立即譴其回京逮捕、抄家;十月,定隆科多四十一條大罪,幽禁於暢春園。長子嶽興阿撤職、次子玉柱發配黑龍江。後幽禁而死(野史是說被毒殺)。

年羹堯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年羹堯是中國清朝名將,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1724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公元1726年賜自盡。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雍正帝:“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唸做千古榜樣人物也。”“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年羹堯深負朕恩,擅作威福,開賄賂之門,因種種敗露,不得己執法,以為人臣負恩罔上者誡。”

戴鐸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戴鐸是雍正在府邸時期的一個重要策士,出了很多點子教雍親王如何謙恭為皇,而雍正即位後,戴鐸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先被髮到年羹堯處當差,還被雍正指為貪官,最後被雍正處死。

戴鐸是雍正的智囊,但是卻也是因為智囊,所以對雍正的秘密知道的最多,死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歷朝歷代所有帝王中,雍正的秘密可以說是最多的,至於為何連《清史》中關於雍正的描述也是寥寥無幾,可能是雍正死前命乾隆銷燬的吧。

李衛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

《清史稿》:“世宗以綜核名實督天下,肅吏治,嚴盜課,實倉庫,清逋賦,行勘丈,墾荒土,提耗羨,此其大端也。衛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當時謂衛所部無盜賊,斯亦甚難能矣。”

這四人是雍正的鐵桿,雍正當皇上後三人被處死,唯有這漢人倖免


李衛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了,一個小地主,不走科考,靠自身能力走過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病死後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