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走好每天的“一萬步”

【荐读】走好每天的“一万步”

【荐读】走好每天的“一万步”
【荐读】走好每天的“一万步”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興起,“每天行走1萬步”作為一種健身的口號,得到很多人響應。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我每天都堅持走1萬步,甚至2萬步、3萬步,卻並沒有瘦下來?或許原因就在於,你只是“走了”,卻並沒有“走好”。

應當認識到,以減肥為目的的健步走,與消遣式的散步、溜達,存在本質區別。它不僅對行走的步數有要求,對步幅、步速、體態、時長等也有要求,其中有些要素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步數。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步數上,卻對別的要素不關心,“走得很多而體重沒減”就不足為怪了。

然而在現實中,不少人是抱著應付的態度“湊步數”,或者出於虛榮的心理“曬步數”。搞這種“走路不走心”的形式主義,對減肥沒有任何作用。仔細想想,這其實挺虧的——既已下定決心減肥,並已付諸實際行動,只是因為沒有“走好”,最終落得個“白走”,豈不可惜?

走路是這樣,幹工作也是這樣。有的人看似每天都在幹活,從來沒有閒著,也確實留下了不少工作“痕跡”,但終究沒有幹出多少實事、幹出什麼成果,原因就在於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如此這般的忙,只是空忙;如此這般的幹,只是白乾。究其實質,與有數量沒質量、有苦勞沒功勞的“1萬步”又有什麼區別呢?

馬克思曾說過:“如果形式不是內容的形式,那麼它就沒有任何價值了。”所謂痕跡,是幹工作的一種表徵,是辦事情的一種手段,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形式,而實績才是內容。如果處處留痕而沒有實績,甚至把痕跡當成實績,豈不是本末倒置、買櫝還珠?由此可見,“痕跡管理”可以有,“痕跡主義”卻不能要。正如走好每天的1萬步,關鍵在於“走好”,而不是“1萬步”。

進一步講,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也不可能一天走成一個瘦子。走好每天的1萬步,另一個要點在於“每天”。事實證明,但凡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無不是有恆心、有毅力的強者。葆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蓄積水滴石穿的韌勁,作之不止、久久為功,方可成就不凡的業績。

另一方面,有些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儘管付出很多汗水,也可能一時顯不出什麼績效。對於上級部門來說,就不能簡單地看記錄、查文件,而應該問口碑、觀長遠。如果上面只把關注點放在“1萬步”的數字上,只會把下面帶跑偏,不僅牽扯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助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害不淺。

行進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新的氣象需要我們去創造,新的使命等待我們去擔當。對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而言,不妨從走好每天的“1萬步”做起。

【荐读】走好每天的“一万步”

(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原標題為:《走好每天的“1萬步”》 本文有刪節)

【荐读】走好每天的“一万步”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

勃利縣人民檢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