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四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四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四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李詠妻子哈文29日在微博上發佈訃告,李詠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在美國去世,享年50歲。

主持人是個高壓職業,在李詠之前,已有數位央視主持人,被癌症奪去了生命。

肖曉琳,曾主持《焦點訪談》《半邊天》等節目,2017年因直腸癌轉移不幸離世,終年55歲;

方靜,曾擔任《東方時空》《國際觀察》等欄目主持人,2015年因癌症醫治無效在臺灣去世,終年44歲;

王歡,CCTV-6《節目預告》編導,《下週電影》主持人,2013年7月3日因乳腺癌病逝,年僅43歲;

羅京,《新聞聯播》節目主持人,2008年7月被確診為淋巴癌,2009年去世,終年48歲……

事實上數據顯示:

中國平均每分鐘就查出7人患癌;

每分鐘有4個人因癌症去世;

超過9成家庭都有癌症病人。

所以我們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遇到這樣的人。

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

關於癌症的真相,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姜海,曾提出並解答了一個問題:60%的癌症可預防,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不治而終?

為了自己和家人,下面幾個知識請你一定要知道。

1、中國1/4的死亡 由惡性腫瘤造成

世界癌症報告估計,2012年中國癌症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佔全球發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於癌症的起因、防治存在不少成見和誤解,影響了對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姜海認為,第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腫瘤就是癌症,癌症就是腫瘤。

生活中,癌症和腫瘤這兩個詞經常通用,但這兩個詞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腫瘤的關鍵詞是“固體”,癌症的屬性是“惡性”。

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四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2、患癌最大風險 不是環境汙染、食品安全是壽命

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美國諾華癌症新藥研究員李治中在演講中提過一個問題:你認為中國癌症發病率在全球排名多少位?

大部分聽眾都認為中國排在前十名,正確答案卻排在50開外。

更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排名前二十的國家,大部分都是歐美國家。像中國、印度這樣的國家,癌症發病率排名都在50開外。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答案是——基因突變。

總結的數學公式是:癌症發生概率(p) = 細胞分裂次數(a) X 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b) X 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e)

在這個公式中,e 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a和b兩個因子。

(a)歲數越大,細胞需要分裂次數越多,所以老人比年輕人容易得癌症。

(b)歲數越大,人體器官累計受到損傷越多,需要修復就越多。因此長期器官損傷,反覆修復組織容易誘發癌症。

暴曬太陽損傷皮膚細胞,因此皮膚曬傷次數和得皮膚癌直接相關;

抽菸或者重度空氣汙染損傷肺部細胞,因此長期抽菸容易得肺癌;

吃刺激性和受汙染的食物,損傷消化道表皮細胞,因此長期吃重辣,汙染食物會增加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直腸癌發生;

慢性乙肝病毒傷害肝細胞,因此乙肝病毒攜帶者容易得肝癌,等等。

(c)每個人的細胞分裂一次產生突變的數目是不同的。

這個主要受到遺傳的影響,有些人天生就攜帶一些基因突變,這些突變雖然不能直接導致癌症,但是會讓他們細胞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大大增加。

第二個癌症難搞的原因是癌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幾千幾萬種疾病的組合。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癌症。

因為癌症的多樣性,藥廠幾乎註定每次只能針對很小的一些病人研發藥物,前期大量的時間金錢投入,導致研發抗癌藥物進展緩慢。

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遙遙無期,也是任重道遠。

第三是癌症的突變抗藥性。

在抗生素出現之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是致命的,比如敗血症。但是青黴素出現以後,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慫掉了。

這點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 也是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徹底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

4、現在60%的癌症 都是可以預防,可以避免的

近幾年,有個“酸性體質” 的概念大火。

按照“專家” 的說法,人的體質分為“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患癌症等可怕的疾病,因此需要多吃鹼性食物。

事實上,醫院根本沒有常規測試檢測酸鹼性體質。

李治中教授認為這些結論只是“醫學專家” 編造的,都是為了賣一些所謂能“排酸” 的“保健品” 罷了。

他指出,患癌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飲食生活習慣,一個是病毒細菌感染。

以全球第二大致死的癌症——肝癌為例,酗酒和肥胖是患癌主因。

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四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此外,對於同樣可怕的胃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重要致病因素,例如喜歡攝入高鹽高脂、煙燻、油炸、烘烤類等食品。

在燒烤攤胡吃海塞,沉迷於垃圾食品,飲食習慣失調等,已為我們的健康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說不定在哪天突然爆炸。

李治中說:現在60%的癌症都是可以預防,可以避免的。

對於癌症,預防是上策,篩查是中策,治療是下策。

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四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癌症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儘可能預防,要從這些方面做起:

不抽菸不喝酒,少吃辛辣食物;少吃滾燙食物,少吃過鹹食物;

少吃醃製食物,多補膳食纖維;遠離環境汙染,堅持鍛鍊身體。

昆德拉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好好關愛自己,好好關心家人,別讓遺憾留在下一個“來日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