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無為”,究竟是什麼意思?

丘心客Q


老子的無為哲學,其實是以退為進的積極進取的哲學

中國文化中有一剛強一柔軟兩種文化背景。易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一種剛勁的積極進取的哲學,其代表學派就是儒家學派。

儒家提倡一種入世的哲學,儒家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就在於不斷地努力,即使有時候前途漫漫,也要試一試,否則你不知道生命的上限在哪裡,這就是孔子奉行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哲學。

中國哲學本身是充滿著辯證法的,在入世哲學的另一面,是強調清靜無為的出世哲學。當然,對中國人來說,入世和出世並不是完全對立的,中國人往往在年輕氣盛時,在一帆風順時,奉行入世哲學,最好能”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建功立業名列凌煙閣,在年齡漸長仕途不順時,往往追求出世哲學,用道家的無為和佛家的解脫來麻醉自己,最好用漁夫的姿態於江湖之上釣一杆風月。所以,中國人在不同的階段,或許是儒,或許是道,或許是佛,也有人能將儒道佛完美融合,比如蘇東坡。

易經上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要人們學習大地的寬容的精神,學會慢一點,等等自己的靈魂。這種陰柔的精神以老子的道家哲學為代表。老子奉行天道無為的哲學思想,道是主宰一切的,所以人也應該在道的支配之下,既然道是自然無為的,人也必須自然無為。所以,老子的道家哲學的核心就是”無為“。

但是,老子的無為哲學,絕不是消極退縮的哲學。他只是在消極的假象之下的一種積極的哲學。

我們從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這兩個方面來分析。

分析老子的無為哲學,我們絕對不能繞過《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的重要觀點,那就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人要遵循自然大道之理,順應自然大道的運行規律,就讓一切都是他本來應該的樣子,這叫做道法自然。我們不必去幹預自然的運行,不做那些不必的事多餘的事甚至是事與願違的事情。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睡大覺而什麼也不幹,那樣的話,社會得不到進步,人也會餓死,因此,”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負責,必須做事,那麼怎麼做事呢?就是必須道法自然,按照大自然發展的邏輯去做。

所以,老子的無為的真正內涵是:我們要做事,但是不能做那些違反自然大道規律的事,而是要按照自然而然的原則去做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比儒家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哲學,更加清醒,更加冷靜,更加理性。因此,這是一種用消極無為的外衣掩蓋下的一種積極的冷靜的哲學。

老子在春秋大亂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做隱士隱居起來,而是做了周王室的圖書館館長,他看到那個時代的黑暗苦痛,他並不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想用一種思想,來拯救這個時代。這一點我們從他說的話中可以看到端倪: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說: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這完全就是兵法,就是治國的方略,就是權謀之道。由這段話可以看出,老子是看到了矛盾的對立轉化的規律,因此他的思想中充滿了豐富的辯證法。

在老子的人生哲學中,老子要人們先通過無為,而後達到有為。老子說我們最理想的境界是”致虛極守靜篤“,人生先要無,無就是靜心、虛心,就是清心寡慾,才能最後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人生境界。


好玩的國學


在先秦道家代表作《道德經》中,“無為”是一個重要概念。甚至可以說,老子寫《道德經》就是為了闡發無為思想。但是,老子說的“無為”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於這個問題,往往存在著兩種相反的誤解。

有的人認為,《道德經》中說的“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毫不努力。所以他們批評老子思想是消極避世的,是頹廢的,而不是積極進取的。

還有的人認為,《道德經》讓人們表面上無為,實際上卻無所不為。因此他們認為老子是個陰謀家,他的學說是陰謀學。這些人還拿出了《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認為“無不為”就是無所不為。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並不符合老子的願意。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老子寫《道德經》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老子是周王室守藏史,負責管理國家檔案、文獻,因此他寫《道德經》的主要目的,是總結前代興衰規律,教君王如何治理國家。所以,老子思想絕不是消極避世的。

其次,“無為而無不為”也不是讓人無所不為。因為“無為”與“無不為”不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無為”是原因,“無不為”是結果。意思是如果你能做到無為,那麼就無往不利,想做什麼都可以水到渠成。這也就是《道德經》第三章所說的:“為無為,則無不治。”

“無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無”這個字是《道德經》的核心,因為“無”是“道”的另一個名字。《道德經》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當然,《道德經》說的“無”並不是空無、虛無的意思。道之所以被稱為無,是因為道沒有特定的形狀與屬性,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惟恍惟惚。所以老子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道,只得將其稱為“無”。

不過,“道”的“無”並非什麼都沒有,它能創生萬物、養育萬物,是萬物之母。

老子說的“無為”也是一樣的,無為並不意味著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能任意妄為,不能有先入為主的成就,就像道的無是指沒有任何具體的形狀。無為就是“無成見之為”,即順應事物自身的潛能去育成萬物,順應人自身的需求去成就百姓,而不是用自己的要求去規範、制約萬物與百姓。

老子在《道德經》中強調“無為”,針對的是當時統治者的“有為”。春秋時期,禮壞樂崩,諸侯們推行兼併戰爭,征戰不休。他們想要國富兵強,所以推行有為之道,鑽研馭民之術,甚至橫徵暴斂,讓百姓們苦不堪言。所以老子針對有為的統治者們,提出了自己的“無為”思想,老子認為,只有無為,才能讓社會迴歸到質樸、恬靜的狀態,消滅貧困與痛苦。

正如《道德經》第五十七章中所說的: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若統治者能夠做到無為、好靜、無事、無慾,百姓就自我教化,自然能夠正直、富裕、淳樸,國家就能繁榮昌盛了。所以老子要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其實,西方人的觀點也與老子相似。十八世紀的西方有這麼一句諺語:“最懶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這句話表達的也是無為而治的思想。然而老子早在公元前五世紀便提出了無為而治,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


無為,每一個人皆可琅琅上口,但人世間真能做到的卻很少,到底是瞭解不夠,還是太難,?還是太容易了,反而做不到了。

到底老子講的無為,到底是什么,那又有幾希人能全然的明白。我們在讀書時都知,無為是順乎自然,什麼是自然,然後才能順乎,如果要問人,什麼是自然,大部份的人會說,是大自然呀。還用解釋嗎?若如此解僅是老子想說的級表層而已,相距實遠也。

老子要表達的是自然背後無法表達的,又無法見的宇宙智慧的心,強名日「道」。那自然亦如,道德經雲:「天地所以能長切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都喜歡小聰明,知識,思維,度量,來應用在我們生活中,反而不知不覺中遠離,自然的本體。而不自知。

又有很多的人認為為無為,看淡一切,看空一切,這亦如同如上所言,也是在有無之間打轉,和無為相差十萬八千。

無為是在我們人生中不管發生什么事,得與失,有與無,高與底,好與壞,善與惡,都能已坦然的心,來面對,和光接物,不為外界一切而動搖,來去自由。道德經雲:「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人們大多隻會注意「無為」。兩字,殊不知我們生活中無為還包含著無所不為,那才是無為的本來面貌,是動而不動,動用無窮,老子言:「反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人生在世,生滅現象的你我,不為得失,有無,好惡所惑,且珍惜來與去的當下,盡心盡力,無為的去面對,去力行,過好每一時刻,離無為的真義,亦不遠矣。


和_子


無為:不妄為,順其自然,循天性而為。

《老子》中多章出現“無為”一詞: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三十八章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四十三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以為。——四十八章

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六十三章

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六十四章

……

無為有兩層深意:

☆有智慧洞察得清事物本質其及發展趨勢。

☆有能力把控自己的行為,建立在洞悉事物本質基礎上。

一道友把“無為”思想為分三層次,非常有見地:

☆自己:有為,做好自己,煉己遣欲。

☆他人:不干擾,不作為,充分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

☆整體:不可違,認清整體,樹立整體觀和全局觀。

可以說,無為是大作為,大智慧。


一東


老子的“無為”是一種哲學主張,是針對人類與生俱來就有的自以為是、過度作為的天性而說的,是老子哲學之中針對人事要害方面的思想核心之一。“無為”不是無所事事,遊手好閒,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君有為於臣而無為於具體事務;樵夫有為於斧而無為於木;船伕有為於漿而無為於水。

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能幹,多麼不得了,凡事親力親為;而是要有識人、知人和用人之智。劉邦的武力值遠遠低於項羽,根本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韓信的武力值高,原本還是項羽的手下,但項羽沒有知人之明,還要殺韓信。劉邦認知韓信的武力值之後,築壇拜將——君有為於臣,把軍事方面的工作交給韓信——無為於具體事務。如果劉邦有為於具體事務,在軍事上頻繁插手,韓信沒有了舞臺,劉邦能得天下嗎?!

現在人類所面臨的資源衰竭、生態惡化、食品危機、醫療危機和沒法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就是沒有遵循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主張,讓科技力過度作為若的禍!西方哲學本原的迷失使西方人找不到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在機器革命取得的成就面前心理過度膨脹,自以為是,天不怕地不怕、無知者無畏,不知道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老子的“無為”,就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認識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來配合,該自然完成的事,就交給自然來完成。

食物是人類的安身立命之本,食物體是自然力的產物。用化肥和農藥代替農家肥和生物防治法,食物體就由自然生長改變為非自然生長。以催紅素為代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改變了食物體的自然生長節律,生長時間縮短了,天地大自然元氣場孕育的時間不夠,食物體內部毒素橫行、氣機紊亂。

作為先進技術從西方引進的食品工業,更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各種各樣化學性的食品添加劑,通過工業化的生產線和方便加工的化學添加劑,把食品就像是肥皂一樣的生產出來,裡面添加著大量的欺騙消費者的感官性狀——視覺、味覺、嗅覺和口感——的色素、香精、防腐劑、抗氧化劑等。讓化學物源源不斷地進入消費者的體內,使人類由自然人變成了化學人……

轉基因食品更是科技強暴自然的產物,這種科技過度作為改變食物體創造方式的技術竟然被無知者無畏的美國人稱之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生物技術成就。西方一本科幻小說裡面說:“窺探上帝權力的人,必將帶來毀滅!”很多國家的研究都發現,轉基因食品不僅會帶來癌症和各種惡性疾病,更嚴重的是會帶來人類生殖力的急速下降,如果發展下去,會直接導致人類族群的滅絕!

從老子“無為”的思想主張之中,我們可以知道與天地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

離自然越近,離疾病越遠;

離自然越遠,離疾病越近。

郭文喜於2017年5月31日晚8:30


文喜有話說


大家都知道,老子在《道德經》中十分提倡“無為”這個概念。但對《道德經》中這一重要概念,通常人們存在兩種相反的看法。

第一種看法解是,認為老子推崇的“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因此批評老子哲學消極避世,不能積極進取。這種看法似乎有道理,因為後世道家往往多是以隱者身份出現的。特別是與老子並稱的莊子,他不願做官,把自己比作一隻大烏龜,寧願在泥中逍遙自在地打滾,也不願被供奉在宗廟之中。

第二種看法是,認為《道德經》是教人表面無為,背地裡無所不為,讓人做一個偽君子、陰謀家。這種觀點似乎也不無道理,因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明確地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豈不是讓人無所不為嗎?

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是錯誤的,與老子的本意背道而馳。

首先,老子與莊子不同。莊子的書是寫給普通人看的,他要教普通人如何在戰國這個黑暗的亂世保全自己,那就是避世隱居,做一個無用之人。

但是老子身處春秋時代,天下的局勢並不像戰國那麼混亂。而且老子的《道德經》是為君主寫的,他要教君主如何治理國家。

所以老子的思想絕不是消極的避世隱居,絕不是讓人什麼都不做。老子也不是一個隱士,他是周王室守藏室之史,類似於現在的中央檔案館館長。

其次,《道德經》中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也不是讓人背地裡什麼做。“無為”與“無不為”並不是指表面上與背地裡採取兩種不同的行事策略,“無為”是指做事的態度與方法,“無不為”是指“無為”產生的效果。

所以“無為而無不為”的真意是,只要採取“無為”的態度,很多事都能水到渠成,比如《道德經》第三章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那麼,“無為”這個概念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無”這個字是《道德經》中的核心概念,因為它是“道”的別稱。如《道德經》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是萬物的本原,而“道”也是萬物的本原,所以道=無。

道為什麼是無呢?這個“無”並不是指什麼都沒有,而是指道沒有具體的形狀與性質,惟恍惟惚,彷彿是一片虛無一樣。

有具體形狀的東西都是在特定時空中具體的東西,有固定的界限,有生有滅,不是恆常不變的。而道是永恆的,所以它不能有具體的形狀。

道是萬物的本原,生成天地間一切事物。而萬事萬物具有種種對立的性質,如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冷,有的暖,有的美,有的醜。如果道有具體的性質,那麼它就無法生成這些對立的性質。如果道是長的,就無法生成短;如果道是冷的,就無法生成暖;如果道是美的,就無法生成醜。所以道不能有具體的性質。

因此,用“無”來解釋“道”,說明道不是具體之物,卻能創生萬物、蘊含萬物。

其實“無為”的道理也是同樣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要刻意地作為,正如道沒有具體的屬性一般。無為就是順應萬物本身所具有的潛能去成就萬物,這又被稱為“自然”。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文中說過,老子的《道德經》是寫給當時的統治者看的,所以《道德經》提倡“無為”,也正是為了針對統治者的“有為”。當時的統治者強作妄為,肆意地擴張自己的慾望,對百姓指手畫腳,甚至橫徵暴斂,造成了天下混亂,百姓痛苦不堪。

如《道德經》第五十七章說:“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第七十五章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禁忌太多,法律森嚴,讓老百姓手足無措。可見當時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都在於統治者的有為,統治者越有作為,天下就越難治理。。

因此,老子針鋒相對地提出了“無為”,他寫《道德經》一書的最大動機,就是為了闡發“無為”的思想。老子認為,只有無為,才能消滅整個社會的混亂、貧困與痛苦。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說: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只要統治者能無為、好靜、無事、無慾,百姓自然富足淳樸,國家自然穩定繁榮。可見無為的具體內容就是:好靜、無事、無慾。

《道德經》第六十章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像煎小魚一樣,你不能頻繁地翻動它,因為那樣會把魚弄碎。

其實不僅老子是這麼認為的,西方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十八世紀在西方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最懶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這句話與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轍,但老子在公元前五世紀便提出了這一說法,早於西方兩千多年,堪稱偉大。

無為的關鍵是自然。這個“自然”指的不是我們今天說的自然界、自然規律,而是“自然而然”,即讓事物順著自己的潛能去發展,而不要用外力去幹涉它、打擾它。

《道德經》第十七章說:“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意思是最好的統治者悠哉悠哉,不輕易發號施令。等到事情辦成功了,百姓們都是:“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其實,“無為”的道理不僅可以用於治國,還可以運用於方方面面。如養育孩子,要輔助他發展自己內在的潛能,而不是以外力強迫他學這學那。做任何事,都有順應事物的內在規律,推動它自我發展,而不是違背規律強作妄為。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讀國學


無為即自由,道德即秩序。

---讀懂了此篇。不能說能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但能很清晰的找到方向。

無論是自然、社會還是個體,可以想象的到的是 自由是每一個世界的本性。沒有人不想要自由。

1、自由是先天的,秩序是後天的。

所有一切事物的演變過程,要麼是從自由到秩序,要麼是從秩序到自由。

道即自由。術、法、技、藝甚至各種規律都是某種秩序(不按照特定秩序排列組合,這種規律就不可能實現)。

所以自古以來“術有用,道無為”(術是有非常用處的,而道卻沒有什麼作為。為什麼這麼說?後面會解釋)。

2、

“道”在老子看來,是從自由到秩序的這一階段。

自由可以轉化成各種秩序。正如相同的原子 可以組合成不同的物質。同樣是人類,自由可以轉化成各種道德、法律、規則。甚至可以轉化成不同的社會形態,比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封建主義等等。

道(自由)要轉化成哪一種秩序才是最合理,最符合真理的這才是老子一直思考的問題。所以最後老子說“道法自然”。自然的秩序才是最長久的秩序。

“道無為卻無不為”(譯):自由可以轉化成任何秩序。但自由轉化成秩序之後,就再也沒有絕對的自由了。也就失去了轉化成其他秩序的可能性。所以自由是包含任何一種秩序的前提,它有無數種可能性秩序。但每一種秩序只有一種特性表現。

自由就像積木,你可以累砌成你想要的任何東西。但是你要想重回到自由就必須打破原來的結構秩序。這種可逆性又叫去邏輯化,去秩序化(見《自由與邏輯》)。

3、任何一種思想都是秩序,除了“道”。

任何一個人進入社會(入世)都會逐漸的擁有思考和思想。但是這種思想是不是最適合你,是不是能符合最大的秩序人是不自知的(被剝奪了自由,被編輯了思想)。

眼前的利益會屏蔽你的思想,任何一種利益都是傷害。對人類有用的,對自然就是傷害。

人類的一切思想、道德、規則,甚至法律只有符合當時社會秩序的才能被允許存在。所以每一個時代的道德和規則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恢復了自由,然後重新制定了秩序。

4、“道”是永恆的。“術”是短暫的(相對)。

評判道與術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用(對不同的世界)。對人類社會而言,你看這種思想這種知識有沒有用,就知道這是道還是術。對人類社會有用的都是術,而不是道。包括醫術,科學技術。“有用”是什麼?就是利益。

道是任何一種思想,而不是某一種思想。

5、道的用處在哪裡?

打個比方。一個人沒有文化,靠出賣勞動力,也可以生存下去。如果你滿足現狀,識不識字對你沒多大用處(無用)。如果你想生活的更好一點,那你就學某種知識,因為它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用處)。如果你感到滿足了,那麼其他的知識對你來說是無用的。

對常人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物質財富。

而精神財富才是可有可無的。在利益面前,天大的道理都沒用。因為這個世界的秩序就是利益至上(所以我講的再有道理,對你或許一錢不值,甚至都聽不進)。

人生是有限的。選擇就意味著失去(得即失)。選擇了一種,就意味著失去了其它無數種可行性。但是人不知道哪一種選擇,才是對自己最適合的。人在社會中接受社會秩序,接受被迫選擇。這是由社會秩序決定的。人沒有太多的自由。

世界是按照一個層次,一個層次變化的(空間也是1層1層包含的)。每一個世界的秩序都必然會收到上一層秩序的影響和束縛。

“道”對最最上層的世界才有用,對我們的世界基本沒用。你只有跨過了這個世界層次才能感受到“道”的妙用。

只有當你擁有一種能力可以自由的進出任何世界而不被秩序化、邏輯化才是“得道”(重點)。

講道理是沒有多少人能聽得進的,在這這個世界。因為“術”才有用處,才有利益。

若 得成大道,一切“術”自 煙消雲散。

《自由與秩序》讓你重新認識世界,認識你自己。





自然之子一一來去無意


有人說:“修道的目的不是破除我執嗎?怎麼在道長這裡反而成了執念呢?”這不是一人之誤區。

很多人都有這種誤區,也是不少道教圈文章中常見的通病。這個通病拿粗話說就叫“小姐的身子丫鬟命,”“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等,是人的常見病,社會中大家也經常看到。

就社會觀察和歷史經驗來看,這種病的治癒率並不高,因為病根在他的現狀!當丫鬟的人非要過小姐生活,只能吃半碗飯的人非要裝自己能吃十碗造成的,當事人不敢正視自己才造成這種笑話。

同樣這裡就算把“無為、無我、減法”到底是什麼說清楚,還是很難改變這種心態。

一 無為

無為出自《道德經》,書中對無為說的很清楚,是王侯,不是普通人。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儒家經典說無為也是說王侯,如 《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所以說無為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就不是給普通人的,而是給領導者的,這是一種管理藝術,統治之道。大家也可想想如果一個普通人啥也不幹,追求無為,他的名聲是啥樣?

作為一個普通人標榜自己清靜無為,很像是屌絲學習王思聰充幾十萬打遊戲,完了覺得自己和王思聰一樣了,可笑之餘更讓人覺得可悲!

而無為在內修上的概念,也不是啥也不幹!大家可看成仙作祖的道教先輩,看成神裡廟的華夏先神,這些楷模可有一人是懶漢?有一人是啥也不幹而成道的?他們都是大英雄,大丈夫啊!都有非凡之毅力,絕非是空談無為之懶漢。

二 無我

無我或者說我執是佛道共有的概念,但佛家更為看重,而且很可能是佛教進入中國後影響道教才出現的!而且也不是簡單的不要“我”了。

如漢傳大乘佛教中的禪宗是我心既佛,即便是小乘藏密,無我都不是一開始就要搞的,都是要先找我。

所以說即便你是修佛的,先求一個更好的自己,從內尋找力量並不矛盾。如果你是修道的,修道不是一條路啊!大道三千,但三千大道皆是人來做,道家破我執,然後是尋真我,非是不要我。

更何況破我執在道家也不是一開始就讓你做的,這就蓋房子一樣,要蓋一百層樓,非要急著蓋九十多層,這蓋得好嗎?

三 減法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有些就把這句話理解成不能學習,要不斷的放下,這個就太奇怪了。

道家先輩無一不重視知識的積累,老君本身就是圖書管理員,如果讀書學習有壞處,道家先輩豈不都是壞人?留下那麼多書和知識給我們學?不直接留一句你別看書就好。

放下是對的,但放下是結果,不是方法。

因為你捨棄一樣東西,必定會再抱起一樣,這就是捨得之理,也是人的常態,就像網上的段子,抱著磚頭無法抱人,但放下就沒飯吃了。所以說如果以放下,結果還是會拿起,是搞錯了方法,

而且大家要注意一件事!古往今來傑出的道家人物都是人傑,不是啥也不能做的廢物,如果一個人啥都放下不做,別說達到先賢的境界了,過好普通人的生活都困難。

為什麼為道會日損,司馬遷他爹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說的非常清楚了“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你專一了,不就放下了嗎?

這就像老君爺說的“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當你有了專注的事情,專注的方向,那麼你必定會放下很多,而專注本是道教修身養性,性命雙修必要之能,對大家在社會上工作學習也是用途廣泛。

大家如果看道教文章,道教內容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可以想想道教尊奉的神仙,這些神仙是指路明燈!這三個問題如果讀者瞭解神仙功績事業,就不可能相信這些錯誤的說法。


全真道士梁興揚


謝謝!很多人對老子的“無為”很有興趣,經常總是掛在嘴上,但是“無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是如何來實際應用的?

1、“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恰恰相反,“無為”是什麼都要做,但是又要完全不能違反天理,不能違反自然,這才可以稱為“無為”。

2、這裡的“為”是違反的意思,不要當做“作為”來理解,也就是不違反天理,不違反自然。

3、當你什麼都要做時,這才能叫“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無為”的重點是“無不為”,什麼都要做,要養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和習慣,但是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慮合不合天理,如果不合天理,你遲早會得到很壞的後果,後患無窮。

4、“無為”有什麼功用?掌握好“無”字就可以天下無敵。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原是大學校長,他做領導很長時間,30歲就當上中學校長,後來60歲大學校長退休。在這期間,他的所有幹部問他任何問題,他都不會直接給幹部答案,而且永遠只有一個回答:你的看法怎麼樣?他非要讓幹部把他們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不可,因為幹部自己說出來,他就會很輕鬆,也就沒事了,否則他肯定累死了。

每當幹部說的時候,他都細細聽,但是幹部一開口,他就知道幹部有沒有全盤掌握,掌握到什麼程度了,是不是很用心,有沒有得到其他同事的支持等,他都聽得出來。如果幹部講得很滿意,他就會問幹部,如果找你這樣的話你有沒有經費?你人員配置夠不夠?你的時間夠不夠?你有沒有把握?基本這樣一下來,幹部全部包了,最後他說照你的去做,我沒有意見。

你看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意見,幹部一個人在那裡獨挑大樑,回去後有問題趕快解決,有困難悶聲不敢說,說叫你講沒有問題呢。他當校長就會非常輕鬆愉快,如果你想要給幹部答案,你就完蛋了,當領導要什麼都知道,但是什麼都不要管。你不能不知道,不知道幹部就會蒙你,但是你一管就完了,事必躬親,看看諸葛亮就知道了,你甩不掉,別人就會袖手旁觀,最後累死的肯定是你。

這就是“無為”的妙用,當然還有很多方面的應用,請大家多多在生活工作中在體悟!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點點不成熟的淺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謝謝!


自由小小影


“無為”,這個詞在道德經裡多次出現,今天我來談談“無為”的含義:

“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我理解老子的“無為”至少包含兩種含義:

無為的第一層意思:做事情不要帶個人功利色彩,急於取得回報;要單純的按照良知、本性的指引,去做事情。

我們看道德經第48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為道為何要日損?損的意思就是去除,去除什麼?去除的是人慾,即個人的功利、私慾。此處和儒家的“去人慾,存天理”是相同的意思。

道德經第2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此處的無為,所表達的意思是就是聖人做事情,出於本性,默默的為眾生服務,但從來不去言說,事情做成功了,也不會去向別人炫耀,不需要別人的報答。

有句古話:一個人要想改變命運,有以下幾種方法: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這裡的“陰德”和無為的意思很接近,即:默默的、悄悄的做好事,做好事不留名,如果做好事之後,大事宣揚,就不叫“陰德”,陰德的福報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留心以下兩彈一星的功臣,他們都是在默默的工作,直到去世的時候才為人所知,但他們會被世代銘記。後代子孫也會受蔭庇。

無為的第二層意思,不妄為,順應自然規律的去做事。

第10章:“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第37章:道常無為(順應自然),而無不為(然而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自生自長)。

此兩處無為的意思就是順應自然的去做事情,提醒統治者,讓他們少制定些苛捐雜稅,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我們平常人做事情也一樣,要考慮事情你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然規律,對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胡亂妄為。

以上是我對無為的理解,歡迎和大家一起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