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邓振询是兴国县长冈乡大塘村人,知道他的故事的人可能不多。

1926年秋,北伐军进驻江西。兴国地区出现革命形势。22岁的邓振询和当地贫苦农民一起,减租减息,建立农民协会,成为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


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大革命失败后,邓振询等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他借泥工的身份,以帮人家捡瓦、修建房屋为掩护,动员年轻人参加革命。后来,他集结了一群铁匠、篾匠、泥工等各行各业的工人以及许许多多的农民,结成了两支有朝气、有勇气、有能力的队伍。1929年2月,邓振询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兴国县举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 邓振询参加了培训班。他虽是贫苦工人出身,但通过自学有了较好的文化水平。

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培训班上,老师跟他们讲,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邓振询不知道“团结”是什么意思,老师就告诉他,两个拳头抓起来,打出去,才能有力。这个比方很形象,邓振询一下子就明白了。

后来,邓振询成长为党的忠诚干部、活跃的工人运动领袖。

1932年2月,邓振询被选为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先后担任江西省职工联合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全国手工业工会委员长等职。


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1934年10月,邓振询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他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说服和动员群众为红军提供粮食等必需给养,保障红军部队基本生活的供给。1935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邓振询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劳动部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开始。邓振询一行于1937年十二月初离开延安,十二月底经武汉到达南昌后,立即着手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中共江西省委,邓振询任江西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同时成立,项英任书记。

一月底,邓振询受东南局的派遣,前往赣南、闽西,完成组建新四军二支队的任务。邓振询一行五人带着军费、电台、委任状乘车前往龙岩,途中住宿在广昌时,听说谭震林等同志在瑞金被王彩特部扣留。邓振询等人第二天即赶往瑞金交涉,也遭到王彩特的无理扣留。面对这些人的倒行逆施,邓振询、谭震林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痛斥其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延误部队集中开赴前线抗日的反动行径。后经新四军军部及中共中央干涉,王彩特才被迫将他们放行。邓振询抵达龙岩,协助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完成了新四军二支队的组建工作。


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1943年4月中旬,国民党以第三十二集团军副司令陶广为总指挥,调动了十三个团的兵力向我驻苏南潥水、潥阳的部队发起进攻。

邓振询协同江渭清,领导苏南军民进行了自卫反击,击退了曹山、莱蓬山一线的敌人。六月,国民党又向我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新四军主力全部撤出潥水地区,邓振询也随四十六团转移到横山地区活动。


为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在高桥渡口为国殉难,他的事迹鲜为人知

八月三日,部队宿营于江宁县冯潭村,后因遇敌情,部队连夜转移。就在渡秦淮河时,邓振询不幸于高桥渡口为国殉难,当时年仅39岁。

出品:星火燎原新媒体工作室

本文参考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