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醫賴建良問答: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怎麼做?

海上名醫賴建良問答: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怎麼做?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腸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早期腸腫瘤往往沒有任何症狀,所以需要我們自身提高預防意識,掌握篩查知識。

這是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普外科賴建良醫師在海上名醫大講堂的直播視頻中為患者做的解答精選。

請問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特別小心腸癌?

賴建良:腸癌可能會有一些臨床症狀,第一個是直腸出血,也就說大便裡面有血。通常如果你肉眼可以直視有大便出血情況的時候,建議要早期去檢查。第二個,或者是你的腹部疼痛不適,甚至是你的排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的形狀、顏色、頻率,這幾樣如果有變化超過兩個禮拜以上,建議要去排除腸癌的風險。第三,如果最近身體特別疲勞,甚至抽血檢查有貧血,甚至有體重減輕。體重減輕可能是最近三個月內有10%的變化,如果不是刻意的減重,我們也建議這一類的人群也要做腸癌的篩檢。 另外,有的人摸到自己的肚子可能摸到皮下有一些腫塊,甚至有一些很瘦的人群,他可能會摸到有一顆腫瘤的情況。如果有摸到腫瘤,但是並沒有身體不適,我們也建議這一類人要趕快來做腸癌的檢查。如果家族有病史,有腸息肉、腸癌,甚至一些炎性的腸病變人群我們也建議他要早期做腸癌篩檢。

腸鏡檢查會不會很痛?有沒有無痛的腸鏡檢查?

賴建良:其實現在無痛的腸鏡檢查是一個趨勢,無痛的檢查通常是會讓你睡著之後配合,過程中有止痛跟麻醉的情況,讓你在無痛的情況下完成檢查。 針對這一類的無痛檢查,通常會合並一個麻醉師在術前的評估,評估你的身體對於做麻醉是否有風險。如果你是屬於低風險的族群,就可以直接上靜脈的麻醉,就可以做檢查了。但針對高風險的族群,比如說有的人有呼吸道的問題,比如說睡眠呼吸終止,或者是他以前喉嚨有開過刀,或者是他屬於是困難插管、肥胖,這一類的情況,可能不適合做靜脈麻醉的,就會改做全身麻醉。無痛的腸鏡也要考慮到它的安全,不是隻有忘了疼痛,也要保障病人在執行檢查中間的安全,所以找一個有好的麻醉團隊跟檢查團隊的醫院,可以讓你在執行這個檢查的時候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發現肛門流血,確認有痔瘡,還需要做腸鏡檢查嗎?

賴建良:第一個,如果確定有肛門流血的情況,一般肛門流血主要的病狀,90%是在肛門口。但是有10%出血的問題是在整個腸道里面。有的人可能兩者都有,他的腸道有出血,他的肛門也有出血。所以不要輕忽自己的問題,可能你會被痔瘡這個問題所耽誤治療。 對於這一類的病人,我們會建議,根據他的家族史,根據他的症狀,根據他症狀的持續時間和他的排便習慣,來評估是不是需要做腸鏡檢查。如果你的歲數已經45歲以上,我們會建議要先做一個腸鏡檢查來排除腸癌的可能。如果你有家族史,我們也會建議你先做一個腸鏡檢查,來排除癌症。因為如果為了治療痔瘡,而不去治療潛在的腸癌,這個風險是不划算的。

請問不做腸鏡,抽血檢查腫瘤指標可以檢測到腫瘤嗎?

賴建良:這個問題很好。目前針對腸癌的腫瘤指標有兩項,一個是CEA,一個是CA199。主要這兩個指標交叉比對,是主要可以拿來做腫瘤的追蹤。但是作為腫瘤的篩查來講,它的準確率並不是很高,平均起來大概只有五成到七成。也就是說,有接近三成到五成的人腫瘤指數並不會因為你有腫瘤而上升。但是如果你的腫瘤指數上升,很可能你已經有腫瘤。 就是因為它的準確率不高,所以我們目前臨床的黃金診斷方式,還是以結直腸鏡為主。因為這一類的指標在癌症初期癌症細胞並不活躍的時候,並不會造成它的數字有很明顯的上升。所以這一類的腫瘤指標是拿來作術後治療的指標追蹤為主。作為篩查,它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有腸息肉如何追蹤?

賴建良:首先,如果是第一次做腸鏡檢查,我們可能會有幾種情況。第一個,我們發現你的整個腸道是正常的,沒有發現到任何的腸道病灶。我們知道,一般如果息肉變成腫瘤的時間大概是10年,但是有的人可能變腫瘤速度快一點,有的變腫瘤的時間會慢一點。所以一般我們建議,如果你首次做的腸鏡檢查是正常的,建議每5-10年。接下來的5年-10年之間要選一個時間再來追蹤,再看看你的腸道經過這5年,你的食物,你的環境,造成的這些累積性的突變有沒有達到,變成息肉的可能。如果有息肉,我們就早期切除,如果有腫瘤,也可以做早期的治療。 再來,如果你第一次的檢查就有發現息肉。息肉如果細胞形態、尺寸、數量,在兩顆以內,1cm以下,這一類的病人,我們確定你的病理報告是良性的息肉之後,我們建議追蹤的時間是每2-3年,你要回來再看看這些息肉是否再發,或者是腸道的其他腸段是不是也有新的息肉發生。這樣密集的追蹤,可以更加有效地防範腸癌的發生。 如果有的人腸鏡檢查發現就有3-10顆的息肉,甚至有1cm以上的息肉,或者是息肉切除的病理切片報告表示是一個惡性分化,但還沒有到癌病變情況的時候,我們會建議這一類的患者能夠每一年都來追蹤腸道,因為這一類的算是腸癌的高風險族群。 另外,如果病人發現是有10顆以上的息肉,或者是直接發現有一顆腫瘤,或者發現他的息肉是1.5cm以上,這一類的病人,我們就會建議他在一年內,可能是3個月、6個月,或者是1年的時間,根據每個人的狀況,相關的專科醫師會作出評估,希望更加密集的監測方式來監測你腸道的變化,能夠早期地治療,早期地診斷。

擅長:擅長領域包括普外科、肛腸外科、及腫瘤外科。專長是結直腸腫瘤治療(包含個人化手術及化療治療),各類的普外科手術,特別是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及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對於痔瘡、廔管等直腸肛門疾病的無痛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另外熟練運用胃鏡及結腸鏡針對消化道疾病做檢查和治療。

#清風計劃#關注海上名醫,精準導醫,智慧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