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健康”走進百姓中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為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落地見效,我省出臺了《青海省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3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任務。其中《實施意見》提出的創新舉措主要是:在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提出允許實體醫療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開具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開展遠程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

在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面,提出加快家庭醫生線上信息平臺建設,推進家庭簽約服務的智能化應用,搭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與簽約居民的服務互動平臺,在線提供健康諮詢、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延伸處方等服務。

在完善“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方面,提出對線上開具的常見病、慢性病處方,經藥師審核後,允許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託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配送。

在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方面,提出促進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及區域健康信息互認共享。實現患者使用電子健康卡就可在省內各醫療機構享受掛號就診、檢查檢驗、信息查詢、智能分診、在線問診、藥品配送、線上支付等全流程服務。在提高醫院管理和便民服務水平方面,提出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診、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實施意見》的出臺為老百姓帶來的健康紅利主要是:通過健全和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和支撐體系,更加精準對接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醫療資源、疾病防控資源和基層衛生資源一體化服務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強醫療資源的流動性和可及性,形成醫療衛生服務整合優勢,以網站、手機、健康青海APP、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為載體,向群眾提供預約掛號、報告查詢、網絡醫療、健康管理等集疾病預防、醫療、康復為一體的全程醫療健康服務。通過建立互聯網醫院,把大醫院與基層醫院、專科醫院與全科醫生連接起來,幫助老百姓在家門口及時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