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5月4日,有多名乘客在网络上反映,其所乘高铁或动车组列车广播指出,本次列车不办理车上延长补票,如乘客执意越站乘车,到站后车站将根据铁路旅客规程,除补票外还将加收50%的票款。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程功 摄资料图

有购买短途票的旅客称,其5月4日欲在车上进行“补长”时被拒,到站后补票被加收了50%票款,而这一规定铁路部门在其上车前并未公告过。

就此,12306网站客服人员于5月5日早间对澎湃新闻证实,五一假期铁路内部临时下发了有关通知,加收50%是因为列车已经超员了,而乘客拒不下车,变成无票乘车的状态,所以要多收费用。如果未超过列车承载界限,那么就是正常补票,视为有票乘客。而是否需加收50%的票款是由当时的列车工作人员判定的。

客服人员称,“如果列车不能给您办理越站补票了,就说明您这趟车已经超员得非常厉害,无法继续乘车了,那么您就要根据列车工作人员的指引,按您车站票面区间乘车。”

12306网站客服人员还表示,这是五一假期这几天临时接到的内部通知,是(铁路部门)高峰期间怕车上旅客过多,产生安全隐患,提供了一个暂时的计划,并没有可查询的公开文件,具体执行到什么时候要看铁总根据旅客出行状况决定,她们目前也不清楚。至于“车上能否补票”则要根据整辆车的运载情况,按乘务员的指示行动。

客服人员建议,尽量避免“买短补长”,采用中转换乘的方式。就规定适用范围(高铁、普速列车)问题,客服称所接到的通知没有区分车型。

延伸阅读:

不少乘客“买短乘长”致高铁超载动不了!买了火车票却上不了车?

5月1日凌晨,多名网友通过网络发文称,为了五一假期出行,提前很多天买到火车票,但是乘车时却无法上车,虽然工作人员表示会全额退款,但却打乱了出行计划。

据北京青年报,网友反映的购票无法上火车的问题涉及5022次列车途径站淄博火车站、K8372次列车途经站南京火车站。

5月1日上午,北青报记者致电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由于正值五一假期,出行乘客大量增加,很多短途乘客及无票乘客上车后补票,甚至直接“强行”坐到目的地,导致列车行驶到淄博站和南京站时,车辆百分之百超载

“但是工作人员无法挨个儿查验火车票,要求无票乘客下车”,为了列车运行安全,

采取了为后续乘客全额退票的办法。

提前买了火车票

却上不了车

5月1日正值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当天凌晨,多名乘客乘坐火车出行。有网友反映,自己提前一个月购买了火车票回老家,但却在淄博火车站遭遇到火车晚点,最终还被告知无法凭票上车。“工作人员说,“火车实在无法再上人,只能给我们全额退款。”

同时,南京火车站K8372次列车的多名乘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乘客提前购买的硬座票无法凭票上车,工作人员承诺全额退款,但此前定好的出行计划却泡汤了。

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火车票正常出售时并没有超载的情况,但五一期间,出行乘客大量增加,可能是此前上车的很多短途或者无票的乘客上车补票,甚至很多乘客上车以后“强行”坐到目的地,导致火车无法再承载更多的乘客。

面对这种情况,列车工作人员无法挨个儿查验火车票,更无法强行要求无票或车票目的地不相符的乘客下车,所以无奈采取为后续乘客办理全额退票的办法,“考虑到列车运行中的乘客安全,这是工作人员惯常采用的解决办法。”

此外,南京市铁路部门工作人员给出了同样的原因,同时表示,如果乘客还有出行意愿,可以联系火车站工作人员,“我们会尝试为乘客安排后续的列车抵达目的地。”

高铁超载动不了

并非第一次!

今年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G7192次复兴号列车由于不少旅客“买短乘长”,列车超载,晚点一个小时。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今年1月21日,从苏州开往上海的G7209次列车,疑因列车多节车厢超员无法开行

铁路12306客服回应,该次列车确系超员,“打个比方,你这个车本身就是短途的,(其他旅客)他随便买了张车(票),然后上了其他车,按规定高铁是不能超载的。”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业内人士透露:“此前允许短途票乘客先上车后补票,的确是因为部分车次车票比较难买,会灵活处理,才有了一些比较人性化的操作,可以让你补票坐到目的地。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买短乘长”有解可破吗?

对于许多人而言,乘坐火车或多或少会有过补票经历。然而,在客流高峰期,“买短乘长”这种看似人性化的票务操作,或给高铁超载带来隐患。

按照规则,乘客一旦购票,就意味双方签署了服务协议,铁路部门理应按照票面标识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买短乘长”只有在满足正常购票者的需求之后,有余票时才能接着乘车。也就是说,正常购票者的权益排位应优先于“买短乘长”者。

再者,铁路补票规定本意是为旅客提供更多便利,但客流高峰期,“买短乘长”变成投机取巧的规则漏洞,扰乱铁路运输秩序,甚至影响高铁运行安全,显然就背离了规则制定的初衷。若放任“买短乘长”者占座,却为正常购票者退票,不啻于让钻空子的人得利,让守规则的人吃了亏。

如何防止此类事件重演?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铁路运力,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铁路部门需有更超前应急预案,制定更严格的管理法规,落实更细致的管理举措,建立更精准的售票体系,来应对客流高峰。有方案、有措施、有意识,未雨绸缪,才能避免这种尴尬再次发生。

比起“先来后到”的土规矩

不让守规则的人吃亏

才是更应坚守的原则底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