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这个山区乡可在家门口办成74项公安业务

2019-05-05 15:40 | 人民网

5696人,这是衢州市岭洋乡全乡的常住人口数;160分钟,这是村民坐中巴车到派出所办事来回付出的时间成本;911360分钟、15189小时,这是假设全乡人均办理一次公安业务可以节省下来的时间——因为从现在开始,岭洋人可在自己的乡政府里办成74项公安业务,基本涵盖了高频办理的所有业务种类,省时、方便、快捷,成为全乡人因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收获的新实惠。

“换好了,崭新崭新的!”5月5日,在岭洋乡政府,71岁抱珠垄村民柳根水拿着新换的居民户口簿笑容满面,他说:“20多年了,家里的户口本早就破旧得不成样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换来新的了!”

老柳和村民们压根就没有想过,今后办户口、身份证等事项再也不用跑派出所了,直接在家门口的乡政府“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成。

岭洋乡是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最偏远的山区乡之一,全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长年居住当地的主要是一些老年人。衢江公安分局乌溪江派出所共管辖湖南镇、举村乡和岭洋乡,其中从岭洋到派出所的距离24公里,山路崎岖、弯多路窄,中巴车一天只有4趟,单程要耗时1个多小时。

“如何让山区群众少跑腿、好办事?”衢州市公安局为此早在3月份即召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会,提出要把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把群众只跑一个窗口就能办成“一串事”作为目标追求,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架构,实现公安服务全覆盖。

全覆盖的重点在乡村,这在衢江区尤其突出。该区有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12个未设立公安派出所,群众需要办理公安事项要跑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派出所,而这些地方群众的办件量达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如何让这一部分群众跑一次、少跑腿?为此,衢江区出台《推进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无差别受理”向乡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借着这一东风,衢江公安分局大力推进公安业务向未设派出所乡镇延伸工作,地处乌溪江上游的岭洋乡成为试点工作的首选。

公安业务办理需要公安内网和专用机柜,专门往乡政府拉一条内网既费钱又不安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衢江分局行政审批科民警吴燕萍、顾亮和乌溪江派出所所长王华军、岭洋乡乡长邱雪祥开起了诸葛亮会。

“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员不增加、资源能共享、服务更到位”。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一项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实施办法酝酿而生:即群众办理事项由乡综合受理员受理,完成材料初审,受理员通过浙江政务网“一窗受理云平台”向公安部门提交申办材料(该平台与公安内网已实现打通),民警审核后通过公安业务系统办结业务,并利用在全省率先开通的“衢(全)城通办”系统完成电子印章网上签盖,通过联网打印后,由受理员现场出证。

为实现身份证、户口本等现场办理和打印,岭洋乡政府还出资配备了人像采集、指纹采集、证件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这些设备总共费用五六万元,却从此帮助群众在乡政府就能现场办理户政、出入境、治安、禁毒、场所行业等共计6大项、74小项的公安业务。

“警政联合,流程再造,数据跑路,群众方便”。衢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汪名六认为:公安业务向偏远山区的延伸实践,低成本、高效率,切切实实让群众实现了“就近办”“网上办”和“马上办”,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相信这一举措会令更多群众充分享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公安“三服务”的获得感。

(原标题《衢州这个山区乡可在家门口办成74项公安业务》,原作者 毛华届 顾亮。编辑赵璐洁 梅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