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有什么感触?

影评小阳


《何以为家》是我心里的满分电影了,全程都有一种沉重感但是又很感动,故事叙述的节奏刚刚好吸引我,小男孩长得超级好看,本以为是个有名的小明星,但是最后没想到这部电影就是他的亲身经历,又一次震撼了我。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无比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做好父母的准备不知道如何做父母的人,千万不要生下孩子让他们受苦。不是卖惨,是真的惨,如果单说故事中对亲子关系的讨论,让我想起来如父如子。

虽然这个故事更加残酷,但都说明了比血缘更重要的是亲情,相比身份,关系才是我们长久为伴的条件。同样的苦难境地,黑人妈妈把孩子当成唯一的寄托,而赞恩的妈妈却也能为了生存把11岁的女儿送给别人当新娘。 我们应不应该讨论其中的苦衷,或许意义不大,我们已经看过那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那一个没有点所谓的苦衷呢,悲剧的演绎有千千万万种,但终点总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更惨,只能庆幸赞恩最后还是笑了,虽然这个笑容看起来比从头到尾那个看破的眼神更让人心酸。

由于被小伙伴放鸽子了,差点错过这部走心的好电影,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票房和舆论上都会在上映后引起轰动,当下17岁少年高桥跳水的新闻引起全民讨论,与这部电影的部分立意不谋而合,父母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电影伊始,就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现,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要生这么多的孩子,直到庭审上,赞恩父亲说,都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会给我们人生以支持、我哪里做错了,那一刻我有些明白了,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正确的价值观不过也是我们的想象,赞恩的父亲相信的是另一套而已。我们无权对他人信仰的主义指手画脚,做好自己也就罢了。

这是一部让人看时会痛的影片,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赞恩给我们展现了他的经历,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演的那么的让人怜惜。正如译名何以为家,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出生在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应该被怎样对待,又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能让一个不足12岁的小孩有着超乎成人的生存能力。这样的片子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正像片尾的那句话,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们生在和平社会,未能完全理解他们战乱国家,但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多少年前战乱的中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又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所谓的救济慈善款,层层剥关关削,到他们手上所剩多少呢,生活所迫,又有多少人在水深火热中走向了歧途,感谢导演的故事选题,感谢这部电影如此真实,让我们看见不为所知而又为止动容的故事,同时传达勇于争取创造,改变自己的正能量。愿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怀旧正能量


首先是没有国哪有家,赞恩的第一不幸,在于没有一个可以好好容身的国家,他们的偷渡,是赞恩在没有父母亲的爱的同时,也无法获得社会关注的主要原因。

其次,生而不养是父母本身的不够有责任,不够善良和有担当。同时,也是一个不安稳生活的责任,他们生活在最底层,没有一种自主的思考,因为他们的眼光和格局有限,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没有人去教导他们作为父母应该怎么样。因为,他们的成长也是这样的,所以,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也是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最后,思想是最重要的东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必定会付出代价。就如约纳斯的母亲把他带到这个世间,所需要承担的结果一样。她虽然善良有担当,可是,她没有看清事实,没有明白处境,这于约纳斯,是幸也是不幸。所以,对她的眼泪,有同情也有理所当然。

来到这世间,可能不是所有人的选择。


紫苏初陌


赞恩的家庭充斥着杂乱贫穷,谩骂暴力,父母以“卖”的方式将十一岁懵懂的妹妹嫁给商店老板;赞恩无法接受,无能为力,离家出走,挣扎生活,做出决定“卖”掉婴孩约纳斯。终于,赞恩想逃离却缺少身份证明,他们都是黑户,在社会、家庭铁笼中惊醒。得知妹妹悲剧,愤怒绝望拿刀奔跑捅伤商店老板,坐了牢。

牢房内墙壁上有个卡通米老鼠,它大概是暗沉阴郁的监狱中唯一光亮了。警官存放赞恩犯罪档案时,库内档案密密麻麻,最后一幕赞恩得到身份证明第一次微笑,但那密密麻麻的档案内还不知有多少从不曾笑过的赞恩。电影内还有许多问题,阶层固化,教育失衡,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社会保障严重缺失……

让我最感触的可能就是赞恩在自由市场遇到的卖花圈的小女孩,她向阿斯普罗买到了去瑞典的通行证和船票,十分憧憬叙利亚难民营的生活,“在那里没有人会问你从哪里来” ,由此赞恩对那里也产生了兴趣,她问赞恩:“你会游泳吗?”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时疑惑,会不会游泳和去欧洲有啥关系?直到刚刚我才想到了这条新闻

凭着阿罗普斯的坑货本质和现实情况,最后小女孩上的船很有可能是这种

这种难民船恐怕比隔壁阿三的摩托车叠罗汉还要坑d(ŐдŐ๑)……

可怜的小女孩啊

众人都在感叹赞恩生于泥潭却未困于泥潭,与大多数被生活磨去棱角的人不同,发现了现在生活的问题,意识到这种状况是不对的,需要反抗。但这个小女孩何尝不是呢?

她在自由市场中挣钱,卖花圈,想跳出这个世界,去欧洲的叙利亚难民营,不管难民营是否像她设想的那么美好,她,在生活的绞肉机中尽力挣脱。小女孩又和大多数人一样,拼尽全力对抗,也难敌命运的摆布啊她在电影中戏份很少,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记住,但她,同主角赞恩一样,都有一个不像生活和社会低头的坚强抗争灵魂!但愿小女孩最后不是这样的结局 保佑

最可怕的是,影片最后出现的那行字“本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