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视距攻击武器的战斗机还有必要安装机炮吗?

装甲掷弹兵\n


至少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战斗机都配备有机炮,包括美国著名的F-22“猛禽”战斗机和F-35“闪电Ⅱ”战斗机等最先进的战斗机在内。即使现代空战已经以超视距导弹攻击作为主要作战模式,但只要导弹还存在最小射程死角,机炮就不会过时。在一些特定的战场环境中,机炮有时可能会比导弹更加有效。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由于沙漠的地表温度非常高,美国空军普遍装备的红外线空空导弹根本无法捕捉到紧贴地面飞行的伊拉克飞机,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也难以捕捉低空飞行的伊拉克飞机,尤其是在碰上超低空飞行且装备红外线抑制装备的伊拉克直升机时,美国战斗机装备的各种导弹都无计可施,这种时候最有效的武器还是机炮。当然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不过只要存在导弹还无法应付的情况,机炮就不可能会被取消。


20世纪50年代,机炮曾一度被导弹完全取代,当时的新型战斗机大都取消了机炮,只配备了导弹,如著名的美国F-4.p“鬼怪”战斗机。不过由于当时的导弹命中率实在是太低,“响尾蛇”导弹的命中率是16%,“麻雀”导弹的命中率只有10.6%,这意味着挂载8枚空空导弹的“鬼怪”战斗机在全部发射完导弹后,敌机有可能毫发无损。经过越战的实战检验,当时导弹根本无法全面代替机炮,美国随后又在F-4的改进型上加装了机炮,当时机炮的杀伤概率在50%,远远高于导弹。

随着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超视距的导弹攻击成为主要进攻模式,而且导弹的命中率也大大增加,机炮在空战中作用日益低微。1973年的阿以战争,以色列的战斗机所获取的战绩有70%是机炮所得;到了1982年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贝卡谷地空战中,导弹击落了90%以上的飞机;1991年规模宏大的海湾战争中,机炮没有击落任何一架飞机,全部是导弹的功劳。而且由于现代战斗机的电子装备越来越精密,特别注重隐身性能,机炮在射击时会产生复杂的应力以及热量、废气等,对飞机的机体结构、电子装备、隐身涂层、密封等方面产生损伤。从成本来看,尽管机炮远比导弹要便宜,但是机炮的间接使用成本很高,对于机炮的长期维护是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