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中考和高考会考什么?

考前一个月该做些什么?

最后的冲刺复习,成绩提升空间还有多大?

等等这些问题随着考试日益临近,成为很多家长和考生非常关心和讨论最多的话题。

该怎么复习?如何复习?家长和考生这种迫切心态,本质上都是想在最后阶段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帮助自己考上理想的学校。

直白的讲,要想提高考试成绩,那么你就必须要了解和熟知中考和高考命题的特点,这样才能走好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复习。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不管哪一门科目,中高考试题的设置一般围绕以下这四个方面展开:

1、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应用等综合能力;

3、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考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是否具备一定的探索创新意识等。

从中高考这样一个命题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去复习呢?就拿数学当例子来说:

第一步是要能听懂任何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

第二步是要能自主去解题做题;

第三步是要尽量把题目都做对;

第四步

是积累解题方法和题型,做到快而对。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考生经过高考一轮和二轮复习之后,基本上都已经掌握好基础知识定理,形成知识脉络,这就给一些家长和考生造成误解,以为“懂知识”,就能把题目做对

常常听家长和考生抱怨,说自己上课都能听懂老师的讲解内容,但课后一做题就不会,不过只要别人一点醒或看下答案,就会做了。

其实,这种现象只属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掌握和记住知识这只是代表你知道这个知识定理而已,能不能正确解题又是另一回事。

从听懂到会做之间,这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高考基础知识和方法技巧的熟练运用。

很多人的读书学习,只不过是把基础知听听懂,甚至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只是听懂而已,做题肯定不会对到哪里去。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也有的考生说,平时作业都能做对,一到考场抬笔就错,是不是自己太粗心?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能把平时做对的题目在考试中做错,这不只是粗心马虎那么简单,更应该是方法技巧不过关,知识的运用能力欠缺。

方法技巧和运用能力都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才能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只是想依靠看看书、背背知识点就期望什么题都能解出来,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无论是解题还是考试,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概念填空,更多的是考查知识的运用。

这就像给大家一个菜谱,上面详细介绍了做菜的材料、用量、火候、烧菜的方法等,你把这份菜谱记住,就能成为一名大厨师了吗?你就一定能烧出好吃的菜了吗?

从理论到具体,都必须经过一个具体实践的过程。从“听懂”到“会做”,再到“做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熟练掌握和熟练运用双结合。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不过,平时有很多的时间让大家可以尽情的思考题目和刷题,但考试允许吗?考试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即使能把遇到的题目都做对,但考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一道题目本来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解决,但你却用了一种很繁琐的方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过多耗费自身的精力,得不偿失,这样的学习行为是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当一个人能做对很多题目之后,更要去追求高效、快而对。同样是做对,你要尽量去找到一种既快又准的方法,节省时间和精力,让自己永远跑在别人的前头,那么你就是中高考的胜利者。

在以往中考和高考当中,一些考生只顾刷题解题,忽视考情变化,特别是每年考试中都会出现一些新试题,这对考生带来一定的压力。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高考,一些试题很喜欢考查考生的探索创新能力,这些立题新颖的试题,都喜欢结合一些特殊知识或实际生活背景,变成考生不常见的试题,无形之中会给考生带来干扰。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加关注试题的变形和身边热点事件,可以找一些面孔比较陌生,但又不偏不怪的题目练练手。接触久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这些“新题”,本质上还是考查知识的运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要区分出考生之间的差距,哪些考生适合去名校,哪些考生会去普通院校,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解答题的设置进行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只需选出或写出一个正确结果,并不需要写出解题过程,这样的形式并不能很全面的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中高考为了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等能力,就需要设置解答题,这些题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解题步骤。

因此,如果一名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把解答题当成客观题来训练,只追求一个正确结果,那么这些考生在考试中肯定会考的很差。

为什么呢?

因为有理有据、逻辑严谨的解题过程,就是你综合能力的表现,平时欠缺这方面的训练,进入高强度的考场,你就能一定体现出来吗?很多考生每回考试估分和实际分数相差甚远,就是失分在步骤不严谨,缺胳膊少腿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如果你到现在还是经常计算失误出错、看错题目,那么你就无法承受中高考高强度的计算能力要求。像函数综合类问题、解析几何类问题,都包含大量的计算,这些对计算不过关的考生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中考和高考都把计算能力作为四大能力之一,平时要好好训练,现在进入考试倒计时更要认真对对。

几何作为数学的必考内容之一,对考生最大的挑战就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一个圆锥体花在纸上,它就是一个二维图形,但考生需要在脑中把它的三维立体图像勾勒出来;或者是把一个篮球画在试卷上,但我们一看这个图就能想到三维的立体图形,这就是空间想象能力。

考试倒数一个月,你真的了解中考和高考吗?

​​建筑设计图、服装设计等,在图纸上都是二维图形,但设计师一看就知道哪里是一面墙、一扇窗、一扇门等,他们能完全能通过图纸,想象出这栋楼的整体架构。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夹杂在几何教学中,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中之后,需要学习立体几何,这样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每年高考都会考查立体几何的内容。因此,如果考生觉得立体几何等相关几何内容掌握还不是很好,就要认真对待。

数学教育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会利用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中考和高考每年都会设置一些实际应用题,这些题的知识背景有函数、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统计与概率等,考生只要掌握好相关知识,多解题,多总结反思,提炼解题方法,相信能拿到此类题型的分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