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传承下来的谚语到底准不准

明天就是立夏时节了,立夏是24节气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季来临的第一个节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表明盛夏即将到来,农作物也皆长大,故名立夏。在农村,立夏之后,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农民也即将迎来最为繁忙的季节,收菜籽、割小麦、准备栽秧都是在这个时间之后进行的。关于立夏,农村流传很多谚语,短短的几行字,通俗易懂地将自然习惯和农事活动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农村的文化瑰宝。小时候,就常听外婆向我唠叨,说过去的人和事,觉得听着入迷,现在也常常询问村里的老人。

农谚“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传承下来的谚语到底准不准

前两天,外婆看着外面的小麦和我说,立夏快要到来了,天气开始热起来了,农忙时节到了,今年的收成就看立夏天气怎么样了,随后说了好几句谚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谚“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传承下来的谚语到底准不准

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

立夏前后的天气,对于农作物来说至关重要。立夏前后如果有十天是晴天,不下雨的话,那么今年的粮食将会是大丰收,农民的收入也将有较大的提升。那么为什么,要立夏旱呢?因为4月中旬开始,为期40天左右正是小麦抽穗时期,还有几天的扬花期,这个时期如果经常下雨,不仅容易导致小麦出现病虫害,还会引起麦田积水,导致小麦出现倒伏的情况。

农谚“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传承下来的谚语到底准不准

立夏日晴,蓑衣斗笠随身行

如果立夏这天下雨,很快就会停止,如果立夏这天是晴天,那么下雨天气随后就到,要将雨衣和斗笠放在田间备用。对于后期下雨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待到小麦收完,忙着培育秧苗、拔秧栽秧,所以还是需要一些雨水的。那么立夏的时候晴天可以预示风调雨顺,作物丰收。

农谚“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传承下来的谚语到底准不准

立夏最怕入夜雨

立夏期间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对正在开花、授粉的小麦造成伤害,所以最担心立夏时节连绵阴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立夏天气越是干旱越好呢?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不同地区的对雨水的要求不同,南方要旱,北方要雨,在北方,有立夏日晴,必有旱情;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的说法,所以谚语本身有一定的区域性。

农谚“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传承下来的谚语到底准不准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农民都是希望一年风调雨顺,农作物都能大丰收,这在农业时代,对于家庭至关重要。有时候遇到灾害年,可能一家人都吃不饱饭,出门乞讨只是轻的,路有饿死骨也是常事。所以,希望南方立夏晴,北方立夏雨,这样都能有好的收成。虽然,现在技术发达了,但是老农留下来的谚语还是很有道理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