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港臺的歌詞寫得那麼有意境,內地的歌詞卻那麼平淡?

80娛樂場


港臺歌詞有的寫的很有意境,我承認,如羅大佑,黃霑。甚至詩人余光中的詩歌也做了流行音樂的歌詞。內地的歌詞都平淡,呵呵呵。這個分析,那個狡辯沒啥意思,隨便幾個用事實說話。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 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假行僧 》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 日子總過得太慢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 轉眼就各奔東西——《同桌的你》

我不要在失敗孤獨中死去  我不要一直活在地下里  物質的騙局  匆匆的螞蟻  沒有文化的人不傷心 ——《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

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 多少人活著卻如同死去 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分離 多少人笑著卻滿含淚滴 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 ——《存在》

隨便舉幾首, 平淡嘛。想起古天樂飾演的楊過被人說成平淡無奇,好一個平淡無奇 。


湖邊菜園


扯淡!

事實上,相比大陸,港臺更像是文化沙漠,猶無源之水。港臺文化更像是殖民地文化。

所以於石任的《望大陸》,余光中的《鄉愁》,家國情懷的指向都是大陸。亦舒、三毛、席慕蓉的作品更像是北京、上海、廣州似的一個城市的文學。鄧麗君是反華分子,其歌曲都是靡靡之音。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煌煌之作,只能出自大陸。從抗戰時期的《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到新中國時期的《長征組歌》、《歌唱祖國》等等,才是令人振奮的大國之聲,遠非港臺歌曲可比。



樂見花


那是你自己有色眼鏡的問題!港臺有一些有才華的作品,也有很多很爛的作品;大陸同樣。

如果你仔細去看,舉個例子《敢問路在何方》: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翻山涉水兩肩霜花。

風雲雷電任叱吒,一路豪歌向天涯。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這首歌作於80年代,浩劫餘波尚存,改革開放伊始!

整首歌名為西行取經之傳奇故事,實則謳歌的是一個飽經摧殘的民族和國家,“鬥罷艱險又出發”的氣概;“翻山涉水兩肩霜花”,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風雲雷電任叱吒,一路豪歌向天涯”,大無畏的開拓精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獨立自主、自尊自強!

整首詞典雅優美,而又慷慨激昂,透露出一股自尊自強,不服輸的開拓精神!

竊以為這首詞的修辭,以及時代背景賦予其的寓意、格調之高,港臺數十年來沒有一首能望其項背!

像這樣的好詞其實不在少數,而你卻視而不見,守著美玉卻去羨慕別人的磚瓦……只能說你的審美和品味可能僅限於流行歌曲、街頭文化,有待提高啊!😂


吹吹水吐吐槽


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早在八九十年代,大陸確實比較落後,那時候的港臺無論是科技水平,還是人的思想觀念都比大陸開放的多,這也就造就了一些港臺音樂人在作詞作曲中顯的比較前衛。

而那時候大陸很多同胞在潛意識裡就覺得香港人比較時尚,前衛,覺得香港不管什麼都好過大陸,從而導致出現了這樣的提問,就連歌曲都比大陸的時尚。

2000年後的大陸歌曲我不覺得那麼平淡啊,反觀港臺音樂反而越來越衰退了,港臺也就只有在八九十年代作出來的歌曲才是經典,後面的真心不怎麼樣。





此處轉彎扣12分


1. 文化積累

大陸從清朝末年開始連番戰亂,民不聊生。解放後到改革開放之間,又經歷了多次文化運動。有些文化的人是不是移居香港臺灣,就是移居海外。剩下的也在歷次運動中損失殆盡。完成了文化荒漠。

而文化的重建遠比基礎設施的建設緩慢,需要數代人的不懈努力。

歷次戰爭和運動,讓大量的文人移居香港,造成了香港文化藝術的大繁榮。

2. 地理位置

香港作為廣東門戶,在中國的歷次閉關鎖國中,都作為窗口保留下來。開放時期更是多方文化交流的國際港,開放層度高。清朝有廣東十三行,民國時期也是中西交流的橋頭堡,改革前更是唯一的通道。

香港人見多識廣,不同的文化也不斷融入香港當地的文化中。造就了繽紛多彩的香港文化。

3. 政策影響

這個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經濟發展會帶動文化產業的繁榮。

現在開放程度越越來越大,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化在不斷的融入中國文化。

隨著文化產業的越來越好,這種差異越來越小,在不久的將來,慢慢會融合成一個文化。一個大大的中國文化。





暴走的老鹽


這可能是文化底蘊比較深的人,恰好去寫歌詞了。

而中國恰好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的原因,搞建設搞運動比較多,比如批林批孔,破四舊,打倒牛鬼蛇神,大鍊鋼浮誇風,文化大革命,根本不重視文化及文人,知識分子住牛棚被批臭老九,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隨著這一段長時期的折騰,文化人既沒有地位又無法傳承,所以在差不多折騰上一代人的時間裡,既不受尊重,傳承又沒有,文化就開始斷代了。而這一斷再恢復就不那麼容易了,有底蘊的老師都快死光光了,哪裡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所以文化底蘊就沒了。

而港臺一些老一輩人,正好躲過了剛建國那一歷史時期文化上的瞎折騰,底蘊尚存,而且恰好社會又有機會。所以很多優秀作品就冒出來了。

我們近年來雖然重視文化,但打斷的文化傳承底蘊,可不是說恢復就能恢復。沒老師傳承誰的,所以也只能先回歸古籍看看能不能先誕生一兩個大家然後再教徒弟。但現時重科技,文化地位不上不下,不似數理化和技工能直接混飯吃,學起來都死無用。所以我們在文化底蘊上是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想寫出有底蘊的文化作品有點難,這個靠的是文化功力和底蘊,也要有恰好從事創作的機會。

近年隨著老輩人慢慢退去,我們看港臺那邊文化也慢慢不大行了,自己不重視老本也快沒了。如果我們重視說不定哪天就會好起來,超過那邊,但這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急不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晴之黎明


這個問題著實問的很好!這也是我早年曾經思考過的一個問題。

拋開專業的音樂理論,換一種方式來解釋吧。

就是“形”與“意”。

意便是意境,如同中國水墨畫,最終表達出來的便是意境!

歌詞中帶有意境的便是大家都熟悉的黃沾,上世紀六十年代便開始創作音樂,尤其是歌詞部分頗有氣勢,意境層層。

而美術藝術中,形的表達方式便是西方繪畫派,注重的是油畫中的寫實風格,當然抽象派不包括在內。

所以作為一個詞作者,他的文學素養,心中包含的意境的大小,便限制了他在歌詞創作時偏於形,還是偏於意,則有了很大的不同。

大陸一些詞作者注重的是形,他不是不想表達出深層次的意境,只是苦於摸不到意的深邃,便只能創作出樓主所說的那些比較直的歌詞了。

更有近些年的不形、不意的歌詞,簡直讓人無語,終究是些互聯網時代的快餐產物。


暴雨蝴蝶


也不會啊,現在的中國大陸就好象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齊鳴,各行各業都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特別是歌詞歌曲,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只要有才能,詞曲寫的好,唱的好大有人在,比如大壯的《我們不一樣》,最近流行的《還有夢想》《擁抱你離去》《死心塌地去愛你》《紅昭願》《一曲相思》還有黑龍的《38度6》《沙漠駱駝》等等太多了,中國大陸的詞曲寫的不好的主要是影視的插曲主題曲,還有一些比較正式的歌曲,實在寫的不好,那些寫詞寫曲的人好象是江郎才盡了,腦子轉不開似的,象什麼《九月九的酒》啊!象什麼《好漢歌》啊!根本毫無意境。


金能王


——如果港臺和內地作比較的話,那和城市與農村差不多。環境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能力也不同!

——對於城市人來說,吃的穿的住的,都要靠自己拼搏出來,所以,城市人比較勤快,頭腦也靈活。相比較農村人來說,面朝黃土背朝天,幹也一天,混也一天,所以有時一混幾個月。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了,城鄉一體化的步伐也在進行,德智體美勞都在全面發展……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海邊的人有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背水一戰,成敗在此一舉。人往往在逼到絕境的時候,才有驚人的爆發力。

人傑地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莫道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所以說,畫地為牢,不僅困住了人,也困住了人的思想。改革開放,就是開闊所有人的視野——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激情燃燒的歲月,為每個人的夢想,插上理想的翅膀,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盛世輝煌!……








一路有你——人生無悔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考慮到我國上世紀那段特殊時期,其實那固然有影響,但是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是新鮮感,港臺地區很多對事物的描寫和感受有我們同根同源的感覺但是又有不同個性的衝擊,就像我們經常吃自己家裡做的菜,好壞都淡然了,外面的自然有新鮮感,而且流傳廣泛的也都是好的作品,差的沒有機會聽聞。原來我比較喜歡中國古典詩詞,但是近代除開毛主席以外其他的人就不覺得什麼了,再去看日本或者越南那些詩詞很有驚豔的感覺,一是因為新鮮二是藝術這樣的東西都是那些不太直白給人有些想象空間的會更有感覺,國內的歌曲詩詞都是用詞或者感受都基本雷同所以會對那些港臺的更具感覺,我想這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