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贷网倾覆:走投无路的借款者vs贪得无厌的投资者,

3月27日,据@平安东莞官方微博消息,东莞团贷网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唐某、张某主动向东莞市公安局投案。

平安东莞表示,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东莞市公安局已对"团贷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査,并依法对"团贷网"实际控制人唐某、张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依法侦办中。警方表示,东莞市公安局将依法加大侦办力度,加快追赃挽损,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团贷网倾覆:走投无路的借款者vs贪得无厌的投资者,

可笑吗?所谓的上市公司背景、互金协会会员、金融互联网创新、多轮风投注资,0坏账0逾期,在真相面前不堪一击,22万投资者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呼吁维权,沦为贪婪和风险的受害者。说到底,这家号称打造南方首家具有特色的高速、有效、合法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公司终于还是走向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深渊。

据了解,截止到28日,团贷网借贷余额为145亿,出借人数超22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位投资者,损失了6.6万元。

团贷网倾覆:走投无路的借款者vs贪得无厌的投资者,

在团贷网的维权QQ里,维权人数在24小时里不断增加,维权者们聊的话题多是报警、维权,互相诉苦,甚至有人要跳楼,割腕..... 被骗的钱金额之巨,少则一万,多则几十万,类似场景,曾经被其他平台骗过的投资者称,"都是这几种套路,只能等待审判结果"。

P2P概念的出现,让从来对借贷行为持怀疑保守的中国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形成了"以贷款为核心进行资产配置"的观念,普通中国人距离市场最顶端的金融行业从未如此之近。但这种"风险性的资产配置"总会是游走了法律犯罪的边缘,这又让不少老百姓望而生畏。

在传统的银行借贷关系中,银行对借款者借款金额、信用条件、还款能力都有严格限制,且需要一段时间的流程实现款项的到账;作为投资者又迫切实现手中存款的"生钱"之道,于是像团贷网这样的P2P平台出现。

其实,P2P最初是以普惠金融的概念立足于世的:要让那些有资金需求的经济主体在僵化的银行系统之外获取金融服务;同时要让那些手中资金富余的经济主体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息回报。

但是据统计,现存的P2P借贷平台,有抵押物的借贷年息大都超过8%,没有抵押物的信用借贷有时高至民间合法借贷利率的上限,这期间,我们的社会上甚至发生了以尊严作为抵押物的"裸贷风波"。

说好的合法合规,变成了贪婪投机的罪恶之地。

团贷网倾覆:走投无路的借款者vs贪得无厌的投资者,

平台操作着走投无路的借款者和那些贪得无厌的投资者,在金融借贷的圈套里,借款人被沦为砧板上的肥肉。

有数据可查,目前"关停并转"的P2P平台超过4000家,在2018年P2P平台倒闭的高峰期,业内甚至流传着"P2P行业已死"的说法。

而这次团贷网的爆雷并不是毫无预警,早在2018年7、8月,团贷网在网贷平台排名持续下滑,有预感的投资者开始撤资,但更多数的投资者依然保持乐观的投资愿景,据悉此前唐军通过私募认购股权投资基金形式完成对小黄狗(小黄狗为派生集团旗下公司,其主营业务为AI智能垃圾分类回收项目)的股权投资,这种投资操作是否动用投资者的投资金,仍需要调查。

团贷网倾覆:走投无路的借款者vs贪得无厌的投资者,

也有不少投资者表示,自己选择团贷网是出于对其背书的考虑,从资料看到,团贷网曾入选广东省2017年高新技术科技培育库入库企业、市经信局奖励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屡次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奖励,团贷网从某种程度上取得投资人信任。

目前东莞市政府已经接管团贷,警方对外也公布了"督促借款人还款"的说明书,这里的接管也体现了一种难得、可贵的负责态度,没有让平台完全僵尸化。

2015年到2017年,是网贷平台最疯狂的三年,这期间有无数的公司和机构都争相涌入,而随着2018年网贷监管的严格以及风险的加大,又有更多公司急于撇清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潮起潮落中,最先嗅到金钱味道的机构和个人早已大获其利!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也在回应"团贷网爆雷"事件时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整顿是国家几年以前就确定的工作目标,迄今为止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坏人"继续清除出去,"好人"依法运行……

这次团贷网的暴雷中,又有22万人沦为金融难民可怜又可悲。

这块借贷的硬骨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啃的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