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五雄”一季報成績亮眼 保費上漲“開門紅”

至4月29日晚,五大A股上市險企一季報已悉數披露,受益於A股市場利好行情,季報成績紛紛奏響“閤家歡”。

綜合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260.34億元、455.17億元、54.79億元、33.67億元、58.87億元,共計862.84億元,皆實現大漲。其中,中國平安力壓其他四雄。

增速方面,中國人壽排在第一。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同比增速達92.6%、77.1%、46.1%、29.1%、12.1%。

秘籍一:

投資收益“一陽指”

從年報看來,保險五雄逆風翻盤全靠這一招:投資收益上漲。

權益市場持續回暖,保險公司也從中賺得盆滿缽滿。具體來看,截至3月末,中國人壽投資資產為31894.83 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2.7%。第一季度,中國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508.88億元,簡單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6.71%,同比增加2.79 個百分點。

截至3月末,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近2.8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2%。第一季度,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淨投資收益率為3.9%,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1%。

第一季度,中國太保投資資產年化淨投資收益率為4.4%,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6%,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了0.2個百分點及0.4個百分點。

中國人保一季度實現投資收益117.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3.25億元有所增長。

新華保險未完全釋放浮盈,表現低於預期。截至3月末,投資資產為7307.73億元,較年初增長4.4%;一季度投資收益68.8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76.25億元)減少10%;一季度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2%,同比下滑0.1個百分點。

對於新華保險的表現,國君非銀劉欣琦團隊認為,原因主要是公司並未完全釋放投資浮盈,公司第一季度尚未實現的稅後投資浮盈為42.2億元。預計隨著後續浮盈的兌現將顯著提升公司整體利潤增速,故維持原有盈利預期。

秘籍二:

保費上漲“開門紅”

除了投資收益外,上市保險公司的開門紅還體現在保費收入上。

據統計,今年前3個月,A股5家上市險企共實現保費收入約9110.68億元。除開去年一季度並未在A股上市的中國人保,另外4家險企實現保費收入7178.38億元,同比增長9.36%。

具體到各上市險企的壽險業務而言,中國人壽依然穩居“壽險一哥”之位,今年一季度的原保險保費收入達2724億元,平安人壽、人保壽險及新華人壽一季度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958億元、586.61億元、431.69億元,而太保壽險一季度的原保險業務收入為928.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五壽險一季度保費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中國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漲幅最高,為11.91%;其次是新華保險,同比增速達到9.47%;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的保費收入漲幅同比分別達到7.37%、3.95%及3.33%。

財險方面,3家財險公司表現穩定。其中,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1254.6億元,同比增長18.3%,保持領先;太保財險一季度保費收入為351.48億元,同比增長12.3%;平安財險保費收入692.2億元,同比增長8.67%。

但這些“英雄”也有不少隱憂,比如,在衡量人身險內含價值的重要指標新單保費同比增速上,還需要加把勁。

比如,中國太保一季度新單保費174.42億元,同比下降13.1%,中國平安新單增速也呈現出下滑態勢。

另外,劉欣琦團隊表示,中國平安壽險負債端的潛在擔憂在人力:公司第一季度末代理人總數131.1萬人,相對2018年末下降7.5%,後續新單保費持續增長更需要人均產能的提升。財險板塊,第一季度綜合成本率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至97%,仍受行業一定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