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將加快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 存量退出有償

記者 辛圓

國家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在5月6日的發改委專題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將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並探索對增量宅基地實行集約有獎、對存量宅基地實行退出有償。

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是深化土地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業內人士認為,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發展、保障農戶權益、激發市場活力。

今年2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圍繞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硬任務,包括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試點,豐富試點內容,完善制度設計,抓緊制定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指導意見,研究起草農村宅基地使用條例。

陳亞軍說,接下來要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允許村集體在農民自願前提下,依法把有償收回的閒置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在發佈會上,陳亞軍指出,要建立健全有利於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必須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接下來,發改委會從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促進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信息匯聚的良性循環。

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的重點是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並以居住證為載體,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則是鼓勵本地外出的各類人才返鄉創業興業,推動各類人才入鄉創業,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人才加入機制。

陳亞軍還說,要以財政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在債務風險可控前提下發行政府債券;完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強鄉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各類涉農中小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擴大農村抵押物範圍,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城鄉融合發展基金。

此外,中國將建立工商資本入鄉促進機制,探索在政府引導下工商資本與村集體的合作共贏模式;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建立到鄉村兼職和離崗創業制度,激發涉農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