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步步緊逼

AMD轉向與臺積電合作後,在7納米制程保持領先,近期外電傳出採用7納米的Zen 2架構晶圓裸片良率已經達70%,優於市場預期,隨AMD 7納米處理器上市在即,這下半年處理器雙雄之戰恐更激烈。

今年Computex增設CEO Keynote,首度邀請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豐(Lisa Su)以「新世代高效能運算」為題進行演講,探討高效能運算技術的發展與產業佈局,市場認為,AMD將藉由該時機宣佈7納米伺服器處理器EPYC ROME及PC處理器第三代Ryzen 3000與的上市細節。


AMD的步步緊逼


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豐博士展示新一代7納米制程EPYC處理器

陳俊聖服務英特爾12年,AMD贖身加速製程推進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浸淫半導體界23年,過去曾在IBM、Intel及臺積電服務,對於AMD的觀察,他表示AMD持續增加市佔率是很明顯的,雖現在沒有,但下半年7納米產品就將問世,領先Intel的10納米進度。但光靠這個還不夠,他說,AMD還有一件事要努力。

陳俊聖表示,全世界都看得出來,在Intel處理器供貨吃緊下,AMD正在取得市佔率,但從兩方條件可以觀察競爭關係,第一個狀況就是「能供貨」跟「不能供貨」的差異,第二則是製程,AMD的7納米制程領先英特爾10納米。

陳俊聖說,AMD必須從格芯「贖身」,才能將產能轉到臺積電,現在雖尚未量產,但很快可望看到AMD 7納米將於下半年出貨。

處理器拼硬體制程,更看軟體功夫


陳俊聖指出,從半導體角度來說,AMD以7納米量產新品之事一定會對競爭帶來影響,一般而言,新制程的產品效能跟散熱會比舊制程好,但他也提醒,不能單從規格面觀察競爭。

陳俊聖說,大家不能忘記Intel過去多年不斷針對ISV(獨立軟體開發商)軟體進行優化,CPU不只是看規格,還要看跑分,「7納米出來並不是就天下無敵了,」陳俊聖說, AMD未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陳俊聖說,AMD現階段是CPU先出來,一定會求先把產品做好,其次是把多核心(Cores)跟執行緒(Threads)這些CPU硬功夫打好,但7納米出來,不是就結束了,還有很多軟體優化工作。

英特爾14納米制程處理器持續缺貨,而10納米新品又上市延遲,對電腦產業帶來衝擊,陳俊聖指出,第1季Intel CPU供貨緩解,第2季會比第1季好,相對來說高階處理器供貨稍好,低階則壓力大,所以會全力拼高階機種,拉抬ASP(平均銷售價格)。

AMD的反攻:伺服器市場


AMD去年底發表Zen 2架構伺服器處理器Rome,預告2019年中上市,最高可以支援64核心。由於傳出設計更新,良率大幅改善,最新消息是裸片良率已經達到70%,未來仍待臺積電改善良率,下半年大量供貨可期,傳言更指英特爾28核心良率僅35% ,AMD良率是對手兩倍,由於良率決定成本,將使AMD更具價格競爭力。

AMD業務面也有所進展,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已經宣佈雲端服務將採用AMD平臺,並持續擴大應用市場,Google也宣佈串流遊戲服務平臺Stadia中採用的客製化GPU解決方案為AMD。

AMD在日本也對新客戶NTT Data的CAFIS(信用和金融資訊系統)支付平臺提供支援;歐洲則有HostKey雲端服務客戶宣佈合作。

【如果你喜歡EDA365的文章,記得關注和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