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企業業績承壓 紛紛“聯姻”國資紓困

環保企業今年紛紛與國資開啟“聯姻”模式。

截至今年4月30日,包括啟迪桑德(000826.SZ)、碧水源(300070.SZ)、北控水務(00371.HK)等環保龍頭企業均引入了國資背景的企業脫困。其中,川投集團入股碧水源,三峽集團入股北控水務,雄安集團則入股了啟迪桑德間接控股其股東啟迪控股。

“從去年行業變化來看,比較明顯的是現在利潤下滑的企業大多涉及PPP項目,在去年出現資金緊缺問題。”一家水處理企業的高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事實上環保市場本身前景非常好,現在許多大型民營企業為掙脫困境或謀求發展尋求“靠山”。

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曾向媒體記者表示,有意向引入川投集團的直接原因,是當前形勢下民營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和財務危機,間接原因則是環保行業的特殊性使然,為了“改善生存環境,尋求發展條件”,在與國企和央企的競爭中爭取更加主動的地位。

動盪不安的一年

從最近陸續披露的業績報告看,一些環保企業的日子確實並不好過。

4月23日,啟迪桑德披露2018年年報,公司營業總收入109.9億元,同比增長17.5%;但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4億元,同比下降48.5%。

與啟迪桑德相似,東方園林(002310.SZ)、碧水源在2018年的淨利潤也出現了下滑。其中,碧水源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2.4億元,同比下降50.4%。

碧水源方面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解釋為,2018年期間費用率為14.8%,較上年升高6.5%,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其間費用合計達17.1億元,同比上升49.7%。其中銷售費用為2.9億元,同比上升24.8%;管理費用為5億元,同比上升65.1%。

不過,記者瞭解到,環保企業業績受挫,與PPP項目遇冷不無關係。

以東方園林為例,其業務主要是水環境綜合治理及全域旅遊業務,一般是通過PPP模式開展,即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和政府或其代表方共同設立項目公司(SPV),並通過項目公司實現對PPP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等功能。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東方園林共計中標50個PPP項目,中標金額合計715.71億元。雖然使得去年營收創下150億元的歷史新高,並且淨利潤為26億元,但其經營性現金流卻只有29億元,應收賬款也在逐年遞增。隨著政府回款速度緩慢,導致公司“盈利”大部分都體現在應收賬款上。

事實上,在2017年11月,《關於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指導意見》出臺,該政策嚴控供需方質量,叫停了不合規項目。截至2018年8月底,環保類PPP項目共在庫3889個,出庫項目約1873個,出庫率約佔48%。在大幅度整治下,許多中標企業在建或未開工項目一律停止施工,隨後出現多數企業現金流告急。

東方園林遭遇的資金風險並非個例。此前,盛運環保、神霧集團等民營企業均出現了債務違約和資金鍊斷裂的危機。

蘇伊士新創建執行副總裁孫明華也曾公開表示:“過去幾年環保行業處於發展黃金期,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看到這種形勢,部分企業急於擴大市場份額,甚至某些企業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盲目冒進溢價收購、超低價投標等不規範競爭行為既壓縮了產業預期盈利空間,透支了發展潛力,也破壞了行業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模式。”

申萬宏源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環保行業整體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4.57%,低於上年同期的27.56%增速22.99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2018年金融防風險,國家去槓桿信貸收緊,PPP項目收緊,營收增長放緩,同時信貸利率提升下,企業財務費用快速增加,業績增速下滑明顯。

新的市場格局

事實上,近年來環保企業普遍面臨財力不支、擴張乏力等問題。首創證券數據顯示,去年環保板塊總體市值縮水約45%,企業直接融資難度增大。

在資金高壓下,北控水務、啟迪桑德、碧水源等企業紛紛與國資企業聯姻。

眾所周知,在環保行業裡,國企的背景象徵著能帶來大量訂單和大量資金的補充。

文劍平曾向媒體記者表示,有意向引入川投集團的直接原因,是當前形勢下民營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和財務危機,間接原因則是環保行業的特殊性使然,為了“改善生存環境,尋求發展條件”,在與國企和央企的競爭中爭取更加主動的地位。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的治汙攻堅目標越發明顯,如長江生態保護區、京津冀大氣治理等,像三峽集團位於長江生態區,但在生態治理上缺乏相應的專業,然而北控水務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規模,可以形成優勢互補。

就環保行業發展而言,大型環保企業聯手國資,可進一步加快產業集約化發展,將會形成一批大型骨幹企業集團,成為環保市場的主力軍。

此前,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調查分析,企業數量佔比約11%左右的較大規模環保企業,其環保業務營業收入佔比超過80%,營業利潤佔比超過90%。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樊元生曾表示,2017年底以來,我國環保產業運行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包括部分大型環保企業負債正在快速增加等。當前,我國環保產業正處於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節點,環保市場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前景廣闊。

“另外,近年來多數企業在PPP模式下快速擴張,由於資金迴流慢,現在融資也非常困難,導致企業資金鍊問題刻不容緩。”正源金山高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資金是現在環保企業最需要解決的事情;另外,項目回款也不得不重視,很多項目完成後政府一直不付款,現在很多政府資金壓力也很大,這也是當下企業的難題。

清新環境總裁張根華也曾講道:“2018年主動放棄20多億元的PPP投資運營市場,作為一個民企知道自己的分量,在資金、資源等方面,民營企業比不上央企、國企,只能靠自己的技術從市場化的角度去做。而PPP項目回報期長、政策不完善,面對地方政府拖欠的環境服務費,不能只靠中央解決清欠問題,還是要形成長效化機制,加大支付的監督力度。”

新聞爆料、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