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三国演义》的开头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深刻概括了中国三千余年历史的规律,几乎有一半时间处于战争状态。

从统一到分裂,或者从分裂到统一,必然伴随着战争。历史学家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因此也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史,有半部是战争史。

在绵延数千年的战争里,血与火的洗礼下,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名将,用勇气、智慧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今天,我们来重点聊一聊最著名的100大名将。

本文所列的100大名将,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小编根据正史记载评选而出的,不看名气只看战功,侧重于指挥能力。原创版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西周和春秋时期,战争频仍,名将辈出,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很多名将因此被埋没。严格来说,姜子牙不算将军,但同时代的名将不见于史册,故而将他列为代表。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在以往的各种名将版本中,匈奴史上最杰出的单于冒顿习惯性被忽视。实际上,冒顿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统一匈奴的过程中,经常亲上战场。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刘邦和刘秀都曾亲上战场,但刘邦主要是鼓动和协调作用,军事指挥能力一般,战绩更拿不出手。刘秀则不同,亲自指挥的战斗颇见功力,故而上榜。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但很多所谓的名将只能称作猛将,谋略上没有过人之处,如吕布、典韦之流,而赵云的落榜主要是因为他很少独当一面,纯粹的谋士也不在此列。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其它名将版本中,杜预和羊祜也是名将热门,深思熟虑之下,这二人的军事谋略确实很高,却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是作为军师的角色出现。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高欢和宇文泰堪称是一生的敌人,早年间二人同朝为臣,随着局势的变化,彼此成了对方最大的敌人,数十年间大战不断,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隋唐时期,英雄辈出,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等人的知名度也非常高,但在正史记载里,他们大多是执行角色,离一个运筹帷幄的名将还有些距离。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两宋时期,辽国和金国多次南侵,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统帅,但他们的战绩主要是依赖士兵和装备的优势,史书对他们的决策过程也付之阙如,故而没有入选。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元朝曾是我国疆域面积最大的王朝,军事能力自然是史上最强,但在战术上比较类似,也很依赖士兵和装备的优势,故而只列出几位代表人物。

不看名气只看战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100大名将

本来,袁世凯也在表中,但在最后一刻,我将他换成了刘永福。单论军事成就,刘永福肯定不如袁世凯,但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以刘永福压轴,是一个小小的私心。

以上100大名将,由于小编的能力和见识局限,肯定有遗珠之恨,也会有很多的不同意见。如果是你来评选,你觉得哪些人更有资格入选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