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外國人經常吃漢堡喝可樂這種國人眼裡的的垃圾食品,身體素質也不差呢?對此你怎麼看?

Douglas001


在國外,漢堡可樂就像咱們這兒的拉麵、煎餅果子、麻辣燙一樣,屬於非常普通的快餐,主要面向的人群其實也如咱們國內一樣,主要是收入不高、但卻異常忙碌的上班族或是學生黨!

而你說拉麵、煎餅果子、麻辣燙比漢堡可樂好在哪兒?

也沒好到那裡去啊!

可能多點兒蔬菜、少點兒肉,但這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啦:多數快餐食品都缺乏新鮮蔬菜,而肉也很少見高蛋白、低脂肪的魚蝦貝類,而是價格便宜、熱量更高的紅肉或雞肉,有的甚至是沒多少肉的火腿腸之類!

而且,國內小攤小館兒的衛生情況可能還不如國外的快餐連鎖,畢竟,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是短期能解決的,也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啊!

所以,題主說外國人吃垃圾食品體格好,其實“吃快餐”和“體格好”並不是因果關係啊,除了吃,人家提倡運動,鼓勵戶外運動,也倡導健康飲食,人家的總體飲食質量可比咱們高多了呢!到國外的超市轉轉,你就會發現,有適合素食人群的食品,有防止谷蛋白過敏的無麩質食品,有品質信得過的有機食品等等,而且物價不像國內大城市那麼貴!

綜上,我覺題主有以點帶面之嫌,畢竟發達國家除了經濟之外,人們的生活環境、生存空間、人際交往和精神狀態也發展、成熟到了一定階段,對於健康和體質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營養瑋瑋道來


老外經常吃漢堡可樂,這是事實,整體上身體素質也很好,這也是事實,但這只是事物的表現現象,我們要看其本質,以下分析主要以澳洲為例。


一、食材品質不一樣

老外喜歡吃漢堡、三明治,食材上確實跟國內賣的有區別。以澳洲為例,肯德基、麥當勞賣的漢堡,多數為牛肉、牛排,而國內的以炸雞為主,基本上找不到國外肯德基賣的那種牛肉漢堡。澳牛的品質很高,世界聞名,其奧妙在於選取選取的是30月齡以內的鮮肉,紋理細膩,含汁度高,在口感和鮮嫩度上確實世界一流。即便是吃漢堡,中間的牛肉吃起來也是充滿牛肉特有的濃香味道,沒有任何腥羶味。況且牛肉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十分豐富,中醫認為牛肉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治虛損羸瘦,脾弱不運,腰膝痠軟。天天吃這麼好的牛肉,牛奶當水喝,身體能不好嗎?

在澳洲,我快餐吃的最多的就是賽百味,首選牛肉三明治,真是百吃不厭啊。大顆大顆的牛肉,又香又嫩,累得不行的時候,吃一個馬上有力氣了。


一個字,香!

就像中餐到了國外口味就不那麼地道一樣,正宗的漢堡去國外吃。

像我這樣也不是很喜歡喝牛奶的人,都覺得a2確實好喝。

二 、種類豐富多樣

國外漢堡、三明治是主食,天天吃,頓頓吃。但細細看來,其品種豐富,食材新鮮,包含各種蔬菜,其實相對油炸食品,更健康。各種麵包、土司,乳酪,酸黃瓜,洋蔥片,西紅柿片,火腿,培根,雞蛋,生菜,紅甜椒、黃甜椒,草莓,柳橙片,能滿足各種口味的需求,難怪老外天天吃不膩。

喜歡哪一款啊?



三、全民運動文化

老外身體素質好,除了天天吃牛肉,喝牛奶,還有一點最關鍵,就是喜愛運動!尤其是在澳洲,真的是全民運動,全民健身!到處都是穿著緊身衣鍛鍊的身影,隨處可見跑步、騎行、游泳、健身的人,帆船、衝浪、皮划艇也十分普遍。體育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以分享自己參與體育運動的經歷為傲,以談論體育話題能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我還見到不少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雖然皮膚已經鬆弛,但仍然和年輕人一樣跑步。天天運動,天天牛肉,身體能不好嗎?

因此,高蛋白+運動=好身體

但我們中國人,還是要吃大米的,天天牛肉漢堡三明治,身體服不住啊。


莉莉話美食


怎麼說呢,之所以人們認定漢堡薯條不健康,主要可能是搭配比例失調的原因,而且牛肉的烹調方式也不是最優的。

👥漢堡薯條(麵食、油炸)可樂(碳酸)都是平時覺得最容易長胖的食物,雖然對於大部分歐美朋友來說,漢堡吃得比較頻繁,但也有生活環境和身體素質不同的原因,亞洲人偏體格小,所以如果胖起來更加明顯哈哈~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畢竟天天把漢堡當飯吃的還是少數人。對大多數人來說,偶爾吃一回,解下嘴饞,還是可以的~

與其糾結這個問題,還不如想辦法如何讓自己的日常飲食變得更均衡,更健康!吃,開心重要!健康也同樣重要!






狂吃的大貓


這裡面有個認知上的誤區。就是身體素質好的老外經常吃垃圾食品。

根據我在國外生活了11年的經驗,這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鬼佬的肥胖率(主要指盎格魯撒克遜國家,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因為我比較熟悉)是很高的,大街上經常能看到那些大腹便便的人,甚至有些肥的走路都成問題的,而這種肥胖程度,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國家都很少見。

當然,也不排除那些身材火辣的男女。問題就在於,這些身材火辣的人,你在當地的快餐店裡是看不到這幫人的,相反,那些大腹便便體脂率超過40%的會經常出現在那裡。

所以,想要好身材,不管你是白人,黑人還是亞洲人,誰都離不開自律!


超賽神超賽


如果說國外經常吃漢堡喝可樂是因為窮,你相信嗎?

天天吃漢堡喝可樂,不運動的話,身體素質照樣也不會好。而天天吃漢堡喝可樂的,一般都是外國的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還是很注意健康飲食和運動的。

在國外呆過的人都知道,超市裡面胳膊那麼長的一大包薯片,只要1.99美元,一桶1.5升的可樂,搞活動的時候甚至只要1美元。而雞胸肉,一小塊就可以頂上好幾包薯片,如果你兜裡沒錢,你吃哪個?

這麼大一包薯片,吃完了包你長几斤




肥胖問題在國外也同樣嚴重,所以不要覺得肉是國外的好,垃圾食品吃了也不會導致肥胖。只是對於中產階級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來說,人家可以用選擇偶爾吃漢堡,大多時間吃穀物雞胸等健康食品,然後再去健身房鍛鍊兩個小時。

這麼一點雞肉,就可以買到8.3美元


而窮人呢,漢堡薯條可樂不僅可以讓你填飽肚子,還很便宜,窮人自然也去不起健身房,跑步運動也堅持不下來,所以很多人就是這樣子的:

明白了嗎?經常吃這些東西的人,在國外很可能就是低收入人群,是窮人。他們的身體素質也有很多人都不好,所以別以為外國人體質就比我們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婦產科女司機


首先,垃圾食品的定義是什麼?高油脂,高熱量?醃臘?似乎全世界沒有統一定義統一標準吧?

再看老外的漢堡,兩片面包,不能算垃圾吧?總比油條油餅好些;一塊茶杯蓋大小的煎牛肉餅,怎麼看都比一大塊紅燒肉健康些,再加點菜絲,黃瓜片,一點點沙拉醬,摞一塊怎麼就成了國人口中的垃圾食品?

可樂,被詬病的無非是含糖量,正常人每天喝一杯,沒到誘發肥胖,誘發糖尿病的地步吧?那點糖,怕跟糖醋里脊,糖醋魚塊裡的差不了多少!

所以,帶腦識文,很重要。


JornadaBI4SYX



如上圖,說漢堡是垃圾食品的是非常可笑非常愚昧的。可以說“垃圾食品”是某些民族主義情結嚴重的人專門詆譭西方飲食而發明出來的詞。


這個詞說西方飲食不健康,多油炸、高糖分、高熱量如何導致了高血壓、肥胖等多種疾病所以是垃圾食品。

然而你仔細琢磨,其實是西方人日常飲食太好,營養過剩導致的問題,所以這些食品應該是很有營養的,而不是垃圾。


據兩個例子:第一是日本。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日本人吃的新鮮、清淡、蔬菜居多,肉類以魚類為主。所以誇日本人吃的多麼的健康,而且長壽。

但很多人忘記了,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之前,是幾乎不吃肉的,唯一的肉類是魚類,所以甚至走向了捕鯨這種極端。一日三餐主要就是飯糰一類,這種飲食結構下的日本人,生長髮育緩慢,身高極矮,被中國人親切的稱呼為小日本。

然而明治維新後,飲食開始西化,喝牛奶吃牛肉等等,身高迅速增長,如今平均身高和中國差不多。同樣的還有韓國。

第二個例子是印度

印度的高種姓就是雅利安人,印歐人種,和歐洲人是同源的。

然而印度人以素食主義為榮,天天吃米飯和咖喱,所以印度的身體素質堪憂。

首先身高,作為印歐人種,男子平均身高才165比我國男子還低幾釐米。其次作為人口大國,奧運會上的表現實在太差。從摔跤吧爸爸電影裡也知道,練摔跤第一步就是改吃肉才行。


所以歐洲人的身體素質更好,當然有一部分先天的遺傳型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更加利於身體發育的飲食結構和充足的營養。

19世紀的荷蘭人均身高也就1.65米,如今人均身高1.82米,都是營養堆起來的。

同樣的曾經非洲的黑人也是不足一米七的矮個,如今的黑人特別是發達國家裡營養充足的的黑人是什麼水平。

因此總體來說,歐美人的日常飲食對身體發育成長其實還是有不少優勢的。(雖然對我國人民來說很難吃)


茗居楓海


我覺得首先我們需要來了解兩個觀點,因為題主的這個問題裡面涉及的兩個觀點或者說概念本身就是有點誤會的。

首先這個“垃圾食品”的概念並不準確,這是很早之前一個山寨的機構提出來的。不過由於這個說法在當時實在是太新穎了,所以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以至於流傳到現在,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垃圾食品”這麼一說。

其次就是這個身體素質的問題了,咱們可以回想一下奧運會、世界盃之類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我們比較厲害的、擅長的項目是兵乓球、射擊、體操、羽毛球、跳水這些相對傾向於反應速度、技巧、柔韌性的項目。而一些涉及到有相對直接身體對抗的項目,比如籃球、足球之類的,好像成績一直是就不是特別好了,這說明很多其他國家的人身體素質不是“也不差”,而是在某個角度上來說可能還要強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劉翔當年突破性取得的成績是那麼難得、那麼引人注目的一個原因。

解釋完了以上兩點,其實題主的問題基本就已經解決了。漢堡之類的洋快餐並不是垃圾食品,有面包、有肉、有蔬菜的東西怎麼就成了“垃圾”了呢?按照這麼說的話豆漿油條的搭配咋理解?主要就是油炸的麵粉食物和植物蛋白質,當然不管從口味上還是情感上來說,我都覺得我們的傳統食品好吃,至少更合胃口一些。但是題主的問題是食品營養與身體素質之間的問題,我覺得這樣的問題如果參雜個人口味喜好和愛國情感的話,那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而且就跟有些中餐到國外會變了個模樣的情況差不多,漢堡也不全是我們在金拱門之類的看到的稍微有點“簡陋”的樣子,就跟我們吃個麵條有韭葉寬、刀削麵,以及其他臊子之類的可以選擇搭配一樣,國外的很多漢堡番茄、醃黃瓜、洋蔥等等其他蔬菜也可以加啊,就跟正常搭配餐食一樣。而且我覺得漢堡這個東西跟肉夾饃也挺像啊,除了好像沒有肉夾饃好吃這一點之外,幾乎都是以麵餅(麵包)和肉作為主角,然有可能有點蔬菜什麼的。

至於可樂這個飲料嘛,確實含糖量不低,不建議多喝。不過最初的可樂誕生是一個陰差陽錯,它本來是一個叫做約翰·彭博頓(他的叔叔也叫這個名字)的醫生髮明的止咳藥水,所以雖然可樂含糖很多,但是它也算不上是垃圾食品。開頭我們也說了,“垃圾食品”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山寨機構為了吸引眼球提出來的,如果當時網絡這麼發達的話,估計早就給“踢爆”了。

綜上所述,漢堡可樂並不是什麼垃圾食品,而很多外國人本身的身體素質也不比我們差,所以題主的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說是誤解之下產生的。不過漢堡可樂之類比較高糖高熱量的食物還是不建議多吃,而且我們這個國家美食有的是,其實也沒必要對吧。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就目前在英國住下來的三個月發現。他們大部分人都愛運動。當然,他們的自然環境好,城市裡綠地很多。也有很多免費的橄欖球場足球場甚至高爾夫球場。無論早上七點還是中午一點或者晚上十一點,都能看到跑步的人。孩子三年級,在學校裡,每天一節體育課,必須穿短褲短袖,一上課先跑個一英里再開始上課內容。今年是學曲棍球,常常還會有校際比賽,每個孩子都能上場打,無論你打得好不好。明年事足球,後年是橄欖球。就這樣每年學一個種類的球類。一節遊玩課,其實遊玩課就是國內小學的體育課內容。做遊戲和體操。每週兩節游泳課,室內恆溫泳池,我兒子在國內不會游泳,三節課後居然就學會了。也有很多比賽。此外還有馬術課和射箭課,不過馬術射箭需要額外付費。所以說,如此大的運動量,不吃高熱量的食物是難以維持的。國內教育即使提高了體育課分值。但是一週能上個一兩節就不錯了。也不可能會有那麼大的運動量。所以中國人都不大愛運動。自然會吃得清淡些


kk40601953


漢堡這種洋快餐一直以來在國人嚴重就是垃圾食品的存在,可是對於外國人來說,漢堡是他們早餐、午餐、晚餐。想知道為什麼對於他們的體質沒有影響,我們先看看以下幾點:

1、早先,曾有一名叫Greek的老外就在Youtube上討論了這個問題。有一種說法:每次去Costco你都能發現,中國人逛零食的人多,而老外買保健品多。。。(不要以為老外天生就是體質好,其實他們更懂得日常保養)

2、你以為外國人一天到晚都是粗獷的炸雞、漢堡、三明治?其實老外的早餐、午餐、晚餐都吃的很豐盛的!早餐:Cereal麥片加牛奶,薄煎餅,各種煎的、煮的雞蛋,想要點花樣就來個Omelette煎蛋卷,配上果汁和咖啡,還有高卡的各式Sausage香腸、Bacon鹹肉。晚餐:意大利麵、沙拉、牛排、煎雞胸肉或者三文魚、炸雞配土豆泥…五花八門,就怕你想不到。

3、可樂是美國人發明的,這玩意兒一開始綠色的,是用來治頭疼的西藥。後來發現加了糖以後很好喝,就被拿來當飲料賣了,再後來就風靡美國乃至全世界了。對美國人來說,漢堡配可樂就跟欠債要還錢,豆漿配油條一樣天經地義。即便膚色不同、身高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外國人和中國人在基本健康問題上都是一樣的,並不存在「外國人體質比中國人好」的情況。


所以,吃不吃漢堡和身體素質一點關係都沒有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