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以創新思維持續優化“中西並舉”大健康產業佈局

4月26日,珍寶島發佈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受行業政策及市場環境影響,珍寶島2018年度的業績同比上年略有下滑,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81億元、淨利潤4.62億元。2019年一季度,珍寶島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呈現增長態勢,其中營業收入7.89億元,同比增長29.38%,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7.49%。珍寶島注重投資者回饋,自上市以來一直持續穩定實施年度現金分紅,2018年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64元(含稅)。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佈,預示著大健康產業將成為下一個市場潛能爆發的風口。循著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並重、中西醫並舉的發展思路,珍寶島持續完善大健康產業佈局,業務範疇已全面涵蓋科技研發、製藥工業、醫藥商業、中藥材產業等領域。不管是用互聯網思維重塑中藥材產業格局,還是以國際化視野積極研發原創新藥,珍寶島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佈局、發力,均體現出其對行業發展邏輯的深入探索和創新思考。

珍寶島:以創新思維持續優化“中西並舉”大健康產業佈局

為傳統流通體系嫁接互聯網思維,領航中藥材產業創新發展

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和傳統文化的瑰寶,歷經數千年沉澱。中藥的精髓在於道地藥材,療效的保證來自於上游藥材的挑選及溯源,講究“原汁、原味、原產地”。深耕中藥產業多年的珍寶島,早已開始探索中藥材質量標準化之路。通過持續的戰略佈局和積累,珍寶島在藥材產區成立子公司、辦事處,形成了對上游道地中藥材供應核心資源的掌握。為了更有效地整合行業資源、引領中藥材產業升級,珍寶島亦在努力探索“互聯網+中藥材”的創新交易模式。

2017年8月,珍寶島宣佈擬投資21.88億元在藥都亳州建設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依託“互聯網+中藥材+金融質檢+倉儲物流+產業配套”的商業模式,重點打造“平臺+實體”智慧藥市,構建我國中藥材行業的千億級航母。截至2018年末,該項目的累計總投入已超過10億元。亳州交易中心項目為珍寶島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新突破,珍寶島藉此搭建起線上線下多力齊發、協同作戰的新型流通體系,形成了對中藥材上游供應、中游流通、下游需求的快速反應。其中,作為交易中心主要構成部分的大宗交易平臺,已上線交易白芍、黨參、三七等25個大宗品種。隨著該項目的推進和效能釋放,我國的中藥材產業將大步邁向網絡化、信息化和品牌化的發展之路,而珍寶島作為中藥材產業升級換代的領航者,也將拔得頭籌。

五位一體、雙輪驅動、國際化視野,全面加速推動原創新藥研發

對於醫藥領域而言,2018年是破與立的一年,一系列新政強勢推行,引導行業格局重塑。從“製藥大國”向“製藥強國”的轉變,離不開醫藥工業的高質創新。珍寶島近年來持續發力新藥研發,正在加速成長為一家中藥、化學藥、生物藥協同發展的創新型製藥企業。2018年,珍寶島“自主研發、二次開發、共建研發、投資研發、合作引進”五位一體的研發戰略向縱深發展,結合國內外優質研發資源,採用“引進合作+自主研發”雙輪驅動的研發模式,以開發療效確切和技術領先的產品為導向,全面升級產品結構和管線,形成品種梯隊,重點發展高端化學仿製藥、創新藥,佈局生物藥。

作為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大型醫藥企業,珍寶島正在打造以北京研發中心為核心,涵蓋上海、哈爾濱、亳州等研發基地的組織體系。截至2018年末,珍寶島在研化學原料藥17個,化學制劑產品31個,其中一類新藥3個。珍寶島研發的一類新藥AKT激酶抑制劑和pan-FGFR抑制劑,均為抗腫瘤靶點藥物,均已獲得國家藥監局下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此外,珍寶島已佈局近百個高品質仿製藥項目,在研和儲備的項目已超過30餘項,聚焦心腦血管、呼吸系統、骨科、腫瘤、消化系統、糖尿病、兒科和精神神經等疾病領域。上述項目將形成梯次儲備,為珍寶島的創新發展持續注入動能。

珍寶島表示,創新藥物研發週期長、環節多、風險高,但是要做百姓用得起的好藥,就必須堅持創新研發,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本低、適合中國患者需求的藥品,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