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奧匈帝國解體,茜茜公主的兒女們後來怎麼樣了?

Osternberg


茜茜公主,咱們瞭解這個姑娘基本通過電影或者動畫片,她與丈夫約瑟夫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她出生巴伐利亞貴族,長大後嫁給了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成為奧地利皇后,奧地利和匈牙利聯合成為奧匈帝國後,茜茜公主又成為匈牙利王后,她共為丈夫約瑟夫生了3個女兒1個兒子。

1898年,茜茜公主在瑞士度假時遇刺身亡,兇手跟她無仇,只想殺個大人物,圖為年輕的茜茜公主。

回答這個問題先弄清時間表,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是在1918年,茜茜公主是1898年去世的,她丈夫約瑟夫一世是奧匈帝國解體前2年死的,也就是1916年。大女兒蘇菲,生於1855年,出生後就被婆婆抱走撫養,沒2年就夭折了,唯一的兒子魯道夫30歲時因感情問題自殺了,所以在奧匈帝國覆滅時,茜茜公主和丈夫,一兒一女均去世了,只有兩個出嫁的女兒在世。

圖為吉塞拉與利奧波德家庭照。

二女兒吉塞拉,生於1856年,1873年嫁給了巴伐利亞親王利奧波德,此人為德意志陸軍元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德軍東線總司令,一戰後退役,1930年去世,吉塞拉嫁給他後生了2子2女,1932年去世,她是茜茜公主兒女裡活得最久的一位。

圖為魯道夫與斯蒂芬妮的訂婚照。

兒子魯道夫,生於1858年,因為是獨子,一出生就被指定為皇位繼承人,1881年家族聯姻娶了比利時的斯蒂芬妮公主,但他不喜歡,特別是斯蒂芬妮生了個女兒後再未生育,魯道夫在離婚未果的情況下,開始在外面廝混,與多名女子有染,約瑟夫強力阻止後,父子倆反目成仇,1889年魯道夫與情夫瑪麗雙雙自殺。

圖為小女兒瑪麗與丈夫弗蘭茨大公照片。

小女兒瑪麗,生於1868年,唯一被茜茜公主帶大的孩子,1890年嫁給了奧地利弗蘭茨大公,生有4男6女,她致力於慈禧事業,特別在一戰時帶領紅十字會做出了很多貢獻,1924年去世,今天匈牙利橫跨多瑙河有座瑪利·瓦萊麗大橋,就是為紀念她,以她名字命名的。


圖文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茜茜公主和他的丈夫一共生育了4個孩子。

長女索菲女大公在2歲的時候,因為斑疹傷寒不行夭折。

長女的死,對茜茜公主有著重大的打擊。

她一蹶不振,陷入了今天所說的重度抑鬱。

次女吉塞拉,倒是身體很好,一直活到1932年,享年76歲。她的丈夫是表兄----巴伐利亞的利奧波德王子。

然而吉塞拉和母親茜茜公主的關係,非常一般。

她出生時,就被茜茜公主的婆婆皇太后帶走。皇太后認為茜茜公主是個愚蠢的少女,沒有能力撫養孩子,還不允許茜茜常常與孩子見面,每次短暫的見面之前都必須得到允許。可作為父親的弗蘭茲皇帝並不認為有所不妥,甚至還勸說妻子不要和母親因養育孩子的問題經常發生爭執。

因此,吉塞拉的童年和母親接觸很少,母女關係淡漠。

長子魯道夫則是全家的悲劇。

魯道夫王子是一個有著黃金色眼瞳的美男子。

作為輝煌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繼承人,又是奧匈帝國唯一的皇子,魯道夫從小就受到很大壓力。

他和姐姐吉塞拉一樣,生下來就被奶奶皇太后抱走。魯道夫同母親茜茜公主很少接觸,他的童年中沒有母親的存在。

更倒黴的是,魯道夫和父親弗蘭茲有很多衝突。

相比專制、嚴肅、謹慎的父親,魯道夫更多遺傳了母親的性格。他是個善良的小夥子,喜歡各種戶外運動,喜歡自由,甚至產生了自由化的思想,支持奧匈帝國中的其他民族享有高度自治甚至獨立。

弗蘭茲對魯道夫的性格極為不滿,畢竟他是皇位的唯一繼承人,父子經常嚴重對立。

魯道夫表示無心繼承王位,這大大激怒了父親弗蘭茲。

魯道夫成年後,始終在父親的控制下。他是個自由的人,卻被迫娶了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女兒。這完全是政治婚姻,夫妻兩人毫無感情可言。

魯道夫甚至拒絕和妻子同床。

在父親弗蘭茨的多次大罵下,魯道夫被迫和比利時公主生活了1年,還生了一個女兒,但隨後就分局。魯道夫認為性格死板固執的比利時公主,和他完全是兩種人,根本無法生活。

魯道夫要求離婚,被父親臭罵。他開始酗酒和玩女人,越來越頹廢。

30歲的時候,魯道夫再次要求離婚被父親痛斥後,同年17歲的情人瑪麗·維色拉女男爵一同自殺殉情。

魯道夫的死亡,對於母親茜茜公主是巨大的打擊。茜茜公主在此後的日子中,都身著黑色或珍珠灰的衣裙,並且花越來越多的時間遠離維也納宮廷 。遊蕩中的1898年 ,茜茜在瑞士的日內瓦遭到了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路易吉·盧凱尼的暗殺。


瑪麗·瓦萊麗是茜茜公主第4個孩子,小女兒。


瑪麗·瓦萊麗是和茜茜公主接觸最多的孩子。

因為夫妻感情瀕於破裂,弗蘭茨被迫讓步,允許茜茜公主自己撫養了一段時間的小女兒。

瑪麗·瓦萊麗比哥哥魯道夫小10歲,比二姐小12歲。

她是個平庸的女人,22歲時1890年7月31日與奧地利的弗蘭茨·薩爾瓦託大公結婚,58歲去世。

雖然事業和聲望都無法和母親相比,她的家庭倒是很幸福,一生生育了四子六女。

總體來說,茜茜公主的家庭生活是不幸的。這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被可怕宮廷束縛的故事。


薩沙


童話般的愛情,摻雜了一半噩夢的婚姻。並沒有什麼後來,雖然歷史上茜茜公主為其丈夫弗蘭茨生育了四個兒女,但是造化弄人,茜茜的四個兒女有兩個都在夫妻倆之前死去,1918年奧匈帝國滅亡的時候,只剩下兩個嫁人的女兒。

早在1898年茜茜公主就被刺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1916年,當時已經86歲的弗蘭茨駕崩,因為沒有合適的嫡系後代所以只能傳位給侄孫,也就是後來的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


茜茜公主本名伊麗莎白·雅美里·歐根妮,是巴伐利亞王國的旁支公主,其父親馬克斯是巴伐利亞的公爵,母親路德維卡是當時巴伐利亞國王的妹妹。丈夫弗蘭茨·約瑟夫,是19世紀歐洲最傑出的君主之一,弗蘭茨的母親索菲正是茜茜公主的母親路德維卡的同胞親姐姐,也是巴伐利亞公主。

茜茜公主的美麗,在19世紀的歐洲貴族之間就是個傳奇,而他的丈夫弗蘭茨,血統高貴年輕英俊,統治著當時歐洲第二大帝國。然而,兩人童話一樣的愛情卻並沒有得到美滿的結局。


兩個人第一個孩子索菲公主,兩歲的時候就不幸夭折;唯一的兒子魯道夫,因為是唯一的皇室男性繼承人所以備受寵愛,後迎娶了比利時公主斯蒂芬妮,然而最終魯道夫卻拈花惹草,1889年與情婦一起自盡殉情,不僅成為皇室醜聞,更加讓弗蘭茨夫妻備受打擊。

不過好在兩人的兩個女兒命運還算好,二女兒吉塞拉公主,後來嫁給了她的表哥,也就是巴伐利亞王子利奧波德,兩人婚姻美滿,生育了四個兒女。1932年,76歲的吉塞拉公主去世。


茜茜公主的小女兒瑪麗·瓦萊裡公主,雖然只活了56歲,但命運也沒那麼悲催。她嫁的也並非名門望族,只不過是當時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也就是托斯卡納公國。瑪麗公主嫁給了托斯卡納的旁支貴族薩爾瓦多大公。

雖然嫁得沒有姐姐高貴,但是瑪麗公主生育了十個孩子,四個兒子六個女兒,也算美滿結局。1924年,奧匈帝國滅亡後第六年,瑪麗公主離世。

所有童話故事中,都只說王子與公主最後在一起,卻不忍心寫下去。弗蘭茨與茜茜公主的人生,的確充滿傳奇,充滿戲劇性。奧匈帝國嫡脈斷絕,弗蘭茨駕崩後僅僅兩年,奧匈帝國瓦解。而茜茜公主的後代,最終也籍籍無名,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澹奕


一戰奧匈帝國解體,茜茜公主的兒女們後來怎麼樣了?關於這個問題,其實首先要說的是一部好電影的影響力確實是無窮的,比如幾十年前那部風靡中國的《茜茜公主》。它不但讓茜茜公主這個人在中國一度家喻戶曉,還讓“茜茜公主”這個名字和這位曾經的奧地利皇后永遠的綁定在了一起。那麼茜茜公主以及她的幾位子女在電影美好的童話過後,命運又如何呢?


伊麗莎白皇后和她的兒女們

其實關於茜茜公主,對她更正式的稱呼應該是奧地利皇后伊麗莎白。而茜茜公主只是她出嫁之前,在自己家族內閨蜜們之間稱呼的“小名”。應該說幾十年前由羅密·施奈德主演的《茜茜公主》雖然是文學創作,但也大致展示了奧地利伊麗莎白皇后前半生的生活經歷。

真實的茜茜公主

確實本來她的姐姐露多維卡(內內)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的第一配偶人選,但最後弗蘭茨一世與茜茜一見鍾情,最終她嫁入了奧地利皇室。而且也正如電影裡所說,她在嫁入皇室之後和自己的阿姨兼婆婆蘇菲一直關係不好,因此雖然她生活在鼎盛時期的奧地利帝國皇宮內,過著極其富足的生活,但外界普遍認為她的宮廷生活並不開心。

而茜茜本人一生的悲劇正是和她的幾個子女有關。茜茜從小就非常喜歡騎馬、讀書和藝術,而這些愛好在規矩非常嚴格的奧地利皇室裡不太招其它人的待見,特別是她的婆婆,當時事實上在垂簾聽政的蘇菲,所以兩人的關係始終不太好。而在茜茜生下了自己第一個女兒之後,蘇菲立即將孩子帶走,不讓茜茜給她哺乳,也不讓她自己撫養孩子,而且不跟茜茜商量就給這個女孩也取名蘇菲,以顯示孩子跟自己的親近。茜茜的第二個孩子吉賽拉公主出生之後,蘇菲太后也仍然如此。而且她還給茜茜起了個“小蠢媽”的外號。

茜茜大女兒蘇菲的畫像

而茜茜當然不甘於接受這種安排。公元1857年,茜茜不顧醫生反對,獨自帶著兩個女兒到匈牙利度假。不幸的是在假期中,她的兩個女兒患上了腹瀉,結果大女兒蘇菲竟然最終因此而失去了生命。這一厄運不但使茜茜患上了抑鬱症,而且還使她與弗蘭茨一世的關係出現了很大裂痕。

而連著生了兩個女孩也使茜茜在奧地利宮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因為當時只有男性才能繼承王位,此外她的政見也不討蘇菲歡迎。公元1858年8月21日,茜茜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魯道夫,讓奧地利皇室有了繼承人,這使她的政治影響力上升,特別是對當時處於奧地利統治之下的匈牙利相關事務發言權大增。但蘇菲仍然不讓她自己撫養兒子。另外她的健康狀況不斷出現問題,先是患上了貧血,然後又出現了類似肺結核的症狀,而且當時外界又傳言弗蘭茨一世和一名叫弗勞·羅爾的女演員有染,所以甚至有人說她的各種症狀是被弗蘭茨一世傳染患上了性病。

茜茜和弗蘭茨一世

後來茜茜甚至離開了維也納,和弗蘭茨一世長期分居。不過在公元1867年前後,因為匈牙利與奧地利的矛盾,她以矛盾調解人的身份重新贏得了比較高的政治地位,對奧地利改組成奧匈帝國起到了重要作用,並和弗蘭茨一世重歸於好,還又生下了一個女兒瑪麗,而且自己獲得了這個女兒的撫養權。但茜茜仍然很難接近之前的兩個兒女,不久之後她又重新離開了維也納,開始在歐洲不同地區旅行。

梅耶林慘案與茜茜被刺

公元1889年1月30日,茜茜生命中最悲慘的一刻到來了。在這一天清晨,她唯一的兒子,也就是奧匈帝國太子魯道夫和戀人瑪利亞·韋切拉在維也納的梅耶林獵宮自殺身亡。

而魯道夫自殺的原因則是不滿父母對自己婚姻的安排。公元1881年,魯道夫在父母作主下娶了比利時公主斯蒂芬妮,但他從一開始就對這樁婚事不滿,後來還與這名匈牙利貴族女孩韋切拉建立了戀情。為了擺脫父母安排的婚姻,他最後給羅馬教皇寫信,表示自己希望離婚。但羅馬教皇卻把他的信件轉給了弗蘭茨一世,結果弗蘭茨一世以取消魯道夫的皇位繼承權相要挾,勒令他立即與韋切拉斷絕關係。魯道夫無奈答應了父親的要求,但表示希望最後見一次韋切拉,結果三天之後兩人自殺殉情。

自殺殉情的魯道夫和韋切拉

而此事過後茜茜與弗蘭茨一世和奧匈皇室的關係更趨冷淡,她將兒子的死歸罪於奧匈皇室,隨後幾年幾乎完全在外旅行,和弗蘭茨一世也很少見面了。但她自己最後還是因為奧匈皇室成員這個身份失去了生命。公元1898年9月10日,她在瑞士日內瓦被意大利青年盧切尼刺殺身亡,享年60歲。盧切尼本來的目標並不是刺殺她,而是想暗殺一位法國的貴族,但因為其改變行程,所以把目標換成了茜茜,因為他是無政府主義者,只是想刺殺一名歐洲王室的成員……

兩個女兒的命運

茜茜死後留下了兩個女兒,瑪麗和吉賽拉。相對來說,吉賽拉的後來的命運比較平穩,她嫁給了德國巴伐利亞王子利奧波德,後來就在德國生活。一戰之後她丈夫平穩渡過了德意志帝國的崩潰,始終從事一些慈善活動,在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一直享有比較高的聲譽。1932年她平靜地離世,享年76歲。

茜茜的次女吉賽拉


而茜茜最小的女兒瑪麗的命運則和她本人有些相似了。瑪麗嫁給了奧地利大公弗蘭茨·薩爾瓦多,前期仍然過著比較優越的貴族生活。在一戰結束時,奧匈帝國崩潰,瑪麗代表奧匈皇室簽署了終結哈布斯堡王朝並放棄繼承王位的協議,正式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滅亡。而在此前後,她與自己丈夫的關係也出現了很大問題,她的丈夫發生了一系列婚外情,甚至與別人有了孩子,她生命最後幾年完全在抑鬱中度過。1924年,她死於淋巴瘤,享年56歲。

茜茜的小女兒瑪麗


嚴格地說,儘管茜茜公主在許多人眼裡可以算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童話形象,但在真正的現實裡,她和自己幾個兒女的命運卻都不太好。也許他們的這種命運,也可以說是童話之外許多歐洲王子與公主們真實命運的寫照吧。


桃花石雜談


1914年,薩拉熱窩,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刺殺,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奧匈帝國的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正是茜茜公主的丈夫,但是作為奧匈帝國皇儲的斐迪南大公卻非他們的子嗣,而是約瑟夫一世弟弟的長子。

茜茜公主和約瑟夫皇帝一共有三女一男,按理說應該是1858年出生的兒子魯道夫擔任奧匈帝國的皇儲,但是很可惜的是魯道夫由於政治開明化的取向不受重用,同時又飽受梅毒的痛苦,於1889年自殺。

茜茜公主於16歲的年紀,即1854年與約瑟夫成婚,1855年和1856年誕下兩個公主:Sophie Friederike(兩歲時早夭)和Gisela,之後又在1858年生下兒子魯道夫。但是比較慘的是,由於皇太后也就是茜茜公主的姨媽以茜茜公主年紀太輕無法勝任撫養兒女的工作強制性將Gisela和皇子魯道夫與母親分開,由其委託僕人養育。而不巧的是,皇子的第一任養育者是個偽善的虐待狂,這個僕人一直養護其到7歲直到被開除。這種早期的心理內傷給後來的魯道夫造成了重要的性格和精神缺陷,因此也有說法認為其是因精神病自殺。Gisela和魯道夫關係很好,並且性格和父親相近,其嫁給了拜仁州的王子,育有兩兒兩女。

去過奧地利Bad Ischl行宮參觀過的,應該都會驚訝於掛在牆上的無數鹿角,這些都是不愛讀書的打獵狂人約瑟夫一世留下的。而且,這個行宮還有一個細節,即行宮的一部分遊客是不能參觀的,這部分正是由約瑟夫一世的後代在居住。更確切說,這裡居住的是茜茜公主最小的女兒Marie Valerie的後代(作為消亡帝國的皇室後代,他們已經很幸福和幸運了,如果想想同是歐洲皇室的沙皇后代們在俄國爆發革命後的待遇。這麼想想,當年北洋軍閥將領們給清帝退位的條件表明北洋軍閥的素養還是相當可以的)。Marie的出身是有著特殊的背景的:1867年在茜茜公主的努力下、匈牙利和奧地利組成了二元君主制國家並獲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間;在次年Marie出生在布達佩斯,並且母語是匈牙利語,因此有人認為她是維護奧匈統一的成果。Marie在奧匈帝國解體後依據1916年約瑟夫一世的遺囑繼承了Bad Ischl行宮的部分居住空間,同時也放棄了其他所有的財產繼承。Marie是最高產的,一共有5兒5女。


陳皮果子


1955年當時的聯邦德國和奧地利合拍了電影《茜茜公主》,這部影片於1988年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引進我國。影片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巴伐利亞公爵家有兩個女兒,二女兒茜茜常跟著父親一起去打獵,是一個天性活潑的“假小子”,這樣的行為是不符合當時歐洲上流貴族社會的禮儀規範的,相比之下茜茜的姐姐則是一個按嚴格的貴族階級的禮教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茜茜的母親常為小女兒的終生大事擔憂,因為在當時的等級制度下茜茜註定是要嫁給貴族人家的子弟,問題是哪家公子能看上這樣一位“假小子”呢?茜茜母親的姐姐蘇菲此時已是奧地利的皇太后了,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奧地利皇帝弗朗茨和茜茜的姐姐海倫訂婚,於是邀請茜茜一家前來奧地利都皇宮做客。本來雙方家長都已內定好了弗朗茨和海倫的婚事,出乎意料的是弗朗茨卻在宴會上對性格率真的茜茜一見鍾情。故事的結尾是在弗朗茨和茜茜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家長終於認可了這樁婚事,海倫也平靜地接受了這一事實並真誠地祝福這樁婚事。電影以皆大歡喜的結局呈現在人們面前,那麼真實的歷史上那位茜茜公主也有著一樣的生平經歷嗎?等您聽我說完也許會感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歷史上真實的茜茜公主原名伊麗莎白·亞莉·歐根妮,1837年12月24日出生在當時的巴伐利亞王國的慕尼黑。真實的茜茜公主和電影中還是有一點共同點的——那就是她的確有一位在當時的貴族圈子裡被視為異類的父親:她的父親是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他離開了城裡各種沒玩沒了的上流社會的酒會應酬,帶著老婆孩子跑到鄉下遠離世事,還親自給孩子們表演馬戲。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茜茜從小就沒受到當時的貴族社會那套繁文縟節的束縛,她甚至和男孩子們一起學會了騎馬。1853年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母親索菲希望自己的兒子秉承當時歐洲貴族社會的傳統迎娶一位門當戶對的貴族人家的千金小姐,茜茜的母親盧德維卡正是索菲的妹妹,本來索菲對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這個她眼中的另類人物是很有成見的,但她本著親上加親的理念不願讓一個不明來歷不知底細的陌生人成為自己的兒媳,於是最終還是決定和茜茜家聯姻。儘管如此她所認定的兒媳卻是相對文靜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的長女海倫,雖然在此之前弗蘭茨·約瑟夫和海倫素未謀面,但索菲一直以來以其獨斷專行的作風而被稱為“霍夫堡宮內唯一的男人”,她已將皇帝對自己的服從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這次她失算了——弗蘭茨·約瑟夫第一次違抗了母親的要求,他並沒選擇海倫而是向茜茜求婚。如果故事到此結束真可謂是皆大歡喜,遺憾的是後續劇情並未這樣走下去。

嫁入奧地利皇宮後的茜茜才赫然發現原來奧地利皇室的生活和昔日安靜的田園生活是多麼不同,她感覺自己快要在各種繁文縟節和交際應酬中窒息了,僅僅幾個興起後她的健康就出現問題。10個月後她和弗蘭茨·約瑟夫的大女兒出生了,然而身為婆婆的索菲認為自己眼中這個另類的兒媳連照顧自己都做不到,更不用說照顧孩子了,於是強行將孩子帶走,然後在未徵求茜茜意見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名字給自己這個大孫女命名為索菲,此後茜茜再沒被允許接近並照顧自己的女兒。一年後茜茜二女兒吉塞拉出生,索菲再次將孩子從茜茜身邊帶走。由於連續兩胎都沒能為帝國誕下男性繼承人,事實上茜茜在宮中的處境變得日益尷尬起來,直到有一天她在桌上發現了一本小冊子,只見上面寫的是:王后的職責自然是誕下王位繼承人。如果王后幸運地為國王帶來了王儲,那麼她的野心就該終結——她絕不應該干預帝國政府的事務,關心這些事不是女性的任務……如果王后沒生下兒子,那麼她在這個國家內只不過是一個外國人,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外國人。因為她永遠不希望在這裡被親切地看待並且一定盼望回到自己的祖國,因此她總是設法通過非正常手段贏得國王。她將通過勾心鬥角和挑撥離間爭取地位和權力,危害國王、國家和帝國。

這本小冊子自然出自茜茜的婆婆索菲之手。冊子中所提到的干預政治其實並非完全是捕風捉影空穴來風:當時的奧地利通過政治聯姻的手段建立起了一個囊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在內的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120萬的龐大帝國。在這遼闊的疆域內除了奧地利的主體民族日耳曼人之外,還生活著大量匈牙利人、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當茜茜和丈夫一起前往意大利時曾說服自己的丈夫對政治犯心懷憐憫。1857年茜茜同丈夫和她的兩個女兒首次訪問了匈牙利,在這裡她脫離了維也納宮中令人窒息的生活,她給匈牙利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她開始學匈牙利語。這一切在茜茜自己看來似乎和政治並不關係,可在她那位強勢的婆婆看來這就是試圖在帝國內部提高匈牙利人的權益的信號。匈牙利的旅行不僅加深了茜茜和婆婆的矛盾,更糟的是在這次旅行中她的大女兒死了,此後她的精神狀態一度出現問題,以致於將怨氣發洩在倖存的二女兒身上,此後她們母女的關係一直持續緊張了下去。

1858年8月21日茜茜終於為帝國誕下了繼承人——魯道夫。隨著繼承人的誕生她在宮裡的境遇有所改善,同時她扮演起了皇室和匈牙利人之間的調解人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她對政治的興趣表現得日益濃厚,在當時奧地利國內的民族衝突中她總是站在匈牙利一邊,這就引起了以她婆婆為首的維也納宮廷中一大批人鄙視匈牙利人的權貴們的不滿。同時在兒子的養育和教育問題上身為婆婆的索菲再次發難,這次茜茜選擇了反抗,在和以婆婆為首的維也納宮廷權貴的抗爭中心力交瘁的茜茜身體狀況開始惡化。魯道夫4歲時弗蘭茨·約瑟夫表示希望能和茜茜再生一個兒子,然而此時茜茜的私人醫生菲舍爾明確指出:皇后的健康狀況不容許再次懷孕。其實弗蘭茨·約瑟夫之所以這麼迫切希望再生一個兒子並不是將茜茜當成生育工具,而是因為他不僅是茜茜的丈夫,身為奧地利皇帝的他必須為皇室家族的政治穩定考慮——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孩子夭折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只有一根獨苗實在不保險。儘管在魯道夫出生後的1868年4月22日弗蘭茨·約瑟夫和茜茜再次生育了一個孩子,不過這又是一個女兒。再後來茜茜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以致於不僅再次生育的希望落空了,她甚至已無法再和丈夫保持正常的夫妻生活。皇宮裡從來就是是非之地,不久宮中就傳出一向被視為專情好男人的皇帝和異性存在曖昧關係,無論事情是否屬實對此時的茜茜而言都是沉重的打擊。1889年她的獨子魯道夫在梅耶林狩獵小屋內自殺,原因據說是因為遭遇父皇弗蘭茨·約瑟夫的干涉而與情婦殉情,不過這等宮闈秘事的真相也許我們永遠無從得知。1898年60歲的茜茜匿名前往瑞士的日內瓦旅行,但在其下榻的酒店工作人員中卻有人洩露了奧地利皇后是該酒店的客人的消息,1898年9月10日下午1時35分茜茜在日內瓦被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路易吉·盧切尼刺殺身亡。

當茜茜於1898年9月10日下午1時35分遇刺身亡之時她的大女兒索菲和兒子魯道夫均已走在了她前面。她的丈夫弗蘭茨·約瑟夫一直活到了1916年11月21日,在皇儲魯道夫死後弗蘭茨·約瑟夫只好改立自己的侄子斐迪南大公為皇儲。1914年6月28日是一個溫和晴朗的星期天,同時也是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蘇菲結婚14週年紀念日。這天他們來到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薩拉熱窩進行一次特殊的旅行,然而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只知道這天是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卻興許是忘了這天還是塞爾維亞人神聖的“聖維多日”。1389年的這一天塞爾維亞騎士米洛什·奧比利奇以假降之計刺殺了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拉德一世,穆拉德一世之子巴耶塞特一世立即在戰場上宣佈繼位並率軍擊敗塞爾維亞人的反抗,此後塞爾維亞經歷了四個多世紀的被土耳其人統治的歷史。斐迪南大公的這一舉動極大傷害了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感情,使他自己成為了塞爾維亞人眼中的眾矢之的。1914年6月28日上午10點左右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加夫裡洛·普林西普刺殺。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後奧匈帝國發表了一個官方聲明“這不過是有一次悲慘事件而已,類似事件在皇帝的一生中是經常發生的”——事實對經歷過兒子自殺和妻子遇刺的弗蘭茨·約瑟夫也的確如此。弗蘭茨·約瑟夫甚至可能根本沒為斐迪南大公夫婦的遇刺悲傷,因為還沒等他來得及悲傷之時他和他的帝國就已被捲入了激流漩渦之中: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一個月後的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直鼓吹泛斯拉夫主義的沙皇俄國立即站在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塞爾維亞一邊對奧匈帝國宣戰,威廉二世統治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則作為奧匈帝國的盟友對俄宣戰,同沙俄訂有協約的法國也隨即對德宣戰,此後比利時、英國、希臘、黑山等國相繼捲入戰爭,戰火甚至從歐洲蔓延開來:美國、日本、中國、泰國等都被捲入了這場戰爭,後來人們管這場戰爭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爆發之初奧匈帝國自信滿滿地以為能在短時間內搞定塞爾維亞,畢竟德奧同盟看起來是如此強大——德國是當時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國,而奧匈帝國則是全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在戰爭爆發之初預計:只需要十天就能將進攻塞爾維亞的軍隊調往東線防備俄軍。康拉德的這一估計不能說是毫無道理的——奧匈帝國在未進行戰爭動員的和平狀態下就擁有49個步兵師和11個騎兵師組成的正規軍,總兵力達到56萬人;而塞爾維亞即使在全國總動員之後也只能組織起30萬軍隊。然而真當戰爭打響之後人們才發現奧軍的真實戰鬥力是何其糟糕:在經過3個月的苦戰之後奧匈帝國才攻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但僅僅一天之後塞軍就發動反攻並在隨後的科盧巴拉戰役中以25萬兵力擊潰45萬奧軍,此戰奧匈軍隊的傷亡數目甚至快趕上塞軍所出動的兵力總數了。一個小小的塞爾維亞就令奧匈帝國損兵折將,而在與沙俄的東線戰場上奧匈軍隊的表現就更糟了——在與塞爾維亞作戰的南線戰場上奧匈帝國儘管損兵折將,卻好歹也曾一度佔領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然而在與沙俄的東線戰場上他們從未在沒得到德軍配合的情況下打過一場勝仗,反而在俄軍的攻勢之下後撤將近100英里,帝國第四大城市利沃夫由此被俄軍佔領。更為致命的是: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個月里奧匈帝國損失了100萬人,戰前那些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官和士兵幾乎全部陣亡,到戰爭後期奧匈帝國幾乎完全是依靠臨時徵召的部隊在維持局面。這時奧匈帝國一直潛伏的民族問題開始爆發出來:在當時的奧匈帝國日耳曼人佔其總人口的23%、匈牙利人佔21%、捷克人12%、波蘭人佔11%、烏克蘭人佔8%、羅馬尼亞人佔5%、克羅地亞人佔7%、斯洛伐克人佔3%、塞爾維亞人佔6%、斯洛文尼亞人佔3%、意大利人佔3%。儘管在帝國內部匈牙利已擁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政府和議會,從而使匈牙利這個帝國境內第二大民族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帝國境內還有很多斯拉夫系的民族,他們的人口數量加起來超過了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總和,但卻處於政治上無權的地位。事實上精通國內各民族語言且長壽的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已成為維繫帝國統一的唯一紐帶,然而當1916年11月21日弗蘭茨·約瑟夫死後這最後的紐帶也斷裂了。弗蘭茨·約瑟夫的侄孫卡爾一世繼位成為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持續四年之後最終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戰敗告終。1918年10月4日奧匈帝國議會的議員宣佈所有帝國的民族都享有自決權,這幾乎是宣判了奧匈帝國的死刑,此後奧匈帝國迅速分裂解體。在帝國解體前的最後時刻卡爾一世像發瘋似得想從帝國的殘骸中搶救出什麼東西——他甚至表示自己可以退位,把奧匈帝國改造成為各民族基於自由選舉維持的聯邦。不過這完全沒起到任何作用: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布拉格成立;10月29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在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後同塞爾維亞合併組建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並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1月2日匈牙利也宣佈脫離二元制帝國;而作為帝國核心區域的奧地利事實上早在10月21日就已自行成立了“獨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國家臨時國民議會”,可想而知這樣的行為對帝國境內的非德意志民族的離心傾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除了上述獨立建國的地區之外,原屬奧匈帝國的蒂羅爾州併入意大利,伏伊伏丁那併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加利西亞併入波蘭。戰後的奧地利成立了共和國,而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皇帝卡爾一世則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六年後他病逝於大西洋中的馬德拉群島,他留下的遺言是“他們為什麼不讓我們回家?我多想和你一起回家呀,我太累了”。

相比之下茜茜公主的二女兒吉塞拉和小女兒瑪麗·瓦萊麗就幸運得多了——1873年4月20日吉塞拉與巴伐利亞的利奧波德王子結婚,婚後生育有二子二女。1890年7月31日瑪麗·瓦萊麗與奧地利的弗蘭茨·薩爾瓦託大公結婚,婚後生育有四子六女。奧匈帝國的滅亡恰恰使她們得以從波譎雲詭的政治漩渦中脫身出來。吉塞拉一直活到1932年7月27日才已76歲的年紀壽終正寢,相比之下1924年9月6日辭世的瑪麗·瓦萊麗只活了56歲,不過她的後半生倒沒她的父母那麼多坎坷不幸。時至今日吉塞拉和瑪麗·瓦萊麗的後人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而籍籍無名,然而恰恰正是這種最平凡的生活或許才是當初弗蘭茨·約瑟夫和茜茜所羨慕渴望的吧?現實中王子和公主並沒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反而是他們已歸於平凡的後人得以平平安安壽終正寢,這也算是造化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