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深度疲劳拖“累”,上港如何渡过起伏期?

客场0比0战平天津天海,上港被冠以“上届冠军无奈倒数第一”的头衔,自从主场战胜川崎前锋以来,上港遭遇了不少困难,伤病、体能、新体系等,都不同程度反映到比赛过程和结果上。作为上赛季的冠军球队,新赛季开始前,球队想到过会遭遇困难,而眼下无疑就是一道坎,怎样去解决属于冠军的“烦恼”?答案需要佩雷拉和他的球员们一起去寻求。

被深度疲劳拖“累”,上港如何渡过起伏期?

疲倦导致比赛强度下降

疲惫,这是上港客场与天海一战比赛进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词。90分钟比赛内,天海是显得更兴奋的一方,上港很明显希望将球更多控制在自己脚下,以此将比赛纳入自己节奏,然而事实证明,球队当下的状态,似乎并不足以做到这一切。

能够理解上港在客场的战略,毕竟打完天海后,马上明天晚上,球队就将迎来亚冠小组赛对阵悉尼FC的关键战役,如果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3分,无疑是最好的结局,只是,主场作战的天海显然不这么想。“我们在比赛中丢失了一些强度,这与球员们的态度无关,还是因为疲惫的关系。”佩雷拉说。赛前,老头曾表示可能会考虑轮换,不过从首发11人来看,幅度很有限,教练也有他自己的道理,“上一场联赛结束之后,到这场对阵天海之间,有五天的休息时间,我原本以为这些时间足够恢复了,不过从比赛来看,可能还是不太够。”

上港的这种疲劳,当然不仅仅是身体上。上个赛季,球队也曾在进入4月之后有过一段时间起伏期,今年,这样的表现来得稍早一些。在此之前,上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人员伤病问题,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球队无法在密集赛程情况下,任意调配阵容,这就导致某些位置上的球员的比赛过多,而有些区域因为调整的关系,显得不那么默契。

被深度疲劳拖“累”,上港如何渡过起伏期?

与天海一战之前,打满所有五轮450分钟比赛的有颜骏凌、于海,埃尔克森和蔡慧康距离全勤只差了几分钟而已,此外像奥斯卡、吕文君、傅欢、贺惯等的出场时间基本上也都在四场及以上,在这些人当中,奥斯卡、吕文君、蔡慧康先后都经历过伤病。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平天海赛后,佩雷拉提及了球队来往澳大利亚的旅途消耗,相比前两个赛季都是亚冠小组赛最后一轮奔赴最远的澳大利亚客场不同,今年上港由于是直接进入正赛,悉尼的客场被安排在第三轮,这也使得球队在近阶段的几场联赛中间,不得不安插了一段来回各九个小时的飞行路程,无形之中的确增加了一些消耗,加之比赛结果和小组赛进程不如先前顺利,球队在身体和心理上均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疲劳。

人员调整影响体系运转

同样是三后卫体系,对比上港在上周五与天海的比赛,以及赛季初对阵北京国安和绿地申花的比赛,运转的效果发生了极大区别,更何况就对手实力而言,国安甚至还要更强一些。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同样的一套体系,会产生不同的比赛效果?

疲劳是一方面,疲劳导致球队的强度和活力有所下降,最直接的反应体现在球员在前场的跑动穿插,“体能充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去更多地覆盖,甚至在场上的思考能力,洞悉对手防守漏洞的能力也会更强。”与天海一战的前75分钟里,比赛的节奏相对较慢,反倒是进入到最后10至15分钟后,上港让人看到了以往熟悉的样子,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球队连续创造了几次传中和门前的得分良机,只是可惜未能把握住。

被深度疲劳拖“累”,上港如何渡过起伏期?

另一方面,伤病导致的人员调整,也是影响体系运转的一个原因。赛季前的冬训期间,佩雷拉着手打造三后卫新的体系,目的是为了利用新阵的宽度,弥补前场进攻端火力调整后的纵深缺失,一边打磨新阵,一边最重要的是让球员们更快地适应和了解技战术思路。这其中,主力球员一起演练的时间总会更多一些。然而随着赛季深入,球队遭遇了一些伤病情况,在本就磨合还不算特别纯熟的情况下,再度临时调整阵容去应对一套新的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球队的比赛难度,这也是为什么,球队在过去几场比赛中,即便最终赢下比赛,但过程似乎也并不像赛季初那样顺畅。

“这样的赛程下,我们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演练,我们要让球员尽快恢复,因此当我们在备战时,会通过视频分析来让球队得到提高,然后通过轮换让一些球员休息,让他们重新调整到最佳状态。”佩雷拉说。密集的赛程,加上对手针对性的研究,碰上现阶段这支正在经历一些起伏期的上港,比赛变得不那么顺利,也就不难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