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人口流入全国第一,为啥今年的办公楼和公寓不好租了?

“我在深圳待过六七年,2011年前深圳街上是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去年到深圳去玩,感觉人少的太多了,特别是华强北,稀稀拉拉,非常冷清,深圳怎么了?”

深圳,作为全国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但今年办公楼和公寓的出租似乎非常不好。

有人表示写字楼在市中心有超过一半空置的,不少租金降价了35%左右,但还是租不出去。商铺出现不少在铺门上贴“商铺出租联系XXX”;住宅出租空置期时间比前几年增加三倍,二手房挂牌量暴增三倍。

此前,也有媒体曝出因收益率日渐走低,万科的城中村“万村计划”停滞,不再签约新房源。

深圳的人口流入全国第一,为啥今年的办公楼和公寓不好租了?

1. 这两年深圳明显的特点,房子都买不起,租房太贵,很多中小企业要么滚蛋要不破产,连华为富士康都开始搬了,高大上的金融惨淡,消费在缩水,很多商场节假日人数不敌前些年一半,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路上的人和车明显增多,很多人因挣的钱太少付不起房租而打包滚蛋,很多人把深圳的房子卖了,拿着几百万到千万的钱回家住别墅喝着茶水打着麻将,很多人连公立学校都进不去,进私立每年要两万多。

2. 深圳现在看到的都是空厂房、工业区,到处是招租广告,更可笑的是去年轰轰烈烈的租房改造今年好像没了,房东都想把租房改成公寓然后大赚一笔,结果呢?房价房租高了人却走了,说白了深圳大部分还是外来打工者,物价飞涨房租又猛飙,在很多人员密集型的工厂都大撒网招普工都招不到。

3. 人口一直在减少,那么多大厂工人都是几千上万的,厂搬走了人肯定少了,再加上城中村旧改可居住的人更少了都跑关外来了。深圳现在越来越不好招人,给太高公司受不了,给少了不愿意来,生活成本太高,减去房租不如其它二线城市划算。

4. 深圳有海量的农民自建房、城中村,来深圳的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到深圳是来挣钱的,没有太多的钱去投资!随着深圳房价高涨,租金攀升,企业外迁,工厂倒闭,有实力在深圳生存下去的企业变少,两方面的尴尬就有了今天的高房价高租金,进人虽多空置也多!

以上可总结为三个观点:

一是租金上涨让许多企业被迫外迁,而流入深圳的大部分是毕业生或打工仔,无力承受高额的租金。

二是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出现了大量品牌长租公寓替代了原来的价格低廉的出租房,加上不少实体工厂甚至万人的大厂撤离,人口流失严重。

三是相比高压下的深圳,杭州、武汉、成都、南京、西安、郑州等二线城市,随着陆续出台的人才政策,他们在“抢人大战”中更具魅力。

诸多迹象表明深圳房子过多,价格太高,实业难做,人口流失严重,高房价带来的恶性影响爆发。接下来深圳或面临所有房地产产业持续多年下跌的态势。

2018年末深圳分区常住人口

深圳的人口流入全国第一,为啥今年的办公楼和公寓不好租了?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市年末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9.83万人。另一组非官方数据统计,19年春节深圳返乡人口约1500万次,返深人口约1300万次。大致我们也能推断出这些“常住人口”是否留在深圳。

深圳的人口流入全国第一,为啥今年的办公楼和公寓不好租了?

促成租赁的主要几点要素:一是租赁人口基数决定市场。随着人口的外迁,租赁需求远远跟不上租赁房源增长的速度,结果造成了供需的不平衡。二是客群承受能力。以城中村为例,原来可以六七百租一间房,当城中村拆除改造变成了品牌公寓,租金变成了一两千,生活成本翻了一倍,对于这类低收入的租客群体显然是难以承受的。三是经济环境。2018年下半年起,国内整体的经济形势情况都不太好,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巨大,多数无力承担市内写字楼高额的租金费用,也造成了他们选择搬离深圳,往二线城市发展。

深圳这座一线大城源于过去几十年来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没有工业支撑的深圳,终有一天会空心化的,靠房地产支持不了长久发展,去工业化很可能造成深圳空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