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皇帝朱見深為啥不願意單獨接見大臣?因為他有難言之隱


成化皇帝朱見深為啥不願意單獨接見大臣?因為他有難言之隱

明朝初年形成一種慣例,那就是朝會結束之後,皇帝要在偏殿分別召見大臣,單獨廷對議事。

到了明朝第八任皇帝——明憲宗的時候,這種慣例被打破。

明憲宗即位之後,不論遇到何等大事,都會通過太監傳話形式取代傳統的單獨廷對,就算是內閣大臣,也無緣見到皇帝。

內閣大臣通過太監傳話,徵求皇帝對某事的處理意見,然後起草詔書,再由太監轉給皇帝。

皇帝批覆之後,太監再轉給內閣大臣,有時候難免傳錯話,本來很順理成章的事兒,越弄越複雜。

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宦官弄權,大臣們就請求皇帝單獨接見大臣,以免被太監誤事。

但是明憲宗總是以“命所司知之”、“朕自有處置”等一些話搪塞過去。

明憲宗為啥不願意直面大臣呢?

這要從他的人生經歷說起。

明憲宗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為周皇后,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即位,年號成化,史稱成化帝。

成化皇帝朱見深為啥不願意單獨接見大臣?因為他有難言之隱

明英宗朱祁鎮劇照

正統十四年(1449年),未滿兩週歲的朱見深被冊封為皇太子,當年,蒙古瓦剌部南犯大明,明英宗不顧眾多大臣的反對,執意御駕親征。

皇太后下懿旨,由太子監國,明英宗不幸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大臣提議,擁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朱祁鈺即位後,將皇太子朱見深廢為沂王(後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改元景泰,即明代宗,史稱景泰帝。

明英宗後來被蒙古人釋放回來,景泰八年(1457年),大臣發動“奪門之變”,明英宗復位,朱見深再次被冊立為太子。

成化皇帝朱見深為啥不願意單獨接見大臣?因為他有難言之隱

朱見深自幼就生活在宮廷的殘酷內鬥中,天生膽子又小,“景泰易儲”時又險些被殺,親眼目睹“石曹之亂”,受到連續驚嚇,心裡有陰影,得了社交恐懼症,除了寵信比自己大十七歲的萬貴妃和一些近侍太監,他不想和任何人當面對話。

《萬曆野獲篇》記載:“憲宗皇帝玉音微吃。而臨朝宣旨。則琅琅如貫珠……乃知君相天賦。本非常人可比。常理可測。”

這段話透露了明憲宗不願意和大臣見面的原因,原來皇帝有口吃的毛病,大臣們卻發現,皇帝在朝堂上宣佈聖旨的時候,卻說話連貫,“琅琅如貫珠”。

其實這也不奇怪,背誦文字完全不同於和大臣單獨談話,單獨談話需要臨場發揮,那時候就無法掩飾口吃了。

成化十六七年間,明憲宗口吃更嚴重了連說一個“是”字都比較困難了。

鴻臚卿施純彥給皇帝近侍出主意,以“按例”代替“是”,明憲宗試過時候,效果不錯,加封施純彥禮部侍郎、尚書,時人嘲諷他是“兩字尚書”。

為了避免尷尬,有損皇帝形象,明憲宗在位二十三年中,和大臣交往,基本上都是靠太監傳遞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