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勝獅易主,中遠海運38億收購勝獅造箱資產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5月6日晚間,香港上市公司勝獅貨櫃(00716.HK)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將旗下五家造箱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售價38億元。

同日晚間,中遠海發(02866.HK)發佈公告,中遠海運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勝獅造箱資產,並全權委託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寰宇物流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寰宇)進行管理,而上海寰宇也正是當前中遠海運集團的造箱管理平臺。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值得關注的是,勝獅貨櫃原系全球第二大集裝箱生產商,中遠海運獲取勝獅相關資產後,在集裝箱製造市場份額將超過30%,取代勝獅貨櫃變身集裝箱製造業行業老二,市場份額亦逼近行業老大中集集團。

中集集團投資者關係部人士對此表示關切,認為這起收購將加劇集裝箱市場的競爭,或令行業競爭加劇與利潤率惡化。不過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卻認為航運巨頭都在搶佔市場,短期內橫向收購難覓好標的,縱向收購成了新戰場,為了滿足自身業務剛性需求,中遠海運通過收購勝獅貨櫃造箱資產加強其能力和份額,戰略戰術均可取。同時,適當的市場競爭將推動產業提升。

天風證券分析師姜明也認為,這是下游集中度帶動上游集中度提升的過程。隨著航運巨頭份額的集中,必然帶動相關產業鏈聚合,造箱如此,港口碼頭業也是如此。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定局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5月6日,香港上市公司勝獅貨櫃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將旗下啟東勝獅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啟東太平港務有限公司、青島太平貨櫃有限公司、寧波太平貨櫃有限公司及勝獅貨櫃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合稱“標的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中遠海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業界一直盛傳的勝獅貨櫃下屬造箱資產轉讓誰家的猜測終於塵埃落定。

其實在此之前,市場就已有猜測勝獅資產歸屬中遠海運集團。徐劍華指出,一方面因為勝獅貨櫃母公司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合作由來已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造箱行業老大中集集團的市場份額已經快逼近50%,再收購就會觸及反壟斷條款,因此最好的收購對象便是中遠海運方面。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勝獅啟東基地船運碼頭

記者瞭解到,目前全球集裝箱製造行業產能基本上分佈在中國境內,以中集集團、勝獅貨櫃、上海寰宇和新華昌四大集團為主,佔據了造箱市場份額的90%以上。

中集集團以絕對競爭力遙遙領先。經過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實施的大規模收購兼併戰略,中集產能急劇膨脹,市場佔有率穩定在40%以上,一直雄居行業第一。勝獅貨櫃在產能方面僅次於中集集團,市場佔有率在20%以上,位居行業第二。上海寰宇產能在四大集團排名末位,但受益於中遠海運集團旺盛的內部用箱需求,產能利用充分,市場佔有率維繫在15%左右,位居行業第三。新華昌集團市場佔有率10%左右,位居行業第四。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2016年,中遠、中海合併,中遠海運集團集裝箱運輸運力規模大幅提升。2018年收購東方海外後,集裝箱船舶運力更是躍居全球第三位。同時,中遠海運集團旗下還運營全球第二大集裝箱租賃公司Florens,使其在集裝箱用箱需求大幅增加。

而目前中遠海運集團旗下造箱平臺上海寰宇擁有三家箱廠,分別位於廣州、連雲港和錦州。收購進來的五家公司其中三個是分佈在山東青島、江蘇南通啟東、浙江寧波的三家集裝箱製造工廠,姜明指出這些箱廠選點剛好與中遠海運現有產能佈局形成良好補充。

中遠海發董事會秘書俞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集團通過中遠海運金控收購勝獅貨櫃旗下的相關造箱資產,主要是為了抓住市場機遇,滿足集團自身發展需要,做強做優集團航運產業鏈。

俞震表示,當前集團造箱板塊業務存在總產能不足、關鍵性地區佈局空白、冷箱產能缺失等三大明顯的短板,造成了運輸成本高、客戶服務弱等問題,極大地削弱了市場競爭能力。本次收購,正是集團實現精準補足短板,有效提升集團造箱板塊業務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舉措。

“航運市場聚合度在加強。”徐劍華向記者表示,航運企業之間的兼併收購之風並未停息,只不過近一兩年已經很難在橫向尋求好的收購標的,因此大航運企業紛紛在縱向下力。中遠海運集團收購集裝箱製造廠就是向產業上下游延伸的體現。他認為,此舉無疑將加強中遠海運集團的綜合實力。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徐劍華亦指出,中遠海運收購造箱廠不僅可為滿足自己的剛需,同時打破中集一家獨大的局面,形成一定的競爭格局,提升行業競爭力。

變局

此次收購交易完成後,全球貨櫃製造市場排位大變。

收購勝獅貨櫃三家主力集裝箱製造工廠之後,勝獅貨櫃僅保留部分非核心工廠,維持小規模產能,市場份額急劇萎縮。而中集集團產能不變,依然市場排名第一,中遠海運集團完成收購擴大產能之後,市場份額將排至第二,與第三名新華昌等份額差距拉大,並逼近中集。

市場的變動,顯然讓中集集團感到不安。在3月28日中集集團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中集CEO麥伯良曾回應投資者提問稱,一直在關注勝獅貨櫃資產出售事項。5月6日中午,中集集團投資者關係部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再次表達了對中遠海運收購勝獅事宜的關切。他認為儘管2017-2018年集裝箱市場的訂單達到了近年來的高峰,但利潤狀況並不太理想,行業毛利率仍然是低迷的,產能過剩情況依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中遠海運的入場將加劇這一競爭態勢。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上述中集人士還指出,中遠海運集團同時也是中集集團第二大股東,儘管嚴格意義上在法規層面未能形成同業競爭,實際經營上確有衝突,畢竟有兩位中集董事會的高管來自中遠海運集團,因此無可避免會產生利益衝突。

對此,俞震回應稱,中遠海運集團是中集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並非控股股東也不是實際控制人。集團自重組以來,一直通過上海寰宇開展集裝箱製造業務,中集集團從未認定其與公司之間存在同業競爭情形,本次收購自然也不會形成同業競爭。俞震認為,近年來,班輪公司、租箱公司等都有較多的整合、併購現象,中遠海發會以積極和開放的態度看待航運行業內的整合。合作共贏是當前市場的主題,各家造箱公司都有不同的競爭優勢,中遠海運集團一方面將繼續加強產業合作,另一方面要藉助於此次收購,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革新推動整個行業技術進步,從而與業界一道共同提升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促進行業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中集集團的疑慮可以理解。畢竟失去中遠海運這一大客戶,對中集利潤衝擊不可謂不大。

然而,中集的顧慮並未能阻止中遠海運收購的步伐。姜明認為,事實上,航運板塊聚合度在不斷增強,這一輪班輪公司之間的兼併重組,使得下游運力高度集中,直接帶動上游板塊整合加劇,除了造箱業,港口碼頭業的兼併收購也在加速。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姜明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中遠海運集團在打造全產業鏈優勢,勢必會延伸對集裝箱製造業的控制力。而集裝箱板塊整合後,也將產生協同效應,原材料採購、用箱成本等方面都會有所下降。

勝獅是否值38億元?

勝獅貨櫃相關人士表示,本次交易相關的財務數據和交易價格,將由具有相關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釐定,確保擬收購資產的定價公允、公平、合理。交易價格是在考慮了標的公司的淨資產值、經公司與買方公平磋商後釐定的,並結合目標公司的中長期業務發展規劃及前景等事項考慮在內。

“這是個非標交易,我認為估值基本合理。”姜明認為,中遠海運收購的是勝獅最核心的造箱廠資產,且工廠地點都很好,青島與寧波都是國內最重要的集裝箱中轉港口,用箱需求龐大,同時又與中遠海運原有的造箱廠形成互補。

勝獅公佈的協議細節中,38億收購價格是可變動的,將視交割後損益而最終確定。

圖文綜合 21世紀經濟報道

启东胜狮易主,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