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南坑村"遊神"民俗鬧元宵

3月2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南坑村在村老人會的籌備組織下,開展了隆重熱鬧的傳統民俗活動——“遊神”。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 元宵節當日,在老人會的指引下,村民組建遊神巡境的隊伍,村內男女老少逾百來名群眾自發參與,各司其職:舉牌“興福境”之人一馬當先開道,隨後是兩人抬一人擊打的大銅鑼、由三輪車運載的四人大鼓、執“迴避”、叉戟、旌旗、燈籠、法牌等古裝將士裝扮的依仗隊,中間是各由八人輪流合抬的香爐塔和神像座轎及法師、司儀等人,腰鼓隊緊隨其後一路擊鼓,隊伍後面尾隨的長長的祈福群眾。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遊神隊伍在村裡百年古佛堂集合,從村禮堂前廣場出發,經南宅廊橋、南坑過宅新村,繞境北洋、過洋,到達黃坪村的南坑林氏支系宗親祖屋,而後再由123縣道繞境下宅、高崗、村後、竹嶺新村,在與所經的友鄰村莊各境鄉親共襄大禮同享祝福後,回到南坑村內巡境。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遊神”隊伍在本村“興福境”內巡境時,及繞境鎮區街道有南坑村民所經營商戶時,各家各戶都會有人在門口“接香”和燃放鞭炮,迎接喜氣,共同歡慶佳節,並祈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幸福吉祥!民豐物阜!闔境安康!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遊神”是發源於福建並流行於閩臺、潮汕地區的民間信仰活動;在福州民間更是元宵節期間傳統習俗,是福州地區傳統文化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和福州文化的獨特性。 雖然時代進步社會發展了,可“遊神”作為傳統民俗所寄託的美好願景和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風俗遺產,在現在仍有讓後人瞭解和繼承的價值。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遊神"作為鄉村民間節慶活動,大大增加了節日的氛圍,也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活動;同時,由活動所寄託人們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消災避邪、民豐物阜的新年期盼,表達了民眾對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群眾的思想精神世界;也寄託著村民尋蹤問祖、人才興旺、社會平安,鄰里和諧的宗族願景,具有增強村莊凝聚力,促進村民團結互助的向心力。
闽清县南坑村"游神"民俗闹元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