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亂世,曹操站在風口浪尖,披荊斬棘,一切只求無愧於心

曹孟德,原本有著良好的成長環境,父親是做官的,官職雖然不大,但上面有在宮中做宦官的祖父,權力不小,妥妥的官三代,等再大一點,從軍也好,習文也罷,都不是問題,可以說是一路坦途,一眼就能夠看到十年後的自己,似乎這一生都會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地過下去。

只是,他卻不知道大漢朝大廈將傾,危如累卵,即將迎來亂世,而他又如何在這亂世中生存呢?

遭逢亂世,曹操站在風口浪尖,披荊斬棘,一切只求無愧於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操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和先天的政治背景漸漸登上了權力巔峰,成了文武雙全的曹丞相,正當這時,劉協卻向曹操討要兵權,收回權力,現實把曹操推向了風口浪尖,交權還是不交權?

遭逢亂世,曹操站在風口浪尖,披荊斬棘,一切只求無愧於心

若把兵權拱手相讓,名是得到了,但是利是沒有的,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而若是不交,豈不就是不忠之人?進退兩難之下,由此誕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是胸懷抱負的,一心為國,保漢帝,誅亂賊,並沒有太多的私心,任誰處在他的位置跟境地都很難做得比他還要好,他並不想那麼早就跟劉協撕破臉皮,不過劉協這麼做,他也只好提前動手了。其實一切都是時事所逼,用亂臣賊子來稱呼他是有失偏頗的。

確實“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曹操成了世人口誅筆伐的對象,都想討伐他,用的都是光復漢室,以求大義的名分,但這些人嘴上說著大義,做的事卻是跟曹操沒有什麼兩樣,甚至還不如曹操,至少他救了劉協,而且沒有殺他,只是軟禁罷了,劉協後半生衣食無憂,比曹操還舒服,活得也比曹操長久。曹操對他個人已經仁至義盡了。

遭逢亂世,曹操站在風口浪尖,披荊斬棘,一切只求無愧於心

很多人說曹操奸詐,劉備仁義,打仗哪有不用計策的?不死人的?不管是陰謀還是陽謀,曹操用計就說是奸詐,劉備用計就總是被稱道、拍手叫好?沒有這種說法的!正所謂“兵不厭詐”。而說到仁義,曹操做得一點都不比劉備差,不管是他提出的“唯才是舉”,還是平常對待出身貧寒的部下、文士,都是出了名的寬仁、禮賢下士,而且曹操本身也非常之儉樸,就算身居高位、稱王稱霸了依然如故。

遭逢亂世,曹操站在風口浪尖,披荊斬棘,一切只求無愧於心

曹操直至晚年都不稱帝,內心深處仍然以漢臣自居,他這輩子做了很多錯事,也對不起很多人,但他不後悔,但求無愧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