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文/開心第一的從英國跟法國打上一百年來看,兩國之間如果不能分出勝負或者耗得雙方筋疲力盡,仗是不會停的,何況趙炅與耶律賢眼下都沒叫停戰爭的意思,這仗自然就得打下去。如今,趙炅一高興,耶律賢就生氣。本來,耶律賢殺了韓匡嗣的心都有,如果不是皇后蕭燕燕發動所有皇親為之說情,這老傢伙的頭早就落地了,結果,韓匡嗣只捱了幾十大板。話說回來,一個人年紀大把還被當堂打屁股,真夠傷自尊的。耶律賢修理完部下,就想繼續修理宋軍。宋軍既然在河北方面有備,耶律賢就“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改打宋軍守備虛弱的河東(今山西、陝西)。雁門關是必經之路。雁門關地形險要,據《唐書地理志》介紹,“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為著名的邊塞三關之一,還是塞外人關的主要通道,歷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換個說法,雁門關就是古今名將上班、客串、聚眾鬥毆的好地方,一部雁門關史相當於一部古今名將鬥毆史。最早,趙國李牧在這裡修理了匈奴。繼而,秦國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關出塞,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西漢時,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聘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教訓匈奴。如今,鎮守雁門郡(北宋仍稱代州為雁門郡)的守將為楊業,就是《楊家將》中楊令公的原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軍進攻雁門關的時候,楊業來此上班不到六個月,來北宋王朝上班不到一年,可謂新人。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既是新人,不妨抽調楊業的人事檔案一覽:姓名:楊業。綽號:楊無敵。婚姻:已婚。配偶:折氏。出生年月:約為932年(目前資料均是如此,不敢肯定),現年49歲。職業:職業軍人。文化水平:這個有點說不出口,史載“不識書”。工作經歷: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以前在北漢服役,時長28年。檔案官員備註:比我大宋年齡還長9年。官品及薪俸:鄭州防禦使(元豐後為從五品),月俸200貫,列北宋官員四十一級工資表的第三等。差遣及軍職: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招聘方式:前老闆劉繼元的北漢公司破產,該同志仍然夢想破壞北宋的併購,幸虧前老闆派人前去做思想工作,這才棄暗投明。忠誠度:對前公司忠誠度百分之百,對新公司忠誠度未知。祖宗三代以及社會關係簡介。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五代亂世,楊業父親楊信佔據麟州,折從阮(其子折德戾,其孫女折氏為楊業妻)世守府州,由於兩州孤懸河外,楊信、折從阮於937年正式結盟尋求互保,約定共同抵抗党項、契丹的人侵。949年,18歲的楊業(約932年-986年)與16歲的折氏(折德戾女,《楊家將》稱佘賽花、佘太君)結為夫妻,楊、折兩家更加精誠團結、共同禦敵。951年,郭威稱帝廢掉後漢,建立後周,太原留守兼河東節度使劉崇一氣之下,據太原稱帝建立北漢。這一年,楊、折兩家做出不同選擇,麟州屬河東,鎮守麟州的楊信歸附北漢。鎮守府州的折德僱因父親折從阮在周為官,遂歸附後周,隨後歸附北宋。北漢劉崇還將驍勇善戰的楊業召人太原,賜姓名劉繼業,該同志從此死心踏地報效北漢,時間長達28年。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忠誠向來是把雙刃劍,尤其在五代至北宋間政局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一個人本事再大,如果開始不能跟對人,新老闆縱然肯出大價錢、開出高工資,但很難建立互惠互信的關係。如果缺乏這種信任關係,職業經理人很可能需要付出生命才會被新老闆視為忠誠。楊業因為來得最晚、資歷最淺,加之非常耿直,在北宋複雜的官場鬥爭中可謂前途未卜。對楊業而言,來得晚又怎樣,保家衛國最重要,這不,建功立業、人選名將錄的機會來了。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距滿城之戰不到半年,遼將蕭咄李率十萬大軍從西京(山西大同)出發,進攻河東並代的雁門關,宋遼第三次PK的局部戰爭即將開始。楊業手下僅有數千守軍,數千人對十萬人,兵力相差懸殊,正常情況下是人都會請求支援,楊業也不例外。未料,鎮守太原、掌領五萬兵馬的潘美不發一兵一卒相救。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誰都知道,如果遼軍打到太原,北宋中央政府不可能不傾全力救援,且太原為防守堅固的大城,縮在這個烏龜殼裡當然比去雁門關迎敵安全多了。既食君祿,則為君分憂,且作為河東軍區的司令員,又有保境安民的責任,但潘美此刻只想做一個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平庸官員,置邊區人民的生命財產於不顧。沒有援軍,楊業決定也要守住雁門關,考驗楊業的時候到了D從前,楊業因為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江湖人稱楊無敵。如果追溯更早,少年楊業倜儻任俠,善騎射,好打獵,每次收穫的獵物總比旁人多出幾倍。好獵手本來就是人中之傑,機智、冷靜、果敢,適合充任特種兵、狙擊手。楊業的故鄉為河東麟州,今陝西神木,這個地方向來不乏好獵手。少年楊業總要勝出他們一籌,就是精英中的精英,英語又稱“thebestofbest”。

歷史小知識:雁門關的楊業,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再好的獵人、特種兵雖然能夠有效破壞敵軍戰術行動,只能算作單兵作戰,畢竟不如身為將領帶兵打仗那般有成就感。通俗來說,前者是自由職業者,後者是當老大,要為團隊的生命、前途負責,後者自然要求更高。少年楊業很想當老大,並且要當最厲害的老大。怎樣的老大才算厲害,少年楊業這樣闡述,“他日為將用兵,我要像老鷹、獵犬抓兔子一樣搞定敵人”。也就是說,無論對方來頭多大,是強是弱,都有獵取的信心。所謂名將,一定要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經典案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名將,最多稱作優秀將領,比如潘美。問題是,名將與天才向來可遇而不可求,幾千年來,我華夏能夠冠以名將稱謂的也是寥寥無幾。目前而言,楊業有成為名將的潛質,現在我們來看他的表現。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作者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