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2300萬人的“大水缸”——來自大夥房水源地的蹲點報告

4月下旬的遼東山區,綠樹擎天,山花爛漫。

沿著密林中的公路一路前行,大夥房水庫就在前方。

陽光下,一湖碧水臥於群山之間,宛若鑲嵌於天地間的一塊碧玉,熠熠生輝。

建成於1958年的大夥房水庫,最初主要用於防洪、灌溉、養魚、發電。

時光推移,時代又賦予“大夥房”新的責任:為下游七城市居民提供飲用水,成為我省半數以上人口的“大水缸”。其水質優劣,事關2300萬人的飲水安全、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

曾經,工業企業、養殖場、生活垃圾、農藥化肥帶來的汙染,讓“大夥房”的水質令人憂心。

從2013年開始,撫順市全面啟動大夥房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行動。

6年過去,治理效果咋樣?“大水缸”的水質是啥級別?

連日來,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進大夥房水源地,探訪撫順是怎麼看護這個“大水缸”的,尤其是面對庫區點源和麵源汙染是如何治理的。

通過十餘天的蹲點採訪,記者發現,保護區內曾經的工業企業、農耕地、養殖場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青草綠樹、溼地公園、有機農業基地。

入庫的“每一滴水”都有人管理

4月24日清晨,還不到6點,東洲區章黨鎮營盤村村民朱海濤就走出家門,沿著穿村而過的營盤河慢慢地走著,查看著。

身為村級河長,他每天都要到村裡和周邊的大小河流邊走走,清理生活垃圾和河流漂浮物。

“村級河長不是官,但責任比山大。”朱海濤告訴記者,河長不僅負責河道保潔,平時還要自己做榜樣,加強宣傳,引導村民愛護環境。

現在,撫順市已建起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河長制”確保進入大夥房水庫的“每一滴水”都有人管理、有人負責。

“前面就是一級保護區了,已經生態封育了。”朱海濤說。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前方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鋼絲圍欄。

“我家原來就住在隔離護欄的那一邊,生態封育後,政府給了27萬元補償金,家裡買了新房。”村民周紹平告訴記者。雖說4年前搬離了,他還時不時來大夥房水庫周邊走一走。

營盤村位於大夥房水庫北岸集水區,周紹平原來就住在離水庫五六百米的地方。

為保護水源,搬遷、退耕還草,周紹平舉雙手贊成,“你看現在多好,到處是綠樹青草,水清了,環境也美了”。

2013年年底,撫順市全面啟動大夥房水源綜合治理工作。一級保護區實行退耕自然封育、畜禽養殖退出、移民搬遷。

截至2018年年底,大夥房水庫一級保護區基本實現封閉管護,2000公頃土地退耕還草,15家畜禽養殖場(戶)搬遷,442.5公里圍欄建設基本完成,240戶居民完成生態移民。

退耕還草既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汙染,自然生長、茂密的蒿草又起到阻隔汙染物入庫的作用,成為“大夥房”的一道“自然防護網”。

捧上“金飯碗”農民因“水”得福

4月25日,清原滿族自治縣縣城以南20多公里處,汽車在鄉間穿行,眼看到了路的盡頭。一座座農家小院分散在山腰,山下一灣清水。這裡就是處於大夥房水源地准保護區內的大蘇河鄉平嶺後村。

村黨支部書記劉忠祥從清澈的溪流裡捧起水敷在臉上,“真清涼啊!”

劉忠祥是土生土長的平嶺後村人,他說,眼前的這條小河就是注入大夥房水庫的紅河。

平嶺後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畜牧村。“有的農戶能養一兩百隻羊。”劉忠祥說,隨著畜牧業的發展,村子周邊的青山漸漸褪去綠色,紅河水也越來越渾。

為了保護水源地的生態環境,平嶺後村開始了艱辛的產業轉型。牛羊不養了,政府支持村民發展有機農業,一批養殖戶變成了林農、藥農。

12時許,忙活一上午的村民王慶民和老伴兒坐在山腰上吃起午飯。王慶民這幾天整天在山上忙著採摘刺嫩芽。

望著滿山的刺嫩芽,王慶民美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家裡種的刺嫩芽產量能達到6000多公斤,按每公斤40元計算,20多天的採摘期就能收入20多萬元。”

“前幾年,政府鼓勵水源地保護區裡的農民發展經濟林,當時還擔心不掙錢。現在看,這條路走對了,不僅綠化了荒山,還涵養了水源。”王慶民感慨地說。

為了解決保護區農業面源汙染問題,自2014年起,省和撫順市相繼出臺政策鼓勵經營主體和農民在二級保護區及准保護區內發展有機農業,對發展有機中藥材、經濟林等產業的經營主體,達到一定種植面積的,根據產業類別給予補貼。

劉忠祥說,如今村裡的有機農業產業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山野菜、經濟林、中草藥已經成為主導產業。

小流域水質變好更適合林蛙生存,不少村民挖了蛙塘又幹起林蛙養殖。

生態環境變美,帶動了大蘇河鄉的旅遊業發展,南天門、紅河峽谷都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區。水清了,林密了,村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寬。

垃圾不出院汙水循環用

環境好了,村民富了,村容村貌也大變樣。

潔淨的村道,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氣……踏入處於水源地二級保護區的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古樓村,一幅美麗新農村的圖畫徐徐展開。

行走在村道上,記者發現這個有著千餘戶人口的村莊,竟然沒有一個垃圾箱。

“沒有垃圾,還用什麼垃圾箱!”古樓村黨支部書記李玉中自豪地說。

“怎麼能沒有垃圾?”

李玉中笑著說:“秘訣就是‘五指分類法’,垃圾一分類,就把垃圾分沒了。”

在村民李廣珍家院裡,記者看到一塊藍色的大塑料布蒙在一個坑上面。“剩菜剩飯都倒在坑裡留著漚肥,塑料瓶是等著賣的,秸稈直接燒大鍋,而農藥瓶、廢電池等有害垃圾還能置換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要動手分一分,啥垃圾都有用處。”李廣珍扳著手指向記者詳細介紹可腐爛、可燃燒、可變賣、建築、有毒有害五種垃圾的分類方法。

“村中環境大變樣,不僅村民滿意,就連來走親訪友的鄉親也都誇我們村變美了。”李廣珍高興地說。

在新賓縣,“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零填埋”的處理體系,已經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縣181個村不設垃圾箱,實現了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

在“大夥房”周邊鄉村,不僅垃圾不“出門”,汙水也能循環用。

4月26日,記者在撫順縣上馬鄉通什村村民陳永慶家,看到用於處理農村家庭汙水的分散式處理設施。汙水經過處理後可以循環利用,使汙水不流入大夥房水庫。

這種汙水處理池學名叫“分散式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池”,表面上看就是一個兩平方米大小的小花池,上面種著黃楊、芭蕉和蘭花等根系發達的植物。

陳永慶介紹,在小花池內,鋪上大小兩層鵝卵石,再鋪上泥沙,最後種上植物。鵝卵石表面長出的微生物吸附汙水中的汙染物,再用植物的根部來吸附鵝卵石上的微生物。生活汙水從家裡排放到池中,從另一頭流出就變成了清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守護好2300萬人民的“大水缸”。如今的大夥房水庫,遠處,水天一色,波光粼粼;近處,碧草蔥鬱,鳥語花香,呈現“岸綠、水清、景美”的和諧生態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