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偷袭》观影感

影片《大偷袭》的背景: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同时袭击了菲律宾群岛,美国一万名驻守菲律宾的官兵和六万名菲律宾官兵被迫投降。日本军队将这些战俘关押在战俘营,对待战俘惨无人道。1944年随着美日之战,日本节节败退,日本军队对战俘开始采取更疯狂的处死政策。

影片的主题:一支120人组成的美国新军和一支菲律宾军队合力营救一个战俘营的500名美国战俘。

这一段时间刚好听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在讲有关日本战争的书:《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拥抱战败》、《日本的思想》。结合这部电影来谈谈影片观后感。

1944年日本人已节节败退了,为什么还要处死美军战俘?

影片一开始,日军将一个战俘营的150名美军赶到防空洞,然后用汽油罐堵住洞口,点燃汽油,活活烧死美军战俘。那一刻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日军犹如禽兽,他们冷血、孤注一掷。明知即将战败,仍不为未来战败时被美军侵略前先积点人品。这个不符合一般人的惯性思维。

梁文道在上面3本书中讲了日本的战争思想。我自己试图找到点解释。太平洋战争,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可见这个民族的野心之大。他们狂妄到认为自己是在解救亚洲这些落后的国家,视自己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人。直到投降前他们都抱着不处死美军战俘,战败的话自己也同样会被美军疯狂侵略。以暴制暴的观念,在那个时候的日本体现的淋漓尽致!

日本长官向美军战俘宣布逃跑1个,处死10个

​影片中美军一名战俘在深夜趁机逃跑,结果还是被日本逮住。逮住后,日军召集所有战俘,从中挑选了10个美军,当着所有美军战俘的面,将这10个人一个个枪毙。

这让我联想起梁文道在书中讲到的日本在发动战争后,日本国内也有不少反战的有识之士。但是政府采取了一套套的攻心伎俩。比如政府将所有有学识的人都“圈养”起来,这些人如果背离了政府,就无法在日本安身立命。书中讲到日军在中国的一些暴行,后来传到日本国内,这些军人的父母有的甚至说:我的儿子应该就地正法!这些军人不见得原本每个人都心狠手辣,但是他们一旦融入群体,群体的力量会推着他们一起犯罪。

美军战俘最高长官丹尼尔身患重病,在战俘营里是什么支撑着他活着

​丹尼尔身患疟疾,如果没有奎宁这个药物,很快就会死去,但是日军严控药物进入战俘营。这时女主角玛格丽特一直想方设法为战俘营提供药物。

影片中为战俘营提供药物的热心人士都相继被日军杀害。这从侧面反映了日军的残暴。

战俘营的美军被关了3年多,这3年多,很多人被处死、累死、病死。丹尼尔身患重病,我觉得有两层因素支撑着他活着。

第一层就是影片中可见的,他与女主角玛格丽特的爱情。对爱人的想念、不舍,让他能不断与死神交战。

第二层是他作为军人的信念。如果他死去,将有更多美军战俘失去活下去的信念。在战俘营的3年多,这群人受着非人的遭遇,但靠着他坚信美军会回来营救他们,不断给大家活下去的理由。战俘们的精神寄托就在他这个灵魂人物。人有时苟活,不见得是怕死。而可能他就是其他人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最后,丹尼尔被营救出去,但是当玛格丽特找到他时,他已死了。这再次说明他活着的信念:他活着,大家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