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中的女子在作者眼裡是大寫的“人”

青銅時代,也就是約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為父系氏族社會所取代,於是,男權時代開始了,從此,男性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在社會的方方面面,男性的權利和利益就高於女性。男女社會分工的變化,使婦女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處於從屬地位。後來的封建社會,女性也是一直處於被壓迫的地位,社會的主流思想也是男尊女卑,簡而言之,中國的封建社會不把女人當“人”看待。

紅樓中的女子在作者眼裡是大寫的“人”

中國的古典文學(詩、詞、歌、賦)作品中,美麗、有才華的很多女性形象是存在的,如蔡文姬、李清照等,但更多的文學作品是把女性“物化”,如宮體詩、豔體詩等等。《紅樓夢》與這些文學作品相比就具有進步的思想性,《紅樓夢》開篇寫有“閨閣中歷歷有人”、“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為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我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他認為女性中也有和男子一樣是一等的的人,甚至有的女子比男子更優秀。

紅樓中的女子在作者眼裡是大寫的“人”

《紅樓夢》中所描寫的幾十個女性形象其中,很多都是才貌雙全的女子,她們有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也有不屈的性格。她們是在封建壓迫下逐漸覺醒的女性,她們願意為了自己的身體和思想的自由去思考、抗爭。雖然她們的命運結局往往是不幸的,甚至可以說是悲慘的,如黛玉“冷月葬詩魂”的離世、王熙鳳則是“生時風光無限,死時草草了結,枉負了卿卿性命。”、寶釵獨飲封建婚姻的苦酒、探春難逃遠嫁他鄉、晴雯受了怨屈而死、婢女司棋撞牆而死等等,但她們是覺醒的,她們證明了自己的生命本可以是美好的。

眾多女孩子中有一個男孩子名為寶玉,他對女子的看法與常人不同,他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賈寶玉是“通靈寶玉”的化身,其實他才真正是集山川日月之精秀的一個純淨、超凡的人。寶玉尊重、愛護、喜愛他周圍的一群少女少婦們,他把他身邊圍繞著的姐姐妹妹們都看做是獨立的、可愛的、可敬的、美麗聰明的女子。仔細審視當時的社會環境,眾多男性仍舊是把身邊的女子當做是“玩物”、“發洩情慾的對象”,而賈寶玉能有如此思想,實屬難得。

紅樓中的女子在作者眼裡是大寫的“人”

雖然《紅樓夢》是個巨大的、無法避免的、無可奈何的、震撼人心的悲劇,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它也是美的,它的美,在於用心塑造的美麗、純潔、獨立、熱愛自由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於“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那個時代覺醒的意識,不僅來自於女性本身,同時也來自於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