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風流的一句詩詞是什麼?

梓筱筱


柳三變、溫庭筠還有躲在床下聽宋徽宗和李師師私會的周邦彥,這幾個詞人本就風流,寫下的詩詞自然也風流,但少一些對比。今兒咱們說說看起來老實,但風流起來一點兒也不遜色這些後輩的一位詩人,不是李白,但與李白齊名,對,說的就是被我們在課本上玩壞了的杜甫。

在我們普遍認知中,杜甫是一個胸懷國事的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還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心繫蒼生,但其實他也有風流的一面,譬如這句“越女天下白,鑑湖五月涼”,這時老杜遊吳越二三十年後了,卻還對著肌膚白皙的越地姑娘念念不忘。

還有《江畔獨步尋花其七絕句》,把四五六首連起來,完完全全就是一個跟女子有關的曖昧行,其中“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還把女子名字說出來了。

還有《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詩句中:“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一夜沒休息,就只是跳舞,你信嗎。杜甫後面詩中還經常同這姓王的太守一同出遊,同他們的家裡也熟悉了,“願攜王趙兩紅顏,再騁肌膚如素練”。

不過相比一些詩人或詞人,老杜風流而不下流,多了一股正氣。


今夜亂彈琴


開玩笑說 可能是 "停車坐愛楓林晚"。

記得那是初中上語文課,炎熱的下午,同學們幾乎昏昏欲睡,語文女老師教到這首詩,大聲朗讀到這一句時,班上有個調皮的學生不可抑制的突然狂笑,女老師呆住,又唸了一遍,問這句我念錯了嗎?結果全班鬨堂大笑(老師念第一遍時沒反應過來,但壞學生笑加老師再讀忽然就意會了),老師有點生氣的再問,你們笑什麼?沒有同學敢回答。最後老師無奈狀繼續講課。那個壞學生沒看課本,把坐字當做字了。後來下課,我們小聲討論說古人太牛了,詩歌不是講意境嗎?那個意境不敢想象。其實古人這個詩沒有那個意思,是諧音現代詞引發的壞笑點。

正規的說,可能是“宋詞"裡“羅裳輕解”之類的香豔詞吧。

如果論愛情詩,更喜歡 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特別是一邊小酌一杯酒,一邊輕輕吟誦,那感覺很舒服,男歡女愛,得不到的最好,遐想無限。就像看電影《前任三》一樣。

現在想來,還是《禮記·禮運》中,孔子說“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簡單理解,吃飯和男女關係就是人的大欲望啊)。正確看待,合法合道德就好。


天邊的一團雲


近來讀蘇東坡的詩詞,說到他與張先的交住的趣事,他們唱和的兩首詩引為古今笑談,尤其是裡面有這麼一句: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太過形象,最為風流,令人忍俊不禁,回味無窮。沒想到,蘇軾也有和光同塵的一面,讀了後相信大家都會會心一笑:

古事中的主人公張先,人稱“張三影”,我們上學就知道他引以為豪的三句:“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尤其是“雲破月來花弄影”,更為我們所熟知,特別生動形象!

古代很多名人都很風流,甚至是皇帝也不能免俗,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偷情小周後,在他的詩《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集中體現出來: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還有杜牧,早年也有過放蕩不羈的生活,在他的詩《 遣懷》中得以反映: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張先也是為人生性風流,早年與尼姑私會,最後被發現被迫分開,為此還寫首《一花叢》作紀念。後來在他80高齡時,還納了18歲的小妾,興之所來,還為此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因為是在酒席上,酒興上來了後,蘇軾也俏皮一下,和了一首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這首詩,最巧妙的有兩處:一處是把“梨花”比作張先,因為他已是80老翁,滿頭白髮了;再用“海棠”比作正在花季紅顏18歲的小妾。“梨花”與“海棠”比喻很生動形象也很貼切。另一處是動詞“壓”,表面上的意思都懂,既然上面這兩種花各有所指,那其中的意思就不言而喻,讓人心領神會,妙不可言。

但我們不用懷疑他們結合的目的性,凡事看結果:張先活了八十八歲,娶了十八歲的小妾之後僅僅只活了八年,但是讓人驚訝的是,小妾八年為他生了兩男兩女。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和年紀最小的小女兒相差六十歲。張先死的時候,小妾哭的死去活來,幾年之後也鬱鬱而終。

看到差距來了吧,人家八十多歲還威猛有加,8年竟然生了4個孩子;而且還有這麼大的魅力,自己追隨先帝去了,小妾不忍獨自苟且偷生,一般人豈能做到?就像我們老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是懷疑楊振寧與翁帆,他們一個82歲另一個歲28結婚,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他們一起從2004年結婚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5年的光陰,時間能證明一切,也能堵上眾人悠悠之口。

所以,我們更多給這些忘年的美滿婚姻以祝福,因為他們比一般人不易,而不以自己陰暗的心理揣度別人的美好生活。還是那句老話: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你說呢?


窗外的白楊


最風流的一句詩詞?

那肯定要算上柳永的一首《菊花新》了。

其中:

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

這句,各大男同胞們和女友那啥的時候,如果她讓你關燈,你就可以來深情款款的看著她的眼睛,念出這句,哈哈哈哈,柳永本身寫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整首詞也可以說是非常香豔的了:

欲掩香幃論繾綣。先斂雙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鴛衾圖暖。 須臾放了殘針線。脫羅裳、恣情無限。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

畫面感也是很強了:女主想要哪個啥了,又不好意思直說,就說這夜怎麼越來越短了,哎呀都睡不夠,我困了,少年郎你快先去給我暖下被窩…

女主脫完衣服上了床就想把燈吹熄了,少年郎大手一揮,且慢!咱跟一個大美人同床共枕,那怎能來關燈來事這一套,我要一直看著你美麗的臉龐。

嘖嘖嘖。。。



另外,柳永的還有,

《兩同心》其中的:

飲散玉爐煙嫋。洞房悄悄。錦帳裡、低語偏濃,銀燭下、細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許伊偕老。

玉製的香爐仍生氣嫋嫋青煙。房裡悄言無聲。錦帳裡,語低情濃,在銀燭下細看,眉眼分明。那個人,分明是昨夜許你陪伴到老的人。

這是柳永嫖完妓寫的,表達柳永對那妓女的相思之情。

這你說說,嫖就算了,完事了你還對人家朝思暮想,想就算了,你還專門寫首詩來表達,還這麼有畫面感,實在是有夠大膽風流的。

其實柳永蠻多風流佳句的,本身風流就是柳永這個人的一大特色!

柳永並未能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但是卻在煙花之地頗受歡迎。

他有很多詞包括著名的: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相傳就是寫給青樓女子的詞。

柳永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可謂唱遍風月場所。

柳永縱遊娼館酒樓,多少名妓都以得見為榮,要是有不認識柳七哥的,眾人都要笑她是下品。甚至妓家還傳出幾句口號: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不願君王招,願得柳七叫;

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就連柳永去世後,每年到清明,一眾名妓還會不約而同的去柳永墳山祭掃。

喚作 “吊柳七”,又喚作“上風流冢”。

可以說是真風流了,

所以我一直認為最風流的詩詞佳句就是柳永的這句“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了。

我是腦百斤4A廣告,我會分享一些有趣、經典的案例和廣告與營銷的技巧方法,關注一下,一起成長。


唐書夷


說起“最風流的一句詩詞”,我首先想到的還是孟郊的“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當然對這首詩的解讀,歷來會有不同。我的理解是:因為唐朝有官妓制度,這些舉子一旦中榜有了官身,是可以免費攜妓出遊的。比如說唐朝長安成分為108坊,每坊又分為16個小區,其中位於東區第三街的平康坊和崇仁坊的夾道,也叫“北里”。各地來的舉子考完之後,一定會去“北里”逛一圈。為什麼?因為這裡妓院林立。

所以,有人說孟郊這句“一日看盡長安花”,是考完試心情愉悅跑去花市賞花去了。反正我是打死不信。

杜牧《遣懷》裡的一句“贏得青樓薄倖名”,風流程度一點也不輸給孟郊。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這首詩是杜牧三十一二歲時,在揚州任推官(唐朝執掌訴訟一類的官員)時寫的。為什麼說最風流呢?詩裡面表達的很清楚:在揚州一覺就睡了十年,而且還與青樓有關。這種詩酒風流、放浪形骸的能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還有北宋詞人柳永柳的詩詞,更是每一首每一句都透著風流,尤其是一句“風流事,平生暢”,若不是最風流都冤得慌。

《鶴沖天》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為了能在“煙花巷陌”裡“偎紅倚翠”,什麼功名利祿呀,什麼虛度青春呀,統統都不管了,統統都比不上與美女們“淺斟低唱”。這種豁達,這種放浪,豈是一般文人墨客能夠比的。

我是索彥,平時喜歡聊些與詩詞歌賦有關的話題,也喜歡寫寫詩填填詞,歡迎一樣喜歡詩詞的朋友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這是我列舉的三首我個人認為比較風流的詩詞,大家覺得那一首算得上最風流呢?或者,大家還有比這三首更風流的詩詞?


索彥聊詩詞


攜手腕鸞入羅幃,含羞帶笑把燈吹。

金針刺破桃花蕊,不敢高聲暗皺眉。

——《濟公全傳》

這首詩通篇清新脫俗含香浪漫,首句“攜手”二字突出二人你情我願恩愛親暱,“入羅幃”三字切入正題,值此春宵一刻,二人盡享歡愉。“含羞帶笑”的緣由是兩人首登床笫初識雲雨,“把燈吹”後便進入到臆想和現實交錯的空靈之地。“金針”刺破“桃花蕊”是用兩種象形物來比喻陰陽交合之具,“不敢高聲”和“含羞”呼應,“暗皺眉”皆因“刺破”之傷的疼痛。


風雲書場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一句詩是最風流了,特別是在這個春雨綿綿,情音脈脈的日子裡。

春暖花開的季節,是嚮往的季節,鴛鴦、雙夜、梨花和海棠,用這美妙的詞彙把“老牛吃嫩草”說得如此詩意,這是我們的大文豪蘇東坡先生的“傑作”,打油詩也要有高度。

公元1069年一個喜慶的日子,年已八十高齡的北宋詞人張先(就是張三影,以“雲破月來花影”成名的那位)再娶小妾的日子,邀請了我們33歲的大文豪蘇軾參加宴席,席上張先老得意了,情不自禁: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中間只隔一花甲。

看看,這是比較正經的感懷。

好了,詼諧幽默的蘇大文豪一向才思噴湧,立即戲謔了一番,他倆忘年交關係好,很隨便,和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個“壓”字,用到妙處,滿堂喝彩!

看看,撩妹也是要有境界,大家還是多多讀點詩吧,漲些文采!


林兆文說


“風流”這個詞,在現代是一個貶義詞,比如說“某某人非常風流”,但是在以前,“風流”是一個褒義詞,有很多種解釋,生活中或者小說中最常見的解釋可以理解為放蕩不羈,率性天真,無拘無束,風度翩翩。比如紅樓夢中史湘雲說“真名士自風流”,又如“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風流人物,如晉朝謝靈運說““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也正因為如此曹植被稱為“八斗才”,所謂才過八斗指的是比曹植還要有才華。 唐朝李白最豪邁最風流的詩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而蘇軾最風流的一句詞是“老夫聊發少年狂”柳永最風流的一句詞便是“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不過我覺得最風流的一句詞是辛棄疾寫的,辛棄疾寫的詞,喜歡用典故,給人一種賣弄學問的的感覺。不過辛公用典恰到好處,便如同錦上添花。辛棄疾寫過很多豪邁的詞作,可以說是宋朝繼蘇東坡之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和蘇軾並稱為蘇辛。但是我最欣賞的是辛棄疾的一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裡面有這麼一句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當我第一次讀到這一首詞的時候,就被深深震撼了。這種震撼是甚至不能用言語表達,這是何等的自負何等的自戀又是何等的自信,明末秦淮把八豔之首楊愛就是因為讀了辛棄疾這首詞,而改名“柳如是”,所以辛棄疾的這首詞不僅是詞風流,讓人更風流。


青埂峰下的鬼話


柳永:

如題主所言,風流是柳永的特色。

乍出暖煙來,又趁遊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 ——《黃鶯兒》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 ——《玉女搖仙佩》

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但先睡。——《鬥百花》

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西江月》

是處王孫,幾多遊妓,往往攜纖手。——《笛家弄》

笑筵歌席連昏晝,任旗亭、斗酒十千。賞心何處好,惟有尊前。——《看花回》

飲散玉爐煙嫋。洞房悄悄。錦帳裡、低語偏濃,銀燭下、細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許伊偕老。——《兩同心》(這首我一般都跟人說是典型的“事後詞”)

晏殊:

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破陣子》

暮去朝來即老,人生不飲何為。——《清平樂》

須知一盞花前酒。佔得韶光。莫話匆忙。夢裡浮生足斷腸。 ——《採桑子》

芙蓉花發去年枝。雙燕欲歸飛。蘭堂風軟,金爐香暖,新曲動簾帷。 ——《少年遊》

晏畿道: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臨江仙》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臨江仙》

十二樓中雙翠鳳。縹緲歌聲,記得江南弄。——《蝶戀花》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鷓鴣天》

雲隨碧玉歌聲轉,雪繞紅瓊舞袖回。 ——《鷓鴣天》

花不盡,柳無窮。別來歡事少人同。憑誰問取歸雲信,今在巫山第幾峰。 ——《鷓鴣天》

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鷓鴣天》

秦觀: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鵲橋仙》

香靨凝羞一笑開。柳腰如醉肯相挨。日長春困下樓臺。 ——《浣溪沙》

門外鴉啼楊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勝金斗。——《如夢令》

李煜:

後主的前半生,那叫一個風流。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浣溪沙》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閒,重按霓裳歌遍徹。——《玉樓春》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鷓鴣天》

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等等……


張小㿟


什麼是風流,風流可以是吃喝玩樂,但只是這些,未免庸俗;風流要有美人美景,但只是這些,未免少了些什麼;風流可以是高山流水,但又覺太過高雅,不貼近生活;風流又或是秦樓楚館,但那未免低俗。真風流,最風流什麼?請看蘇軾一曲《南歌子》,千古最風流!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蘇軾和他的朋友們一起泛舟西湖之上,盡享湖光山色,盡情聽歌,開懷暢飲。那歌女之眉黛色濃濃如聚,就像遠處蒼翠的山巒;而醉酒之後眼波流動,就像明鏡湖中的水波漣漪。真個是湖與人俱醉,歌與水有情!這美人美景美酒美樂美詞,這五美俱,再加上“我有佳賓”,好友做伴,不醉都難!


“遊人都上十三樓。” “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凡是來遊西湖的人,沒有不上十三樓的。只要一上十三樓,就不會再羨慕古代揚州的竹西亭了,都說竹西亭好,哪裡比得上這裡呢?這真是神仙般快活之地呀。何處最風流,西湖之上十三樓。

“菰黍連昌歜 ”,菰黍就是粽子,而昌歜也是一種美味,它是菖蒲根的醃製品。又稱昌菹。端午節有食菖蒲菹與飲菖蒲酒的風俗。 “瓊彝倒玉舟”“彝”為貯酒器,“玉舟”即酒杯,酒從漂亮的酒壺裡不斷地往杯中倒。於此處,笙歌陣陣美人舞,山青水秀有賓朋,真是仙人也會醉呀!


到最後“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意思是不知誰家唱起了水調一曲,歌喉宛轉,音調悠揚,情滿湖山,最後飄飄繞過近處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雲彩卻不肯流動,彷彿是被歌聲所吸引而止步,而這不就是餘音繞樑絕妙之曲嗎?

如果蘇軾只知自己樂,境界還不算高,他懂得有愛,與民同樂。而我們在讀這首詞時,如果懂得這首詞寫在1090年,知道他曾一生曾兩次在杭州,一次是做的通判,一次做的知州。尤其在第二次時他主政一方,政績卓著,為民造福,修建了蘇堤。而與此同時,也在杭州找到了快樂的所在,成為他的又一個故鄉。


他曾說道“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此好湖山”,我們就會明白蘇軾是何等的真風流,他把對生活對人民對祖國山河的愛都融入了這一首詞中,在與美人相伴,美酒歡歌時,別人的風流就顯得俗氣,而蘇軾的風流就顯得非同凡響,讓我們千古稱讚,為什麼,他在這詞裡,更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實現愛自己愛生活愛自然愛社會的高度融合,這才是最風流!

好了,關於什麼是最風流,我們就寫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每天有更新,謝謝大家,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