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政府撬动、市场运作、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南阳探索

【城事】政府撬动、市场运作、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南阳探索

核心提示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这个问题日渐凸显。

7.52万人!最新数据显示,我市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多达75276人。这类群体成为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坚中之坚”。

“脱贫,就是要跟问题‘对着干’。”市扶贫办主任周大鹏表示,集中供养特殊困难群体,是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创举,走在了全省前列。

政府主导、购买服务、医养结合……全市各地创新救助供养模式,使特困人员享受到集中供养,不仅改善了托养环境、提升了托养质量,还释放出劳动力约1.5万名,带动贫困家庭增收约4.5亿元。

【城事】政府撬动、市场运作、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南阳探索

政府主导

整合资金 集中供养

43岁的张建刚扶着康复椅,努力地挪动脚步,不一会已是满头大汗。在内乡县马山口镇福星特困人员托养中心,记者见到这样一幅场景。

“2015年一场车祸让我全身不能动弹,治病花了30多万元,感觉天都要塌了。”张建刚说,入住托养中心不到半年,医生为他制订了康复计划,加上护工的精心照料,已能自主行动,“是他们的爱心,让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马山口镇福星托养中心是内乡县设立的两个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点之一。去年5月20日,这家民营康养机构经过县残联、民政、卫计委等部门改造验收后,接收了首批全县10个乡镇的60名供养对象,为特困人员及其家庭化解了燃眉之急。

集中托养,改变了特困群众自身和周围人的生活面貌,释放了特殊家庭的生产能力。

在福星托养中心,女护工王书侠的丈夫郭运景也是一名供养对象。“老郭2011年脑出血重度偏瘫。”王书侠说,现在,丈夫生活治病都有政府兜底,当护工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儿子也出门打工了,全家都有了继续生活的动力。

集中供养,成效喜人。这一切缘于政府主导、集中资金办大事。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紧张,符合危房改造的部分群众属于失能人员,很难合理使用政府发放的危房改造补贴。”邓州市通过统筹资金,保障了供养对象每月综合支出标准超过2200元,实现高标准救助,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政府主导,整合农村五保、危房改造、民政救助等资金,建设集中供养机构,成为我市邓州、镇平等地集中供养的有益探索。

【城事】政府撬动、市场运作、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南阳探索

医养结合

部门联动 给力扶贫

术业有专攻,帮扶要有道。

我市扶贫部门深谙此理,凝聚各部门健康扶贫合力,“配齐”集中托养攻坚要素。市扶贫办联合残联、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出台《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

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就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健康南阳建设为主题,以建设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实施医疗高地、中医药强市、医养结合三大战略。

集中供养,必须充分挖掘卫生部门的扶贫优势,强力推进医养结合。新野县、邓州市等以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敬老院、村卫生室及民营养老机构为依托,统筹布局确定托养示范点。

【城事】政府撬动、市场运作、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南阳探索

医养结合,养是平台是手段,医是目标和重点。在这一推进过程中,新野卫生计生部门与民政部门主动结合,各级医疗结构和养老机构互相合作、大胆尝试,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培植出不少工作亮点。

曾在新野县城乡医疗救助康复中心住院的张道珠老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有一次,子女们给他换了一家医院,结果没过多久,老人就坚持要回到康复中心来。新野县开展医养结合工作3年多来,社会满意度提升,留住了大批患者。

效益增加较为突出的,是新野县康复医院,该院2016年积极扩大对五保户、计划生育特别扶助群众等人群的服务,还加入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增加了对脑瘫患儿的服务,最终因医养结合而增加的收入占全院总收入的40%以上。

市场运作

专业护理 环境优雅

“该政府管的就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给市场的就要放足放到位。”镇平扶贫部门清醒地认识到集中供养问题症结,探索集中托养市场化新路。

4月30日,镇平县四季医养中心春意融融。在这家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打造的县级托养中心里,两人一间的托养病房内配备了彩电、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和呼叫系统,每个楼层还有值班医师。

75岁的五保户江青云拉着护理工王明亮的手,眼中噙满激动的泪水:“你们天天把饭送到房间、热水端到床头,住在这里天天都是享福,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

江青云是镇平县集中托养特困群体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去年10月15日起,首批20名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被接入该县四季医养中心,免费享受保姆式全天候护理服务。

“在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将需要特殊照料的特困人员进行集中托养,有一定行动能力的特困群众就近集中安置。”镇平县采取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为特困群众建起一座座温暖的爱心家园。

新野的医养结合、市场运作,扩大了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人数增加,保证了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政府购买集中供养服务,还为医疗机构增加床位提供了政策依据,培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专业护理-环境优雅-吸引更多贫困户”的良性循环。

我市在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农村危房改造、医保四次救助等政策,实行“政府兜底保障,释放劳动力,助推脱贫攻坚”,率先在全省探索对贫困因病因残失能人员实施集中供养,目标是将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提高至60%以上。

一张集中托养的帮扶救助网络在南阳大地快速铺开。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胡楚强 张 飞

—— —— —— —— —— ——

南阳报业传媒

南阳报业官方号 权威资讯早知道

【城事】政府撬动、市场运作、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南阳探索电话:0377-63131339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南阳市新媒体联盟理事长单位

——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