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2900!這件事值得引起重視

經過這幾天的連綿暴雨,A股現在進入了哪個階段?

我們回到市場:面對凌晨歐美股市的大跌,A股低開的程度相對有限,盤中也有明顯的拉昇過程,這就說明同樣的利空對市場的殺傷力在不斷減弱,市場由暴雨期進入細雨期!

週一的時候我說過:本週市場將在大跌過後進入築底格局,築底的節奏與方式就是小雙底的運行模式。目前來看,市場的走勢和我的預期吻合度還是比較高的。

市場殺傷力較強走勢的已經告一段落了,後面就是築底的格局,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綿綿細雨,會有小幅的調整,但是整體上不會改變築底的格局。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最主要的策略就是挖掘低吸的機會。

● 接下來,我將從市場的熱點出發,給大家一些建議和參考。

本週市場最大的熱點就是“人造肉”

這個主題有一個明顯的催化劑:堪稱“人造肉第一股”的美國超肉公司,股價在上市首日便暴漲163%,創出近20年來美國市場IPO首日最佳表現。

受此影響,A股“人造肉”概念也大幅上漲,像:豐樂種業、維維股份、雙塔食品、哈高科等等,在本週大跌的市場中逆勢掀起了漲停潮,特別的刺眼。

任何一個新興產業,都會經歷從概念,到題材,到成長,再到價值的四個階段,目前“人造肉”毫無疑問就處於概念階段,但如果你要從中挖掘機會,就必須清楚其中的邏輯。

“人造肉”大概分為兩種,一種又稱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是一種健康的食品;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人造肉,目前造價高昂尚不具備批量生產的條件;從最近走強的個股來看,市場更傾向於“大豆蛋白肉”這一主線。

板塊輪動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人造肉”的高漲也符合市場漲跌輪迴、熱點此消彼長的邏輯,因為在“人造肉”低位爆發的同時,前期火爆的豬肉板塊卻在高位出現了明顯的大跌和殺傷。這就是一個熱點所經歷的盛及而衰的調整過程。

從操作的角度

來看,如果周初你敢於去配置“人造肉”板塊,那現在的漲幅是非常明顯的;但如果周初沒有配置,那現在就不值得追,因為操作價值已經明顯降低了;如果你看好這個主線,也要等待這一輪漲完回壓之後再去觀察。

● 最近還有一個大事件,值得引起我們重視:MSCI的擴容。

MSCI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於5月14日公佈,屆時還將公佈新納入和剔除的名單。據摩根大通預計,MSCI將A股權重提高到20%,將吸引被動資金和主動資金流入,共計850億美元。再加上富時羅素6月將A股納入指數體系,預計上述調整將在明年3月前為A股帶來1500億美元資金流入。這將對市場形成流動性的利好。

除此之外,MSCI增量資金的介入方向和選股標準也值得我們去關注。

就目前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來看,科技創新、5G、醫療健康和生物技術,或是MSCI增量資金潛在關注的方向。也值得我們去重點觀察。

●最後我做個簡單的小結:

就市場而言,目前已經進入階段性的底部構造階段,如果前期你已經降了倉位或是做好了持倉的優化,那市場的殺傷力是越來越小的。相反,機會卻在逐步醞釀,前期我講過的方向,如:消費、金融、地產等,都會有逐步醞釀機會的過程。操作上,倉位輕的可以找機會低吸,倉位合理的那就安心持股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