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邓春兰坐着羊皮筏子去北大 女生当年能上大学应谢她

甘肃邓春兰坐着羊皮筏子去北大  女生当年能上大学应谢她

邓春兰

甘肃邓春兰坐着羊皮筏子去北大  女生当年能上大学应谢她

油画邓春兰

1898年7月3日,北京的夏天已是烈日炎炎,在这一天,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同样是在1898年7月3日,中国西北边陲一个叫起台堡的地方 ,降生了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邓春兰。貌似互不相干的两件事,却在时代与命运的推动之下,最终连接在一起,共同推动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极富盛名的“大学解除女禁”运动。

邓春兰出生在甘肃循化道帏乡起台堡村(现属青海),父亲长期从事教育事业。1911年,邓春兰在家乡高小毕业后,随父邓宗来到省城兰州进入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邓春兰在兰州一所小学任教。此时的邓春兰从自己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遗憾和亲眼目睹的一些男女不平等现象中,深刻感受到了封建陋习下的世道不公。

辛亥革命前后,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进步人士,多次提出男女教育平等的主张,但由于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势力的阻挠,此主张始终得不到实行,到1919年,全国国立大专院校中仍然是“女子竟无一人”的模样。在这样的时局中,为冲破女禁,邓春兰最终以无畏的勇气将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史册。

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演讲全文,文中呼吁男女教育平等。邓春兰看到后,心情十分激动。不久,五四运动爆发,“五四”的热血让邓春兰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满腔热情,于是,她于1919年5月19日奋笔疾书,给蔡元培先生寄信一封,倾诉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1919年6月,就在邓春兰焦急等待回音的时候,甘肃省决定招考官费赴京学生,邓春兰毅然报了名,在一些进步人士的极力主张下,甘肃省录取了邓春兰等六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同年7月26日清晨,邓春兰一行登上了几个羊皮筏子,解缆启程,踏上了万里赴京争学权的旅途。此行沿黄河绕道内蒙,艰辛异常。

邓春兰在《晋京旅行记》中写道:“余等此行,计程数千里,困苦艰难,备尝之矣。且今后世界的日新月异,吾辈女子复岂以常处闺闼,以自放弃其责任耶?故此当振我精神,致力于学术,以为服务社会之备,岂不快哉?”

1919年8月27日,邓春兰等到达北京。几乎同时,北京《晨报》发表了邓春兰的两封信,随即,北京、上海的《民国日报》以及多份外文报刊也相继刊载,邓春兰的呼唤瞬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田汉、李达、茅盾、陈望道等著名人士及进步人士、爱国青年尤其是女学生们纷纷发表文章,热烈支持邓春兰的呼吁。之后,邓春兰继而在《少年中国》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明自己对妇女解放的观点。这年冬天,复回北大的蔡元培先生深为邓春兰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终明确表示:“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当之女学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也。”

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于1920年2月,先后招收了9名女学生人学,邓春兰便是其中之一,这9位女青年成为我国历史上男女合校后的第一批女大学生。至此,沿袭多年的“大学女禁”在五四运动中,在邓春兰等有志女青年的奋起抗争下被彻底打破。

时光已矣,芳魂千秋。1982年6月9日,邓春兰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85岁。甘肃省政协在追悼会上评价她为:首倡冲破大学女禁的女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