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你的孩子是快乐成长,还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呢?早教究竟有多重要?

蝴蝶恋花为那般


让孩子快乐成长不等于就会输在起跑线,正确认识早教

广义上的早教指的是孩子在6岁进入小学之前的教育,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岁时就会进入幼儿园,而3-6岁之间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所以狭义上会把0-3岁孩子的教育称为早期教育即现在大家认为的早教。

早教的内容和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都不同,教育时间也是随时随地。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游戏或者玩具,亲子互动等方法来完成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交往、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最基础的知识。



而这些基础知识其实都是可以通过父母家庭外界来完成的,比如孩子在语言敏感期时,可以多和孩子说话,多带她去热闹的场地,接受不同的声音。

我女儿现在三周一没有上过早教,过完五一送去的幼儿园,老师说各方面都还不错。我从来不觉得去早教班就是赢在了起跑线。因为很多早教中心能做的事,父母其实都可以做,只是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学习,想要舒服一些。其实教育幼儿园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自理能力和一些生活习惯。



父母充满耐心与爱,积极学习,并言传身教比什么早教班都强

早教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而早教中心就是专门为婴幼儿的父母或家人提供婴幼儿早期教育培训指导和帮助的服务机构。

现在的早教中心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选择早教中心当然省力。可是即便孩子在早教中心学的不错,终究还是要回到父母身边,而家庭教育才是早期教育的重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只要抓住了儿童的敏感期,也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的。



很多父母错误的认为早教就是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认为会识字、会背诗、会跳舞就赢在了起跑线。

父母给孩子营造开心快乐的氛围,积极观察孩子的敏感期,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萍妈育儿记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二宝妈,对教育和育儿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研究。想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前段时间,老大的幼儿园举行了一次家长教育讲座,邀请了一位专家分享了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话题。他问了一个问题:“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大屏上同时展示了很多选择项,如果可以放弃一个培养目标,你会选择哪个?大部分家长选择放弃学习成绩。他说:“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的选择,可能因为现在孩子还小,你们可能不在乎成绩。但是,成绩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性格。”想起最近火爆网络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哪怕孩子成不了学霸,只要性格阳光健康,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关于输在起跑线这一说法,我一直不太认同。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赢在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相反,一开始就冲刺,反而到最后会后劲不足。


首先,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应该注重课外书的大量阅读。很多父母并不关心这一阶段的学习,认为拉不开差距。错了,真正能让孩子后面拉开差距的是学习习惯。父母更需要重视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反思总结、提出质疑等。平时,家长需要时刻观察孩子在学习上这些习惯是否具备。治愈成绩优劣,只要不是太差,中上游就没问题。

其次,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可以加快步伐奋勇直追。这个时候,学习习惯就显现出优势来了。只要孩子喜欢学习,就能一直保持学习动力和追劲。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式学习,永远不可能成为佼佼者。


最后,高中阶段是冲刺阶段,考验孩子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思考深度。这个阶段单纯靠勤奋就不行了。小学阶段读的大量课外书就能派上用场。喜欢阅读的孩子同时也喜欢思考、创新、活学活用。说白了就是灵透、不呆板,对知识吸收快。平时见过太多成绩平庸的学生,深知他们学习的劣势在哪里。所以,不能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

因此,起跑线根本不算什么,跑完马拉松,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父母要做的就是尽职尽责做好陪跑工作,为孩子的每一个过程加油助威。

至于现在市面上的早教课,上不上其实用处不大。在家也可以早教啊。说到底,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学校教育和培训机构只是辅助。放平心态,静待花开,我们父母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硕小果育儿学堂


我既想孩子快乐成长,又要让他不输在起跑线上,并且,我做到了!

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万千爸妈把孩子塞进了早教班,学前班,拼音班,识字班......

到底起跑线是什么?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我想,很多家长误会了。

下面我就列举幼小衔接需要准备的几点:

一、心理准备。幼小衔接的孩子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心理准备过程,家长和教师要给孩子灌输一个“上小学很自豪”的思想,自己已经长大成“大朋友”了。

二、体能准备。一方面是多锻炼跑步、跳绳、拍球等身体协调性运动,另一方面是指“坐满三分钟”,确保孩子能够坐得住。

三、习惯准备。要培养孩子严格的时间表,课程表。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活动为主,教授的基本是活动课程,而小学教育有多不同,以学科课程的教学为主,孩子在需要做学习习惯的改变。

四、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孩子需要自觉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不开小差,课后能按时按量完成家庭作业,对自己的文具书包能够自己整理等。

当然,不是说准备了这些,学习就可以不学了,我建议爸妈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日常。

数学方面,多用日常场景带入概念,比如加减法、认识钟表、认识钱币等;

语文方面,多陪孩子亲子共读优质绘本,引导孩子讲故事;

英语方面,准备音频资源磨耳朵,动画片培养语感;

科学方面,多去科技馆,在家多动手。

写的有些长,只是想说,家长们,请放下焦虑,多些陪伴与理解!



权妈在线


1.作为父母想必都想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

2.对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话题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起跑线”根本就没有可循的标准

3.我有两个孩子,都没有参加过早教班,老大上高中了,也没上过补习班。

4.对于早教班的兴起,肯定是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更是有广大的市场需求

5.我是在农村从事学前教育的,农村孩子几乎没有上过早教的,所以对于早教的效果如何,不好做评判


小马1688


首先快乐教育的边界太过宽泛了,如果想要弄清楚,需要对快乐教育做一个定义和论证,何为快乐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绝对是一个长篇论述。康爸,给出一个简单的回答,供您参考。假如一棵树有感知,我们想要其成才,就必须给其阳光、雨露、施肥和修剪,然而修剪的过程,树木一定不是快乐的。那么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其次就是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当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其时代用其当时的衡量标准并非是优秀的突出的,例如爱迪生、等等。


早教重要吗?当然重要,这种重要的程度,我个人认为并非是把孩子完全交给教育机构,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比父母更专业。但是早教更多的是需要父母去参与、去了解你的孩子,他的性格、他的特性、他的喜好、还有他可能具备的某些重要的特质。


逼着孩子去学习,这种教育不对,但是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对,父母如何掌握这个度,是需要自己好好深思的。


康爸说


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成长同时也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听起来很矛盾,其实分析起来也很简单。1首先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小孩快乐成长,不希望成材,2如何让小孩既能学有所成又能快乐成长,这是我们家长该思考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压力本身就很大,有些专业的确要从小学习,从小培养。但没有哪样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不用付出汗水的。小时候努力,明确理想,长大才能更好适应社会,才能真正长久快乐。周杰伦最感激他妈妈,在他3岁小的时候让他学习钢琴,并严格要求他,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朗朗最感激的是他爸爸,从小在音乐路上的一直陪伴,对他的严格要求,他才有了成年后的成就,成为著名钢琴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3从小树立人生目标,确定理想,让孩子为之努力,求学中付出了汗水和泪水,孩子也是高兴的,丰富了生活同时又学到知识,交到许多朋友,也得到肯定和荣誉,老师与家长的教导很重要,开心学习,让孩子能健康成长。


小熊音乐课堂


首先快乐的成长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以并行的。怎样才能快乐的成长?不要再玩耍的年龄去报太多的辅导班。那不是落后了吗输在起跑线了吗?小编认为不然。

其次在玩耍的年龄就要玩耍,在学能力的年龄就要学能力,在学知识的时候就要学知识,这是有年龄的差距的。是有分工的。幼儿园期间就是玩耍时间,是学能力的时间,不要小看了玩耍,那是有技巧的有层面的。不是随随便便的玩耍。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还愁输在起跑线上吗?这就是俗话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最后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只看到一年以内的事情。国家既然要求幼儿园不准有小学倾向,那就有一定的道理,那是经过无数专家的不知多少次测算推理出的。


零基础哦


《如何评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这句话本身没错,中心内涵是充分挖掘孩子早期教育的潜能。

二、早期教育何为早,早到什么程度为宜,可不是越早越好。

三、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四、切不可赢在起跑线,却输在冲刺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