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探索火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地理那些事


水手计划(Mariner Program)

  • 1964年,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两次尝试到达火星发射了水手3号和水手4号两颗双胞胎探测器。水手3号于1964年11月5日发射升空,但在火箭顶上装上航天器的包裹材料未能正常打开,任务失败。三个星期后,即1964年11月28日,水手4号成功发射,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火星之旅。

  • 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飞越火星,提供了这颗地外行星的第一张特写照片。从探测器返回的图片显示了火星上的撞击坑,提供了关于这颗行星更准确的数据,诸如:估计其大气压约为地球的1%,白天的温度为-100°C,没有检测到磁场或火星辐射带。这些数据对当时计划的火星登陆器进行重新设计颇具意义,并表明火星更像个不毛之地。

  • 水手9号于1971年到达火星,返回的照片提供了更详细的证据,证明液态水可能曾经流过火星表面,也看出了许多火星反照率特征的真实本质。例如,奥林帕斯山之雪(Nix Olympica)是火星沙尘暴期间可以看到的少数几个特征之一,它揭示了它是整个太阳系中所有行星上最高的山峰(确切地说是火山),从而导致其被重新为奥林帕斯山。



上图:1965年水手4号拍摄的第一张火星特写照片。[头条·小宇堂-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维京计划(Viking Program)

维京计划于1975年向火星发射了维京1号和维京2号太空船;该计划包括两个轨道器和两个着陆器 ——这是成功登陆和运行在火星上的最早的两个航天器。

这两个着陆器任务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搜索生物信号并观察火星的气象、地震和地磁。维京着陆器上的生物实验结果尚无定论,在研究者们重新分析了2012年发布的维京数据之后暗示了火星上的微生物生命的迹象。

维京轨道飞行器显示,大量的洪水冲刷形成了深谷和侵蚀基岩的沟槽,并且行进了数千公里。在南半球,大量支流状的区域表明降雨曾一度下降。



火星探路者号(Mars Pathfinder)

火星探路者号,于1997年7月4日在火星上放置了一个带有巡回探测器的基站。它包括一个着陆器和一个10.6千克的小轮式机器人漫游车,名为旅居者号(Sojourner),这是第一个在火星表面运行的火星车。除了科学目标之外,火星探路者任务也进行了各种技术的“概念验证”,例如安全气囊着陆系统和自动避障功能等等。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Mars Global Surveyor)

在1992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观察者轨道器失效后,美国宇航局重组并启动了火星全球勘探者号(MGS)。火星全球测量者于1996年11月7日发射,并于1997年9月12日进入轨道。经过一年半的修整,其轨道从环形椭圆变为环绕火星的圆形轨道,该航天器于1999年3月开始其主要测绘任务,它在一个完整的火星年过程中观测到的火星是从低空,近极地轨道开始的,相当于近两个地球年。火星全球勘探者号于2001年1月31日完成了其主要任务,并完成了几个延长的任务阶段。

该任务研究了整个火星表面,大气层和内部,并返回了有关这颗红色星球的数据比之前所有火星任务所获得的总和都多。

上图:在火星全球勘探者号的图像中可以看到与地球上形成的沟壑类似的沟壑。这张来自火星全球测量者的图片横跨大约1500米的区域。从Sirenum Terra的牛顿盆地可以看到与地球上相似的沟壑。


火星奥德赛轨道飞行器(Mars Odyssey)

2001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奥德赛轨道飞行器抵达火星。它的任务是使用光谱仪和成像仪来寻找火星上过去或现存的水和火山活动的证据。 2002年,有人宣布探测器的伽马射线光谱仪和中子能谱仪检测到大量的氢气,这表明在其南极60°纬度内火星土壤上层三米深度内存在大量的水冰沉积物。


火星探索漫步任务(MER)和凤凰号登录器(Pheonix)

NASA的火星探测漫游任务(MER)始于2003年,是一个机器人太空任务,涉及两个探测器,勇气号(MER-A)和机遇号(MER-B),目标是探索火星表面地质。任务的科学目的是寻找和描述各种各样的岩石和土壤,这些岩石和土壤可以保留火星上过去的水活动的线索。 该任务是美国宇航局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包括三个以前成功的着陆器:1976年的两个维京计划着陆器; 和于1997年发射的火星探路者。

上图:凤凰号着陆器看到的火星极地表面


火星侦察轨道器(MRO)

火星侦察轨道器(MRO)是一艘多用途航天器,旨在从轨道对火星进行侦察和探索。这艘价值7.2亿美元的航天器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监督下建造,于2005年8月12日发射,并于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

MRO包含许多科学仪器,如HiRISE相机、CTX相机、CRISM和SHARAD。 HiRISE相机用于分析火星地貌,而CRISM和SHARAD可以检测地表上和下方的水、冰和矿物。此外,MRO通过每日监测火星天气和地面条件来寻找未来的着陆点,并测试新的电信系统,使其以前所未有的比特率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未来几代航天器铺平了道路。[头条·小宇堂-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上图:MRO轨道器HiRISE相机拍摄到的火星滑坡。



好奇号漫步车(Curiosity)

美国宇航局火星科学实验室将这辆火星车名为好奇号,于2011年11月26日发射,并于2012年8月6日降落在火星上,位于盖尔陨石坑的艾奥利亚平原。该火星车携带的仪器旨在寻找与过去或现在的火星宜居性相关的情况。

上图:好奇号在2012年8月9日以白平衡图像观看艾奥利亚山山麓的图像。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是研究火星高层大气层的轨道飞行任务。它还将作为火星表面机器人着陆器和漫游车的通信中继卫星。 MAVEN于2013年11月18日发射,于2014年9月22日抵达火星。



洞察号(Insight)和火星立方体一号(MarCO)

2012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择了洞察号,这是一个价值4.25亿美元的着陆任务,带有热流探头和地震计,用于确定火星的深层内部结构。两个名为MarCO的飞越型迷你立方卫星于2018年5月5日与洞察号一起发射,以便在洞察号进入和着陆期间提供实时遥测。洞察号于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上成功登陆。

上图:洞察号的部件解析

  • RISE ANTENNA - "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天线

  • UHF ANTENNA - 甚高频天线

  • GRAPPLE - 抓钩

  • TETHERS - 固定栓带

  • WTS/SEIS - 内部结构地震测量实验

  • Heat Flow Probe - 热流探测器

  • Pressure Inlet - 泄压口

  • IDA - 设备部署机械臂

  • IDC - 设备部署相机
  • ICC - 仪器场景相机
  • TWINS - 温度和风速仪


上图:洞察号自拍照


小宇堂


炎黄子孙,炎代表的就是火星,黄代表的就是金星。这个世界,在以不同的文字和称呼,文化和说法,描述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以海洋之神的子民自居,对大海有着强烈的崇拜,它与利莫里亚文明(Lemuria)并存于当时的地球,利莫里亚文明位于现今澳大利亚东北方向的一块古大陆上。或者说,最初这个世界只有两大文明,就是炎黄子孙,精灵族和龙族。人类的这个载体是龙族和精灵族的科技,以人鱼基因为蓝本,制造出来的宇宙中最高最复杂的生命形态,这种形式因为太过复杂,所以跑到宇宙其他地方都是个死,相反倒是越简单的生命结构形式,适应宇宙环境的能力才越强。龙族,是智慧的象征!以龙造型文化为代表的含义,就是集大成,集百家之长处和优点的象征性意义!那只是龙族或者说东方文化的精神图腾和象征,而不是说龙族的人就长成这样


宇宙导游


遐想加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