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媽媽做的什麼菜?

華仔美食日記


這個問題,一下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時光。

兒時的美味莫過於媽媽做的菜,要說我最喜歡的一道菜,不得不說起這道土豆絲炒肉片,可以說是童年最美的回味。遠離家鄉在外工作,每次嘴饞了就會自己弄上一盤,但總是沒有兒時的美味。每次回家都會跟老媽學一學,但總沒有媽媽做的味道。索性也就不再嘗試自己動手。因此,這道菜成為我每次回家的必點菜!

如果說味至濃時是故鄉,那麼味至美的,永遠是母親做的菜!母親烹飪所帶來的味覺習慣,頑固不化地存在我味覺記憶中。不管十年還是二十年,無論酸甜還是苦辣,只要味蕾碰到那種滋味,就是心中最美的滋味。


香菇豆包


小時候啊,記憶中每天就是醃鹹菜,涼拌土豆泥,好像就沒有菜吃。對啦,如果蒸雞蛋羹算菜的話,那就最想吃小時候媽媽做的雞蛋羹!

家裡養三隻雞婆還要賣蛋,兄妹三人只有生病了才給吃。那個冬日,看著媽媽端給發燒弟弟香嫩嫩半碗雞蛋羹,那個饞啊,忍著口水不停地摸自己的頭!

有一次,挑豬草野地裡撿到八顆雞蛋,包在衣襟裡急著丶歡快地往家趕,心裡念著別磕破,走到院門口,急著喊媽,被門檻一絆,全摔進院裡碎成了稀吧爛,那一幕啊,象剛破滅的一場美夢……

雞蛋羹丶雞蛋羹,想吃小時候院子裡咯嗒丶咯嗒母雞下在雞窩裡的有餘溫的蛋,媽媽燒大鐵鍋擱高粱篦子上拉風箱蒸好的那碗香氣撲鼻的一一一雞蛋羹




滿姿滿色


千金難買時光倒流,話說這世界上最可口的美食,莫過於小時候媽媽做的飯菜,這話不無道理,媽媽做的菜,吃的不只是味道,而是一種情懷,只有小時候媽媽做的飯才能吃出家的味道,八尺男兒,說這話可能略顯矯情,哈哈。

長大後,自己忠愛美食,廚藝日見長進,後來超過媽媽的廚藝,以後每當到家裡,都是自己下廚做飯給家人吃,我在家的時候媽媽就很少下廚了。但是不管是在外面吃過的再多好吃的,還是自己下廚做出的美食,卻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小時候留下最記憶深刻的味道有3個,第一個,是每天早上早起上學時,媽媽煮的方便麵,會加上兩個雞蛋,簡單而又營養。

第二個,是每當放假的時候,媽媽會煮上一鍋茶葉蛋,那是父母買鎮上做生意,早出晚歸,我和妹妹在家,餓的時候就吃茶葉蛋填飽肚子,這個記憶最深,那個味道是以後吃過那麼多茶葉蛋,再也吃不出來的味道。

第三個是每當過年的時候,媽媽包的餃子,那是家庭條件有限,加上父母平時都忙,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的上餃子,每次都會吃上兩三碗。出門上學和工作後,大大小小的餃子館遍地都是,也吃不出當年的香味。

有人說現在的豬肉沒有以前香了,也有人說現在的人生活好了,身上的油水大的,所以吃東西沒有以前香了,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都有吧。

說了那麼多,有勾起小夥伴們兒時的回憶嗎?





野廚阿浩


這個問題問的好!按照大部分人肯定都會說都很好吃,媽媽做的飯菜都很香!不管誰出去打工還是出差回家,在外無論吃過多少山珍野味,也比不了回家媽媽做的菜的農家味道!因為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媽媽做的飯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一家人吃吃喝喝有說有笑!太安逸了!

當然在我心裡這麼多年了,有一道菜還是讓我忘不了!就是土雞蛋菜湯,製作簡單,但味道原汁原味,永遠吃不膩也吃不厭,這道菜在以前就是我家的硬菜,因為小時候,肉都很難吃到!所以那個時候雞蛋菜湯,就是葷菜!讓我記憶猶新!

做法很簡單,但現在媽媽只要做出來,還是那樣的味道。就在昨天都吃了!

製作方法簡單和你們說下哈,用豬油放鍋裡炸一下,再把雞蛋放鍋裡面,在用鍋鏟輕輕攪拌後,用水煮開,放點大蒜,這樣比較香,等水煮開再放新鮮的蔬菜,放點鹽和雞精,收鍋!原汁原味原生態,簡單農家的味道。你們吃過嗎!


山藥視頻zc


謝謝這個好問題,一下就將我帶回童年,想起了我的老爸老媽!

小時候,我家條件不好,帶肉的菜一般半個來月吃一次,每一次聽到要吃肉,真的在我兒時的記憶裡那可是一件大事兒,跟過年似的!

此刻,想著都讓我咽口水,老媽做的蒜苗回鍋肉,真的是香飄飄啊,老媽炒肉,我就圍在灶臺邊,一直吞口水,老媽看著我那個饞樣,起鍋前總是讓我嘗第一口:說說味道可以嗎?

最絕活的是:老爸會配上自己最拿手的豆花!在我記憶中真的是完美搭配,雙劍合璧的意思,每到

那個時候,我媽總會煮上好多米飯,最後吃到自己撐的不行了!那真的是痛快!

不知道大家又哪些人做的菜讓你回味無窮呢?期待分享喔!



家務寶魔力生活


記得是上初二那年,我因為考試成績,下降的太厲害,又和老師拌了句嘴,老師一氣之下讓我請家長,我們那時離學校很遠,大概有十幾里路,每次上學都是騎自行車去的,那天生氣了,我也想幹脆走回去,走回家,從早上八點多,走走玩玩,大概三點多才到家,剛到門口就聞到一股香味,我也餓得精疲力盡了,媽媽一看我,你怎麼回來了?我什麼也不說,就說餓了,媽媽趕緊把飯端上來,那是滿滿一大碗芹菜豬肉燉粉條.那吃的叫一個香啊!我整整吃了兩個饃!感覺是全天下最好的美味!媽媽謝謝您!


華仔美食日記


看到這標題,真是心生無限遐思。

算算,已經有好幾年沒見我家母親大人了。

小時候常常環繞在母親身邊,母親切菜,我就洗菜,不會洗也在那裡玩兒,陪母親說說話聊聊天。

母親愛做的家常小菜,我個個都愛吃。

我最愛吃的是母親烙的蔥油餅,未進家門便聞蔥油香!

母親只要烙餅,我一頓飯吃十個不成問題!

(小時候是個小胖妹)

還喜歡到處炫耀:看!我媽媽烙的蔥油餅兒!可好吃了!你還吃不著!

我媽媽很喜歡給我做,我也很喜歡吃!這可謂是童年最美的回憶啊!

而且我母親做的菜都有一個共同點:不辣。

因為我小時候不愛吃辣椒,一吃辣了就哭,後來我媽也陪著我不吃辣椒,只做不辣的飯菜。

那麼那麼多年之後,我甚至記憶裡一直以為母親是不吃辣的,長大後的一次出去吃飯,母親點菜了一盤水煮肉片,是辣椒很多的一道菜。

我很驚呼,母親笑了,她說“我一直都愛吃辣椒的呀,小時候將就你才不吃的😁”一時間,感動得熱淚盈眶。

母親為了我的喜好,竟然十餘年不吃辣椒,不做辣椒菜。

現在長大了,我也會吃點辣椒了,可每當我吃辣椒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母親。

母親節快到了,我們一起向我們的母親大人表達熱愛之情吧!🌹


二乖啊丶


我小時候喜歡媽媽做的螃蟹豆腐,因為那時候在我家那裡盛產河蟹,如果想吃的話,就去戶外田間地頭,溝渠和蘆葦蕩裡面去抓,每次都能抓到很多因為多總吃清蒸,水煮有點兒吃膩了,於是我們就換個樣吃,其中螃蟹豆腐是我的最愛,其做法,時間太久了。我現在有點兒忘了。但大概的做法是,把螃蟹洗淨。用杵子搗碎,之後用紗布過濾,把濾下來的渣子,扔掉 或者餵雞鴨等。下一步怎麼做,我實在想不起來了。反正味道非常非常鮮美,因為那都是螃蟹的精華呀,是需要很多很多的螃蟹才能做出一碗或者一小盆!所以我喜歡媽媽做的這道螃蟹豆腐這道菜!有媽媽真幸福啊

!!


文人1314


一看到標題,就想起了兒時的回憶

多少年過去了,一晃而過,轉眼間母親就老了

小時候記得母親做的酸辣土豆絲,土豆片,筍子炒臘肉,酸菜魚等等那個味道,真的美極了

現在的我們吃的是回憶,再也回不到小時候了,母親再也回不到年輕時候了

趁母親在的時候,多陪陪母親

因為我們工作起來,就很少陪母親,所以我們都抽時間多多陪伴,有一句話說的好,陪伴才是最大的幸福


永酒傳奇


1,港式紋烏參 主料:烏參1只。輔料:五花肉50克,冬筍25克,口蘑5克,火腿25克,乾貝25克。調料:食鹽2克,醬油10克,味精0.5克,料酒30克,豬油(板油)50克,二湯50克,黃豆粉10克,清湯50克。

2,彩虹炒蜇頭 主料:海蜇頭200克、彩椒適量、輔料:鹽2克、味極鮮醬油5克、醋適量、糖3克、蔥花2克、芝麻油3克、花椒油2克、熟白芝麻3克。這道菜無疑是考驗廚師功底的一道絕妙佳餚。因為想做出外向裡嫩,味道能紮根進肉質裡的精品菜餚,就必須得對食材的品性精確瞭解,對火力,時間以及翻炒功夫的完美掌控。

3,城北辣子雞 主料:雞肉500克。輔料:紅尖椒60克。調料:花生油10克,食鹽3克,蔥半根,姜5片,蒜6瓣,八角2個,花椒1大把,料酒5克,生抽3克, 香葉5克,芹菜1小根,五香粉3克,白芝麻5克,白糖3克。

4,尖椒去骨蹄花 豬蹄加老薑和花椒粒燉兩個小時左右(能輕鬆去掉大骨為標準) 熟軟的豬蹄去骨以後的樣子(豬蹄一定要買帶筋的)碗裡用韭菜節打底,加上剁成小塊的蹄花,調味碗中加入燉蹄花的原湯(不要油),加入美極鮮醬油、糖、白醋、鹽(味精自便),加入小青椒和小米辣(口味依自己喜好,喜歡辣就多加),加點香油,淋上調好的味汁就可以了。

5,麻辣鴨食氣 主料:鴨腿3個。輔料:姜3片、黃酒1大勺、水適量、食鹽4克、細香蔥2根。美食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一道菜不僅僅是吃它的味道,還有就是它帶給我們的回憶。

6,剁椒魚頭 主料,鰱魚頭1個 輔料,蠔油1勺、大蔥1段、剁椒100克、料酒2勺、醋1勺、鮮紅辣椒3個、大蒜6瓣、姜10克、小蔥1根。美食的傳承,不需要複雜的技法、炫目的配料、精緻的器皿,一脈相承的只不過是一顆執著而熱誠的心,以及對食物本身的質感、美味的延續。你小時候吃過這樣的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