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最後一句到底算不算病句?

姒莞萱


有人說魯迅的作品詰屈聱牙,有人說語法不通。有人建議把他踢出中學語文課本,有人著書立轉反駁他的觀點。無論怎樣,沒有人能撼動民族魂的地位,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無人能比。分析孔乙己大約的確死了這個句子,一定要放到當時的意境中,而不是單單挑出來分析語法。

說他死用"大約",是人們對他的生存狀態漠不關心。用"的確"作者肯定這樣的社會現實絕對不會容納這樣一個人長命百歲的活下去。初讀這樣的句子,會感覺似乎不符合邏輯的語句。但認真思考會感覺更加耐人尋味,比起流暢圓潤的句子來更加入木三分,力透紙背。



林中雨微


經翻閱,《孔乙己》最後一句話是這樣的: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看見,一一大約孔乙己的確己經死了!”

這是一個整句,從語法和結構來說,這個句子主謂賓非常分明,定語有層次,而且前半句和後半句可以單獨構成一個整句,所以就從語法來說這個整句沒有任何毛病!我們看一個句子有沒有毛病就要看語法和結構!

大家挑剔的可能就是“大約”和“的確”,這是個判斷句式,卻判斷的沒那麼分明,甚至前後矛盾!

其實不光是“大約”和“的確”,還有前半句與後半句的“終於”和“已經”也有這種突兀感!

我們再來讀一遍魯迅這個句子:我到現在終於沒有看見,——大約孔乙己的確已經死了!

魯迅這篇小說批判思想非常強烈,他針對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殘害,如果一個讀書人不在科舉這種體制上面走向成功,那他基本就廢了!

我們在初中學過一篇《范進中舉》,這篇小說諷刺的也是封建科舉制度,可和《孔乙己》比起來,《范進中舉》保留了太多,《孔乙己》是徹底的!於是魯迅說:我到現在終於沒有看見過他!

孔乙己發生的時代在清末及其辛亥革命以前,那時候秀才舉人什麼的儘管仍然還在執政,卻從清末的洋務運動中已經將讀書不確定在仕途這條唯一的道路中,《孔乙己》小說最後的這個句子寄託了魯迅對未來時代的期望及其對現有時代的失望,通過孔乙己,魯迅感到逐漸過去的這個僅僅從科舉仕途——這般延續幾千年擺脫寒門的唯一途徑的時代該埋葬了!

——大約孔乙己的確已經死了!這句話既對自己的預感不確定,又抱有作者自己堅定的信念!“大約”是對應大多數人的,的確是針對自己的!

遣字用詞如何表達一個思想,這是一個作家的風格,也是思想深度問題,這好像音樂,音符也有這種速成約定,音符與音符之間也不能組合的太突兀,那樣寫出來的旋律就有失美感,不流暢!可是據羅曼羅蘭說百多芬就喜歡用截然相反的幾種音符寫音樂,他就喜歡用那種突兀感,甚至音符之間有較大的矛盾!當時就有音樂評論家認為貝多芬的音樂好是好,卻有失傳統音樂要求!百多芬說道只有天才是不一樣的,庸才才會循規蹈矩!

我們擅長挑剔天才的作品,是因為我們可能要將自己打扮得不一樣,比如我們去挑剔魯迅,就因為魯迅是無法超越的,我們只不過要藉著魯迅的光環照亮自己,以為我們自己比魯迅高明!


草軒客


孔夫子也有犯錯時,魯迅先生的文章當然也會有錯誤處。

從標準語句來看,肯定是算病句的。

這麼說吧,如果是一個老外要過中文的四六級,他在作文中有如同魯迅先生在作品《孔乙己》中最後一段說道"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樣一句,那麼肯定不是加分項目,不吹不黑。


然而,語句放在這篇文章裡,個人認為不算病句,是沒有問題的。

除去對名人文章、字眼的過度解讀的,我認為沒有問題的原因有二:

一、病人有病語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作家,他的評判性文章在當時就如同無比鋒利的手術刀一般剖析著社會,又如在黑暗中嘶吼,期望能喚醒麻木的、病入膏肓而不知的人們。

孔乙己是一個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的人;一個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的人;一個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的人。

這樣的人,對於當時自然認為正常的人,對於今天我們自認為正常的人,他是一個病人,一個被科舉制度精神毒害,最終將會被封建制度“吃”了的人。

對於這樣的一個病人,在文章落筆時對於他的印象、對於他的描述,有時候是帶有病態的,用的也是不正常的字句。


二、我有名,我有理

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原因是:這是魯迅先生寫作的風格,魯迅先生向來就是這麼落筆、這樣遣詞斷句的,就是要跟當時的正統弄的有點不一樣,就是要有這種帶點反叛的感覺。

不光在《孔乙己》中,在先生的其它作品中也是這麼個樣的,愛咋咋地,這就是魯迅的風格。

當一個人的影響力足以讓他的風格形成潮流時,那麼他的風格也就成了標準,而且經此一家,別無分店。



張三瘋言瘋語


這句話不是病句,有它內在的深層含義。我在從教期間,曾經給學生們講授過這篇課文《孔乙己》。它是魯迅先生的第二部白話文小說,刻畫了迂腐而又可愛、讓人心酸的“孔乙己”形象,當然也會有孟乙己、孫乙己等。

孔乙己在笑聲中站著出場,卻在笑聲中爬著退場。掌櫃的還有十九個錢的油水沒撈到,他便大約的確是死了。“大約”和“的確”看似互相矛盾,實則正是雙重模糊的高度肯定,孔乙己是典型的“孔夫子”教徒,但是被邊緣化了,清貧如洗,當其到潦倒不堪、窮途末路的時候,那也就必然走向死亡,卻又沒能暴斃或僵死,所以作者只好說“他大約的確是死了”。

魯迅先生是一個清醒的戰士,孔乙己在當時雖然大約是死了,而且的確是要死的,但終究是要用“血”做藥引子的,所以還得有病人的配合一一克服自身的阿Q精神,這才能根治我們的國民。這正表現了小說主題整體性的反傳統思想,而且博大精深。





平民之宴


肯定不是病句,魯迅那樣著名的文學家怎能寫出病句來呢?!

從語法、邏輯學的角度來看這又是個病句。因為“大約”和“的確”前後矛盾:“大約”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不是肯定;而“的確”是確實、真的,表示肯定。所以,在邏輯、概念方面前後牴觸,互相矛盾。

那麼,魯迅先生那樣大的文學家能一時疏忽、不慎寫出病句嗎?顯然不是,而是有意所為。這也是魯迅的高明所在。

其作用有兩方面:

一、孔乙己究竟是否死了,作者沒有親眼看見,只聽人們說孔乙己死了,由於很長時間沒見到過孔乙己了,猜測他的確死了,但又沒親眼見到,所猜測的不一定準確,可能確實像人們說的那樣:他真死了。所以用上了“大約”和“的確”。

二、對於孔乙己的悲慘境遇,生不如死,活著只是受罪,死了又感到可悲可憐,又希望他能活著,而他死、活又同樣悲慘,差別不大,只是差一口氣的事。所以,作者也就不再認真追究了。只能用含乎其辭的“大概……的確”了。


珠穆朗瑪192375151


一者得一,二者得二。文字能投射在你心裡的只是那暖暖的一番熱念,得者得矣。人類文字實在是一個不敢恭維的存在。能意會者不言傳,能行教者不言教,誰會在意那些個“扯淡”的天有多少個病句,你病入膏肓還來挑剔那碗苦澀的藥,真正的悲涼是你喝著毒奶不亦樂乎、吃著溝油茫然快意、打著疫苗沾染了狂犬、獻一管血傳播了艾滋、她偷了你家的粟子你卻只盯著她臉蛋兒意淫、他蹂躪了你的意志你還跑前跑後的恭維奉承、、、你怎麼屁都不敢放,就來說這三個頓號是語病。各人自掃門前雪,管他對症不對症。只能怪你偏陋的內心裡產生不出來那麼的意向的重疊。文字何怪?鋒利的刀或愚鈍的斧何怪?受不了寂靜無聲的以頭搶地爾,也只為聽到一聲悶響。

看客和圍觀的心態裡娛樂了朝朝暮暮。抱個手機審詞酌句還察言觀色,挑幾個字頭當作茶點來消磨這閒逸的午後時光。你幸福嗎?痛並快樂者—強先生。





北平之春1112


魯迅的《孔乙己》最後一句,“我至現在終於沒有見一一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和最後一次用手移動身軀,還要來四文錢的酒喝,欠先前欠的十九文錢先欠著,這次掏的現錢。酒家掌櫃幾個節氣要提孔乙己欠的十九文錢,之後沒有再提。掌櫃的行動無形告訴大家只暍幾文錢的酒好吃便宜茴香豆的孔乙己死了。十二歲的夥計,往常只有孔乙己的到來,才會讓小夥計有點歡聲笑語,有點樂趣,小夥計不想叫孔乙己死,但又沒有再見到孔乙己,以他的口氣用了大約.的確結束全文。魯迅給孔乙己的生死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大約和的確並存,大約孔乙己行竊被打成殘疾,離開了熟習的地方,有新的生活。的確孔乙己死了,只有死一了百了。孔乙己把僅有茴香豆還分給孩子們吃,這樣的人應該死嗎?《孔乙己》這篇文章,成文百年,讀者無數,曾錄入中學課本,沒有人質疑最後一句是病句。魯迅用大約和的確並存,貫穿前文,合情合理。個人語言功底有限,思維固化,理解能力不夠,反覆斟酌,沒有看出這是病句。誰非說語法不通,是個病句,就病句吧!反正魯迅是改不了這句了。“......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就是魯迅原文《孔乙己》的結束語。


建平年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這句話當然不是病句,我個人的理解是——

作者對孔乙己是有懷一種憂傷的,畢竟他算是一個讀書人,可是卻生活得毫無體面,這背後的原因固然有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但跟個人修為也脫不開干係。

作者本身也是一個讀書人,對孔乙己算是哀其不幸的同時也怒其不爭,在作者的骨子裡是不希望見到孔乙己式的人,這樣的。

這種複雜的心理下,作者說,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

然後猜測,大約孔乙己死了,這樣畢竟是猜測,可是作者心底下是真的希望不再見到孔乙己式的人,或者他真的死掉,或者有什麼能讓他得到改變,總之作者希望不再見到那樣的孔乙己,讓人可憐又讓人憤慨,於是作者痛心加上‘的確’二字,把孔乙己在自己的心裡殺死了。

這是魯迅先生的願望吧。

但是魯迅先生也知道,孔乙己和祥林嫂那樣的人還會有的。

如果現在先生活著,再見到當下的孔乙己、祥林嫂,我想,我的心裡還會發出和先生同樣的感嘆,但我真的希望先生活過來,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用戶536825280052靖


魯迅先生是中國新文化的旗手。特別是先生的《孔乙己》是《吶喊》的第二篇,寫於”五四”前的,是繼《狂人日記》之後,又一篇聲討封建社會和封建文化戰鬥詩篇。

當時,科舉制度雖然已廢除,但,教育體系卻並未改變。許多知識分子還未掙脫封建思想的桎梏。當時的魯迅先生認為,必須要使人民群眾覺醒過來,改變愚昧和麻木的精神狀態。就是要堅決反對”國粹”中的糟粕,解放個性。把國人從幾千年的封建精神傳統的枷鎖中解放出來。雜文《孔乙己 》呼喚國人快快醒來,合力推翻吃人的社會。

魯迅在《孔乙己》最後的結局用了猜想來結尾,留給看客廣闊的想象空間,含有無窮的悲劇意味~那個唯一穿著長衫卻又是站著喝酒的孔乙己,遊離於社會最底層的形像讓人印象深刻。

魯迅最後寫道~”到現在終於沒有見一一大約孔乙己已經死了”。

魯迅是雜文大家,具有深沉樸實的革命激情和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是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典範。所以最後一句絕無可能是病句。


猴哥8963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一一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我認為這一句並不是病句!孔乙己這個人物不管是在魯迅年代的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是在魯迅筆下的人物突出,都是在描述孔乙己這一類人的社會形象,是無能的,也是無奈的……如今,在現代讀者看來,這是一個社會形象的代表,同時也間接地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魯迅最後寫下這一句話,是在表達著:最後對孔乙己這一類人的擔憂,希望他已經死了,不再受社會黑暗的毒害,同時也同情他一生的遭遇,希望他沒有死,這是作者內心糾結的選擇,所以才這樣表達,是有意為之,並非病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