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導言:不少歷史愛好者們談及德國曆史上的統一進程上喜歡拿法國或其他國家的統一作對比,併產生一個疑惑,中世紀的德意志是否統一過,或者為何不能形成一個統一國家?


中世紀的大環境

談及中世紀德意志的統一問題,我們不妨來看一下中世紀時期歐洲的大環境。在中世紀歐洲流行的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國王,很大程度上說,就是各較大領主們的首領,在封建君主制的年代,國王的權利有時並不大,很形象的說就是全國最大的領主。在國王之下,有一層又一層的小領主,他們都擁有各自的封地。這樣一層又一層所形成的封建制度也有著它的潛在不穩定性。

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說到這裡,我們都應該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句話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每個封建領主只管著自己的附庸,而沒有權利管轄自己附庸手下的附庸。大致特點就是封建領主附庸的從屬關係,因為土地是一層一層向下封的,每一層附庸者自然而然的會效忠於分封給自己土地的領主。而對於比分封給自己的領主高一級別或更高的大領主則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說,向大領主效忠的小領主們,對國王並不承擔什麼義務。西歐的封建等級制度大致就是這樣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形成的。

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薩克森王朝與神聖羅馬帝國

談到中世紀德意志的統一問題,這時可能有人要疑惑了,東法蘭克王國囊括半個德意志地區,特別是巔峰時期還主導著西北歐的大半土地。而神聖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至少也幾乎囊括今天德國的版圖,特別是神聖羅馬帝國巔峰時期其勢力範圍佔據大半個中歐,還控制著意大利北部。他們算統一嗎?

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東法蘭克王國

首先說說東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的勢力範圍確實多少奠定了今天德國版圖的雛形。但是在這裡我必須要談一個前提,首先在加洛林王朝主導東法蘭克王國的時代,德國人或者說德意志這個概念還沒有形成。而直到918年康拉德一世逝世後,薩克森公爵的捕鳥者亨利接替加洛林王朝,開創薩克森王朝主導東法蘭克王國的局面。德意志這個概念也開始逐步形成。並且亨利積極讓國家向東部擴張也基本奠定了近現代德國的版圖。

對於捕鳥者亨利在德國曆史上的地位,1936年7月2日,納粹德國多位重要人物紛紛前往德國的奎德林堡紀念捕鳥者亨利逝世1000週年。亨利儼然被納粹德國當成德意志歷史上的第一位國王,並接受當時德國人的崇拜。

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神聖羅馬帝國

之後奧托一世在東法蘭克王國基礎上於962年開創的神聖羅馬帝國,在版圖上大致對德意志完成了統一。之後在腓特烈一世在位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達到巔峰。囊括了所有德語區,其版圖比現在的德國面積還要大。而且早期的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二世以前)的權力比較集中,確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帝國,從版圖的角度看可以算作統一的德意志國家。

早期,君主的實力足夠強大,諸侯們也會懾於權威回比較順從。但在腓特烈二世時期,由於腓特烈二世對德意志事物態度上的不夠關注與放權導致諸侯們的權利不斷增大。到腓特烈二世死後,神聖羅馬帝國開始逐步變成一個鬆散的邦聯。這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又多次與統一的機會擦肩而過。反倒變得越來越鬆散。神聖羅馬帝國終究是一個由眾多 Influential Officials 選舉出皇帝的一個國家,德意志皇帝的權利不僅來自實力和出身,還要獲得他人的認可選舉而生。而帝國的合法性還要依靠教皇加冕。

複雜的環境因素

在近代隨著法國、俄國等國的強勢,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極力反對德意志的統一,特別是法國為了防止神聖羅馬帝國或其他勢力統一德意志,也可算是說操碎了心。神聖羅馬帝國不少君主的統一夢都先後破碎了。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徹底肢解。

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而德意志歷史上,其實也是由多民族混居的地區,法蘭克人、勃艮第人、安格魯-薩克森人等等,這些也對德意志的統一起到不良影響。而歷史上的法國、英國等國都是在完成Centralization的基礎上進行統一,這一點德意志受各種因素的限制被長期阻礙。

中世紀歐洲國家概念的模糊性

根據我上面所提到的中世紀歐洲的大環境因素,在這裡我要借用airbunny的描述,在中世紀歐洲,“國家”這個概念顯得有點模糊,在中世紀的歐洲,國家更多的是依託封建關係而存在。並且也不具備多少現代民族主義思想的觀念。當一個國家的君主的權勢足夠強大倒還好,一旦君權衰落,君王的權利將侷限在自己的直屬領地上,那麼這和個國家將會變得名存實亡。有時國王可以擁有多個國家的封地,或者繼承多個國家國王的頭銜,就像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的頭銜多到使其可以管理大半個西歐。直到近代主權國家的定義才漸漸清晰起來,與此同時統一的民族國家也開始深入人心。也因此在中世紀沒能完成統一民族的國家並不奇怪。而說到這裡,在歐洲中世紀的大環境下法國在中世紀就開始的統一,反倒顯得另類,早期法國也是一個封建國家,國王也是如同一個大號的領主一樣,只是後來特別是在腓力二世以後,法國逐漸開始加強君主的權勢,最後使法國在近代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

為何中世紀德意志長期很難形成統一國家?

18世紀的歐洲形勢圖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並不少,直到近代中期,歐洲真正實現國家統一的也不多,主要也就是法國、英國、俄國等幾個國家,這些大國的統一,顯的德國到1871年正式統一似乎有點“不合群”。但是別忘了歐洲本身就那麼大,去除英國、法國、俄國、西班牙、北歐諸國外,也就那麼多地方了。而西班牙、葡萄牙、丹麥、瑞典似乎也統一了,但這統一的標準是什麼?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國家,某種程度上說,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本該就是一個國家?北歐是否也本應該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還有巴爾幹半島?再往大了說,歐洲是不是本該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隨著近代各種思想的傳播,特別是到法國 Revolution後,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開始發展的趨勢,德意志統一、意大利統一都成為19世紀中後期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