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将士归玉门!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到底有多悲壮?

静夜史


传扬和追寻英雄们的事迹,使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是我的荣幸。

我们自称汉人,我们骄傲的源起很大一部份来自于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他强悍尚武,国力强盛,逐匈奴,治西域,威振塞外。

它疆域广大,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大汉王朝时代,我们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已经越来越强,对国家有了强列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保家卫国,是当时热血男儿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

十三壮士归玉门,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第一男主角叫耿恭。史书这样记载他: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汉朝时,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和对外交流,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后因战争原因及王朝的变乱几度废立。公元74年,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陈睦为都护,耿恭、关宠为校尉(是汉朝在西域设置的一个次于将军的中高级军职)。耿恭驻守车师后国之金蒲城。关宠驻扎在车师前国之柳中城。这两个城的位置,可以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要道,地址位置上可以互相支援。但每座城,只有几百人驻守,汉军一撤,就如孤身于前沿阵地的堡垒,完全置于敌人的火力范围之内了。

公元75年,匈奴二万人进攻车师国,杀死国王后转而攻打校尉耿恭驻守的金蒲城。耿恭一行人顽强抵抗,直至弹尽粮绝,陷入了困境。幸天降大雨,耿恭率部队向敌人发起突击,成功逃出重围,移兵疏勒城。

疏勒城,位于今天新疆奇台县,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依山傍水,地势险要。疏勒城地处山南山北之间的要道,有涧水流过,可以保证饮水,易守难攻。

匈奴人一路追击,将耿恭部合围在疏勒城,他们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几万人居然打不过几百人?,今天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残酷的围城战开始了。

匈奴人攻了几次,都被顽强的守城士兵击退,一时也拿汉军没有办法,但匈奴人并不傻,他们将水源上流堵住,希望采用拖的战术,生生把汉军渴死。天干物燥,没有水喝,汉军如果找不到新的水源,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

耿恭一面命令汉军守城,一面组织人挖井找水。但挖了很多井,已挖深四十多米了,还是没有水,就在汉军快绝望时,先前没有出水的井,居然慢慢的渗出一些水来,估计是河道被堵后,河水倒灌,渗透得慢,所以一开始挖的时候,并没有,后来才渗出来的。但将士们以为是神助,大受鼓舞,抵抗更加顽强。

匈奴人久攻不下,就改变了战术,采取围而不攻的方式,想要把汉军困死。慢慢的城中的食物吃完了,将士们也一个个死去,他们只好将弓弩盔甲上的皮革煮了充饥,但依然拒绝匈奴的招降。

匈奴不死心,又派了使者,耿恭假意答应,将使者放入城中,然后将使者抓到城墙上杀了分而食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用这样的行动,向匈奴宣示,我们决不投降。

又苦苦支撑了几个月,城中汉军只剩下了数十人,但没有一个想到要投降。

他们仍在坚持着,会有援军吗?此前派遣到敦煌寻求援军的部下范羌杳无音讯。他们期待过,但已不抱希望,唯有与城同归于尽了。

镜头转回京城。

一封加急文书,送到了刚刚继任皇帝的汉章帝手里。

这封加急文书是西汉都护府戊已校尉关宠的紧急求救文书。

文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三月,匈奴单于为了争夺西域,命左鹿蠡王带领二万军队出兵,先攻克了归附汉帝国的车师后国、西域北部焉耆等小国,转而与汉军作战,西域都护陈睦已战死,驻扎金蒲城的耿恭部和驻扎柳中城的关宠部、被合围,兵力单薄,只有几百人,一旦金蒲城和柳中城等西域诸城失守,匈奴军队将长驱直入山南,整个西域将落入匈奴之手。

救?还是不救?

救,长途路远,等救兵到时,估计早就尸骨无存了。

不救,伤了戍边将士的心,今后遇到战争,谁还愿意出征,谁还愿意为国效力。

这时候,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他说:“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说得真好。将士远征,危难之际,不管他们了,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所以,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

年轻气盛的皇帝,最后决定救援,于公元75年冬,命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出发了。


援军中,就有耿恭部将范羌在内。我们最忠勇的第二男主角出场 了。


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牲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这时候,救援关宠一部的战役已大获全胜,但关宠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守城中战死了。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大家意见分岐。几个将领都不愿意继续往北走了,理由是耿恭部还有数百里路,又是大雪季节,救援难并很大,还有人说,耿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早就全军覆没了。他们不能拿所有士兵的生命,去寻找一个或许已比不在存在的可能,还是撤了吧。

但是,范羌泣血,我们一定要去疏勒城看看。

统率最后同意了,便分了二千士兵给他。范羌出发了,去寻找那不足千分之一的希望!  

没有任何记载,描述过这两千勇士是如何翻越天山的万重雪山到达疏勒城的,只一句“开门,共相持涕泣”,让这帮九死一生,铁打的汉子流下重重泪水的是:他们没有被他们的王朝和战友抛弃,没有被放弃,他们的大汉,派人来接他们了。 这时候,城内只有区区26人了。

他们与援军一起南返,但是回返的路同样充满杀机,既有匈奴的追兵,还有恶劣的大雪天气,且战且走不断地有人倒下,等到他们都进了玉门关,耿恭部就只剩下十三个人了。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玉门关的守将们都十分震动,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给皇帝的上书:“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十三壮士回来了,他们忠勇坚持,不为大汉耻。但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同样是为了“不为大汉耻”而孤军深入,抱着“不抛弃,不放弃”顽强信念的“范羌们”。他们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悲壮真实的,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为了国家,为了王朝的荣耀,人们愿意赴汤蹈火,死而后已,在所不辞。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俚说


东汉时的事了,西域叛乱,西域都护府几百人被围攻,据城死守,弹尽粮绝,朝廷知道消息时就晚了,又遇到汉明帝驾崩没人管。等新帝登基再议此事,朝堂认为这些人应该早没了但还是派了兵去看看。这都一年多过去了,一看不打紧,原来还剩27个人在死守不退。英雄呀!接回来就只剩13个了,回到玉门关,大家迎接英雄,在关口欢呼。象征意义十足。后面就是报复了,不听话的小国敲打敲打,匈奴则揍一餐。拍成大片绝对可歌可泣,有点温泉关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